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凌海市新庄子镇姜木村迎来了最繁忙的时节,一辆辆大货车停在路边,村民们将一箱箱地瓜搬到车上戴着眼镜的驻村第一书记何平和村民们一起利落地把地瓜分装到印刷好的包装箱里,称重并仔细核对订货单——,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怎样学史力行为群众办实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怎样学史力行为群众办实事(我为群众办实事何平)

怎样学史力行为群众办实事

十月的凌海市新庄子镇姜木村迎来了最繁忙的时节,一辆辆大货车停在路边,村民们将一箱箱地瓜搬到车上。戴着眼镜的驻村第一书记何平和村民们一起利落地把地瓜分装到印刷好的包装箱里,称重并仔细核对订货单——

2021年8月,何平被辽河油田公司选派到姜木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不当‘镀金’干部,驻村更要‘驻心’。” 何平在上任之初就暗自下了决心。

为了让乡亲们尽快熟悉自己,何平买了辆自行车,一户户进,一家家聊,脸被晒黑了,何平的笔记本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有几个问题被他反复记录:地瓜产量高,中间商差价大;养殖户赔钱;特殊家庭需要特别照料……

姜木村人多地少,一直以来以种植地瓜和土豆为主的村民想致富却没有门路。姜木村地瓜产量很高,可中间商收货价格仅是市场价的1/3。“不用中间商,自己想销路。”何平为地瓜设计了包装箱,帮助村民组建了销售微信群,逐渐打开了网上销路。

“过去我们通过中间商卖的价低,如今能多挣不少。”村民田仁对今年的收入很满意。近一个月时间里,姜木村通过网络销售地瓜300多箱,增收近1.5万元。

去年,受疫情影响,村里一直以大枣和树皮做鸡饲料的蒋洪文家,因为鸡蛋卖不上价,两口子闹起了矛盾。何平在调解过程中发现,蒋洪文是个有心人,这样配比饲料,可显著提升蛋黄比重,口感更好。他第一时间与凌水小镇购物广场内的超市商议,帮助蒋洪文家牵线搭桥,给鸡蛋找到了稳定的销路,价格也合理。去年10月到今年3月,蒋洪文家销售鸡蛋6000盘,实现增收1万元,目前更是供不应求。

走访时,何平发现,虽然全村已脱贫,但有3个家庭需要特别照料。

村民姚文君的儿子去年突发脑出血后一直昏迷,老两口为了照顾儿子,无法劳作。65岁的李福祥无儿无女,左腿有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何平就常去帮助这两家干活、打扫卫生,送生活用品及部分非处方药。村民刘松展和父亲二人相依为命。父亲患脑血栓后,无法独自生活。去年,刘松展考上了离家11公里远的凌海市第一高级中学,他带着父亲一起去上学,学习之余还要照料父亲的生活起居。孩子的孝顺,让何平感动,孩子的辛苦,更让他心疼。他就此事与高升采油厂党委汇报沟通,为刘松展争取到了每年4000元的助学金。

村民说何平“能吃苦,不娇气”。有位老人说,何平就像她孙子一样亲。在何平看来,这就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肯定。

今年,姜木村党支部被评为市里的“五星堡垒”,党建工作从中游到先进,其中,何平功不可没。

“何平书记一来就将党建记录本、发言材料整理成册,开始我并不理解他的用意,直到在一次支部党员大会上,他把装订成册的资料拿到大家面前。”党员刘学栋介绍说,看到自己的发言材料被精心保存,此后的每次开会,党员们都积极参加并踊跃发言。

驻村一年多,有付出、有感动、有收获。何平也在一件件解决村民需求中实现了他当初“驻心”的诺言,他笔记本里未办的内容也越来越少了。

(辽宁日报记者 曲 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