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2022年第4届亚残运会

火炬形象设计出炉,每一种火炬的名字,都用苍劲有力的隶书写下。

有热心网友爆料说,写下这字的,

正是来自余杭仁和永胜村的

57岁书法家王渊鹏。

杭州亚残运会直播(杭州高位瘫痪男子靠一支笔)(1)

“桂冠”全家福

不少书法界的人,

都知道他的名字,

特意上门找他求字的访客络绎不绝。

很多大型活动,

都会有他的书法作品现身。

王渊鹏12岁时因病意外瘫痪了,

但意志顽强的他,

拿着一支笔逆风翻盘,

赢得了和他的书法一样雄健洒脱的人生。

杭州亚残运会直播(杭州高位瘫痪男子靠一支笔)(2)

12岁高位瘫痪 却用一支笔逆风翻盘

1965年出生在仁和一个

世代务农家庭的王渊鹏,

在12岁那年突遇大病,

导致他从此高位瘫痪,记忆力严重减退,

在病床上躺了整整十年,

连吃饭都得靠人喂。

用王渊鹏自己的话说:

“我最好的青春年华

可以说是献给了床榻。”

杭州亚残运会直播(杭州高位瘫痪男子靠一支笔)(3)

妻子张秀英悉心照顾王渊鹏

22岁那年,

他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这样度过。

王渊鹏也向往和别人一样读书写字,

于是,他开始自学,

从看字典识字开始,

慢慢弥补之前的学习空白。

杭州亚残运会直播(杭州高位瘫痪男子靠一支笔)(4)

因为瘫痪手脚使不上劲,

对常人而言很简单的看书翻页,

他要低着头,用舌尖一点点舔,

学识字第一年,

他舔破了5本《新华字典》。

拜字典为师,自学到大学文化,

用双腕夹笔写字,他的人生,

也从此开始发生了变化。

杭州亚残运会直播(杭州高位瘫痪男子靠一支笔)(5)

书法作品传遍海内外曾有人开价12万美元

王渊鹏说,

他曾为自己得的病自怨自艾,

感觉人生没有光明,

但35年前握起笔以后,

这支笔成为了他人生路上的明灯。

王渊鹏年轻时,家里的条件不好,

买不起墨,他就让爸爸

把家里铁锅底下的黑灰用刀铲下来,

兑上水就混充墨汁,为了省纸,

他想到从工地捡几块板砖,

既快干又能循环使用。

每次从笔架上取笔,

他都需要别人把毛笔递到他嘴边,

他用嘴含住笔杆以后调整握笔的角度。

落笔的时候他需要靠双手手腕夹住毛笔

才能掌握好力度和笔锋。

杭州亚残运会直播(杭州高位瘫痪男子靠一支笔)(6)

每写一个字,

他都需要用嘴巴再次调整握笔。

在一般人看来很简单的握笔,

对刚学书法的王渊鹏来说

是个需要技巧的体力活。

也正是体会到了学书法的不容易,

他更加珍惜每一次练字的机会,

刻苦钻研、勤奋练习。

他自强不息的故事也打动很多人,

也有很多书法界的前辈给予了王渊鹏帮助。

渐渐地,

他的书法作品可以开始养家糊口了,

再后面,登门拜访求字的人

也越来越多了。

杭州亚残运会直播(杭州高位瘫痪男子靠一支笔)(7)

香港回归时,

他曾创作了一幅300米书法长卷,

当时有美国人找到他,

开价12万美元想要收藏,

被王渊鹏一口回绝,

并捐赠给了浙江博物馆。

他用小楷手抄30余万字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被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收藏。

除了这些,《道德经》、《水浒传》、

《茶经》、《金刚经》,

他都一本本用小楷抄过一遍。

中残联邓朴方主席曾为王渊鹏

题词《丹青献人民》,

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

均对他作过报道。

杭州亚残运会直播(杭州高位瘫痪男子靠一支笔)(8)

今年8月,有人突然联系王渊鹏,

说想要为亚残运会征集一些字体样品。

王渊鹏知道后,

马上书写了几种不同的书法,

发给了对方。

杭州亚残运会直播(杭州高位瘫痪男子靠一支笔)(9)

杭州亚残运会直播(杭州高位瘫痪男子靠一支笔)(10)

杭州亚残运会直播(杭州高位瘫痪男子靠一支笔)(11)

直到最近两天

亚残运会工作人员联系他后,

他才发现

亚残运会火炬海报上

有他的书法作品,

正是送上去的隶书。

王渊鹏说,得知自己的书法作品选中,

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和参与感:

“因为身体原因我不能从事体育活动,

却能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参与到亚残运会,

这是不一样的体验!”

来源:杭州交通918综合余杭区融媒体中心-天天看余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