一、婚嫁(一)议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新安县结婚习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安县结婚习俗(故城县的礼仪习俗)

新安县结婚习俗

一、婚嫁

(一)议嫁

旧时男女一般14~16岁始由媒妁提亲,多男方提亲女方听亲。双方重“门当户对”、“生辰属相”。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使男女以命相择。亦有指腹为婚者,即在孕期商定两家生同性结盟,异性婚配;又有“娃娃亲”者,即两家儿女幼小时,由双方家长爱好作亲;还有“童养媳”者,即旧时因地瘠民贫,为生活所迫,卖出女孩到男家伺候未来公婆丈夫。如此包办婚姻,男女不合,感情痛苦者甚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后,破除旧时婚俗,提倡婚姻自主,男女自由选择对象蔚然成风。60年代陋习有所抬头,在议定婚姻上,时而“唯成份论”,时而以男方职业为前提,时而女方猛要彩礼,风靡一时。另有因两家贫穷,女儿交换,作为对方儿媳的“换亲”、“转亲”。80年代随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换亲”、“转亲”已罕见。多为议婚,即职业相当,性情相合,地方适宜,双方即可成亲。其方式有男女恋爱,经双方家长同意,找媒人撮合;或家长物色,由媒人牵线,然后男女见面,确定姻缘。

  (二)定婚

  旧时须媒妁通婚书为定,婚书即议婚双方互换之红帖,称换帖。由男方具礼(一般备一身红衣),再写张“敬求金诺”帖,交媒人转至女家,女家同意,即回帖“仰答玉音”,并将索要彩礼书于帖之背后,男方认可,即成定婚。

  解放后换帖方式逐渐消失,而由俗称“见面礼”形式替代。多由男方备礼物(四色礼)送至女家,后女到男家答谢老人谓之“认门”。男方父母一般给女方几十、几百元不等,衣物若干,或男女双方另择场合谈话,互赠信物(钢笔、手绢、笔记本或首饰、手表、自行车等)。然后确定日期,男女相伴到城镇,为女方购买定婚衣物。要礼者,由女方提出,经媒人传于男方。认可后即相互往来,相帮活计,待双方商定良辰吉日,确定婚期。

  (三)请期

  解放后男女双方备齐妆品(家具、陪送等彩礼),农历选择三、六、九日,公历选择“五·一”、“十·一”、“元旦”等为结婚佳日。

  (四)迎亲

  俗称“娶媳妇”。旧时筹备婚礼,项目繁多,因穷富不同,繁简悬殊。一般院落门窗、墙壁、洞房均修饰一新。临期二三日,通知亲朋好友,借家什、邀陪客、觅吹手。家中便贴对联、“喜”字于门窗墙壁。女方称“打发闺女”,期前置备嫁妆,迎接眷属,邀请男女送亲各两人。家族长辈请出阁闺女吃“离娘面”。迎娶前,男方有“通路”、“催妆’之礼,即沿路粘贴“喜”字至女家。具喜礼四色,喜酒一坛,女方嫁妆随行。并送“大饭”,母亲有“母氏亲检”,姑娘姨娘有“粗桌”或“果礼一桌。迎娶时,红罗伞盖,鼓乐喧天。新郎礼帽长服,披红挂绿,乘马前往,男女陪客各两人,乘轿骑马相随。至女家,新郎下马,女方招待“下马面”,并以酒饭款待。后新妇入轿,并随一男童,谓之“压轿”。男家鞭炮齐鸣,以迎亲驱凶,新娘下轿先登糕(意登高)、再迈火盆(意为日子红红火火),新郎掀掉新娘头上红(掀盖头),后即行典礼仪式。始行跪拜天地、双亲及对拜之礼。后双亲退席,新人入洞房。亲友落座开席。乡邻纷至沓来“看媳妇,耍笑嬉闹,谓“闹洞房”。晚间由已生男孩嫂辈人为新人铺炕,并将红枣、栗子等放入被中(意早立子),弟媳辈人则潜伏洞房窗外,窍听密语,谓“听房”。此日男家贺客盈门,遂宴请亲友,并有吹鼓手或唱戏助兴。次日“上坟”,即新媳妇祭墓拜祖。后“回门”,即回娘家,新郎略备礼品,新妇则携四色礼”,或按女方年龄,以烙相等数量娘了。

  建国后提倡新事新办,剔除封建迷信糟粕,现婚礼主要有三:一是新旧夹杂。即在旧方式基础上,迎亲由骑马坐轿改乘马车、骑自行车(60年代)、坐拖拉机(70年代)、乘车(80年代)。嫁妆亦渐丰富高档,由收音机、座钟到自行车、手表;由录音机、电风扇到电视机、冰箱、组合家具等。新婚夫妇身穿新式服装、佩戴红花,亲友奉礼或送钱;或以书籍相赠,勉励学习科学文化;或以农具相送,以示劳动为荣;中午招待女家来客,展示贺礼、嫁妆。晚间以酒宴烟糖款待亲朋乡邻,80年代亦有以放电影待乡邻者。次日“回门”,女家盛宴款待新郎,不一而足。二系新式婚礼。不迎娶、不会客,仅行结婚典礼。首先主婚人、证婚人讲话,继之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后请宾客吃喜糖、喝喜酒,逗笑取乐。此仪礼多行于机关、工厂、学校。三为旅行结婚。登记后,男女双方赴城市、名胜古迹游览,一般多至亲友之地,顺便走亲访友及置买日用品,回来后向亲朋乡邻散发糖烟,此方式由城镇渐向农村发展。

  此外,政府提倡和鼓励集体婚礼,即由村或乡(镇)统一组织并主持婚礼,既简单又节省。

   ——摘自《故城县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