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智恒作品最新(读蔡智恒的不换)(1)

昨天下班的公交车上突然想起蔡智恒,于是想翻一翻他的小说,在“网易蜗牛读书”中搜索“蔡智恒”却意外地发现只有一本,是他最新的小说《不换》。其实这本书我很久以前就买了纸质版,只是翻了一些,就被我放到一边去了。现在既然在手机上找到了电子版,那就拿来看看。

以前之所以翻了一些却没有看完,主要是因为她的故事不够吸引人,更准确地讲,这本小说基本上就没有故事。

10万多字的小说,人物只有两个:我和她。

14年没有联系的异性朋友打电话来,希望能与我合作参与一个工程,实际上主要是来和我续旧的,为的是把以前没有说出的话说出来,说明清楚当初不辞而别的原因,不希望留下“没有说出口的遗憾”。

14年前的她,好像很冷,但我和很有默契,好像一切都不需要言说(尽管一直在说话),彼此都已经知道对方。可能正是因为没说,让我错过了她,14年后,她想把以前以为我知道却没有说出口的话都说出来,她想去争取些什么。

但我的回答永远都是“噢”,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

她14年前,为了我,与他分手了,退掉了出国的机票;但当她听说我和我的她一起去出游了后,又重新购买了出国的机票,来了个不辞而别。

尽管她所以为的“我的她”其实是一个误会,但我其实一直都被大家误会,却一直也并没有去澄清。

14年前,她有勇气与“她的他”分手,有勇气放弃出国;14年后,她有勇气回来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有勇气说“对不起”。

但我却一直都是优柔寡断,不争取也不拒绝。

想要在一起,却迟迟不肯表态;明明知道被误会,却一直不肯解释清楚。

我,习惯了现在的状态,不愿意为自己的所爱作出改变。

而痞子蔡到底是恨自己的这种状态,还是想说其实自己一直也不知道到底爱不爱,我觉得这些对这部小说来说都不重要。

因为,他其实一直只是在自说自话。

看起来小说中存在的那个她,在我看来,其实一直都是痞子蔡自己,他一直在与自己对话。

自始致终,他们之间从未有过什么肢体接触,尽管相互之间一直在不断地表白。

这么柏拉图式的爱情,也许只会发生在与自己恋爱中。

痞子蔡要的也许并不是讲好一个故事,而是喜欢耍他的嘴皮子,顺带穿插一些他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悟。

没读过他以前作品的读者,可能很难阅读完这本小说,因为他太特别,特别到一般人很难品出她的味道。

我觉得他最近的两三本书都写得比较一般,作为痞子蔡的铁杆粉丝,作出这种评价很不应该!

尽管这样,对书中从《第一次亲密接触》继承下来的蔡氏幽默和蔡氏哲学,还是分外的喜欢,比如:

这么多年了,我还是会溺水,因为我总是游不出她的眼神。

我曾经以为,忘了最轻松,不用背负当时的遗憾,以及无法遗忘的重量。现在突然再联络上你,我才发现,没有说出口的遗憾,其实一直都在。

重逢的冲击曾让我短暂跳离现实世界,进入一个只有我和她的世界。那个世界并不是具体存在的,只能靠我和他的内心共同架构。

床不是不舒服,相反,正因为舒服,只要一躺下就会起不来。但我一定得起来,所以我怕的是那种起不来的感觉。

爱情就像拔河一样,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只要一方放手,另一方就会受伤。

“每当我想更严格地遵守那条红线,甚至完全不见你、不联络你时,我就会想起重逢那晚你说的那句话。”

“哪句?”

“我们已经没有另一个十四年了。”

爱是一种遇见,既不能等待,也无法准备。

这个世界上无法靠努力获得成果的,大概就是乐透和爱情。

思念就像橡皮球,越压它,弹得越高。

......

在痞子蔡看来:“爱是不能等待,也无法准备的,更无法通过努力来获得”。

如果一段感情需要花费比较大的努力才能得到,那还是爱情吗?

换句话说:“通过努力追求得来的,还能叫做爱情吗?”

爱情难道不是两情相悦,相互喜欢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去努力追求?

他曾经在《孔雀森林》的序中写到:“爱情对所有人都很重要,但未必是最重要。”

结合《不换》,也许在他看来,完美的爱情太难得了,所以未必是最重要的。

抛开爱情,用友情的态度来看待彼此的感情,也许才不会错失彼此的另一个十四年。

然而,什么是“友情”呢?希望痞子蔡的下一部小说能给我们解释一下。

---2018.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