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弹棉花”三个字,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意思80后的人,可能还会依稀记得,90后受电影的影响,也或许知道一些,但对00后而言,弹棉花无疑是一个从来都没有听过的词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弹棉花有18般变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弹棉花有18般变化(弹棉花7080后最深刻的童年记忆)

弹棉花有18般变化

引言

说起“弹棉花”三个字,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意思。80后的人,可能还会依稀记得,90后受电影的影响,也或许知道一些,但对00后而言,弹棉花无疑是一个从来都没有听过的词汇。

但对于上一代人70后,以及70后之前的那些人而言,弹棉花几乎是每一个人最深刻的童年记忆。弹棉花仿佛魔术一般,让所有的小孩都为之着迷。

弹棉花记忆

笔者对弹棉花最深刻的记忆,是冯小刚导演的喜剧电影《举起手来》。电影中的日本军官酷爱收集中国乐器,阴差阳错之下误把弹棉花弓,当做是中国乐器,并要求弹棉花师傅老幺为其表演节目。

为了活命,老幺现场编了一首《弹棉花曲》唱给日本人听,本以为大祸临头,却不曾想《弹棉花曲》深受日本人喜爱,演唱完后,日本人纷纷鼓掌叫好。

《弹棉花曲》是这样唱的:“弹棉花啊,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呦,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呦,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呦,哎呦勒呦勒,哎呦勒呦勒......”这个《弹棉花曲》的旋律,优美而动听,笔者虽然只听过一遍,而且时隔多年,但至今依然可以准确的哼唱出来。

弹棉花释义

弹棉花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在民间又被称为弹棉絮、弹花、弹棉等等,弹棉花的匠人也被称之为弹棉郎。弹棉花顾名思义,它是跟棉花有关,弹是个动词,弹的目的就是让棉花变得更为松软。

在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棉被、棉衣都是自己做,棉被盖的时间长了,就不松软也不保暖了,棉衣穿的时间长了,也走形不好看了,于是就要再做新的。

这时候,棉被和棉衣里的旧棉花,就要被重新利用了,已经变的硬邦邦的旧棉花,就要经过弹棉花这道工序,重新变回松软状态,这就是弹棉花。

因为有市场需求,所以弹棉花也成了过去的一种职业,有的弹棉郎因生活所迫,而去全国各地弹棉花,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就背着工具外出赚钱。基本上在所有的北方村镇里,都能见到操着一口外地口音的弹棉郎。

弹棉花工具

弹棉花的工具由三部分组成,支撑杆、弹弓、弹花锤和磨盘。从形状上来看,也确实挺像是乐器的,也难怪日本军官认错。

支撑杆是用来支撑弹弓的,是一条竹竿加一根绳子,竹竿会垂直绑在弹棉郎的腰上,头上面的一头拴着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拴着弹弓,这样弹棉郎就可以用腰部力量来支撑弹弓了。

弹弓的形状类似锯子,一边是木制的呈弯曲状的支撑轴,另一边是系在弯曲轴两端的弦,支撑轴一般都是用普通的木头做成,弦是用牛筋做成。弹弓通过弦的震动,将棉花弹至松软。具体操作方法如图:

弹花锤就是一个木槌,是用来击打弹弓的工具,弹弓震动需要借助外力,弹花锤就是弹弓的动力来源,弹棉郎一下又一下的用弹花锤击打弹弓,弹弓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击打的过程中,弹弓也会发出蹦蹦蹦的声音,敲的有节奏了,这个声音也是很好听的。

磨盘是一个木制圆盘,表面光滑,背面有把手,是整理棉花的一个工具,弹好的棉花会变得非常松软,不易用手打理,磨盘因表面光滑不沾棉花,所以打理起来会比较方便。

弹棉花流程

1、登记棉花重量

弹棉郎来到村子里做活,会有不少人拿出家中的旧棉花让他们弹,为了不把乡亲们的棉花搞混淆,弹棉郎都会先用秤称一下棉花的重量,然后根据棉花的状态商量好价格,最后将棉花斤数和姓名记在单子上。

2、摊开毡状棉花

登记好的棉花,第一步就要把它拿出来,摊开、抖碎,有的棉花用的时间长了,变成了毛毡一样的形状,这类棉花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弹棉郎会随身带有小钉耙,遇到这种棉花就用钉耙把它抓碎。

3、抽打棉花碎片

撕碎的棉花铺在草席上,在弹之前需要清除棉花里的灰尘,弹棉郎用一根小竹条,用力的抽打草席上的棉花碎,一股股的灰尘就会从旧棉花里迸发出来,随着灰尘出来的还有霉味、尿骚味儿等各种呛鼻子的味道。

4、弹棉花

经过第一轮的抽打,旧棉花已经变得蓬松许多,灰尘也除去了大半,接下来就是用弹弓,将棉花弹的更蓬松一些。弹棉花不是体力活,它是个技巧活,所以技艺高的弹棉郎往往可以把棉花弹的更为松软。

5、铺平整

经过弹棉郎的努力,旧棉花变的像新棉花一样松软,这时候他就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将弹好的棉花进行整胎,按照客户提供的尺寸,用网线将棉花网成棉被形状。在这个过程中,把棉花铺均匀是最难的一点。

弹棉花历史

弹棉花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元朝农学家、机械学家王祯,就曾在《农书》中记载过农器纩絮门。

在旧时,姑娘出嫁是要缝棉被的,有钱人家会用新棉花来做,没钱的人家只能用旧棉花做,但无论新棉花还是旧棉花,都是需要弹的,新棉花里面有棉花籽,需要通过这个方法去籽,旧棉花是需要弹干净、弹蓬松。

所以,民间一直有弹棉花这个职业,元朝、明朝、清朝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民间一直都有弹棉郎。

再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弹棉花的机器被生产出来,一代、二代、三代、逐渐进步,机器弹出来的棉花,比手工的更干净、更蓬松,甚至连旧衣服都能扔进机器里面,弹出各种颜色的棉絮。随着机器的不断产出,手工弹棉花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结语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被子、棉衣也都不再需要自己制作,大家都是从商场购买。在被子方面,又开始流行蚕丝被、太空被、羽绒被等,棉被逐渐也用的少了,在棉衣方面,也都是羊绒、鸭绒等新型材料,现在几乎没人再穿厚重的棉衣了。

对于00后而言,他们从一出生就用上了新材料的被子和棉衣,连棉花都没怎么见过,就更别说弹棉花了。

弹棉花在中国传承了有500多年了,现在虽然淘汰,但作为历史,也是非常值得年轻人去了解的。这些老物件,一定会给你带来一种别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