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相逢”可谓一句耳熟能详的成语,朋友圈但凡名字带萍的大都爱取这个网名。但它的出处在哪,是谁写的,恐怕不都很详。它就是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原文是:

滕王阁序详解三十二集(赏文习字滕王阁序之七)(1)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滕王阁序详解三十二集(赏文习字滕王阁序之七)(2)

这是王勃在描绘了一番景色之后转而抒发自身情感:回望长安犹在夕阳下,吴会也如在云海间。大地有穷尽,而南海深不可测,擎天之柱不可攀,北斗星辰更遥远。关山难越,谁为失意之人悲痛?萍水相逢,大家都在异乡漂泊。满怀抱负,王宫何时能去?皇帝召见,又要等到何年?作者以“失路之人”自指,叹息命运的不公。虽满腔热血,才华横溢,却因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而为官场所不容。壮志难酬,人生有限,是王勃此时的感慨,他悲叹盈虚有数,却无法扭转命运,为自己只能流落南海之滨,无力跻身帝都长安,为国效力而感到悲伤。

滕王阁序详解三十二集(赏文习字滕王阁序之七)(3)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是古往今来知识分子们的普遍境遇和心态。是何原因呢?除了社会和宫廷时有不公,知识分子们恐怕也要扪心自问,三省吾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