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雪,因疫情封闭在家,女儿经过一番折腾之后终于在她奶奶的儿歌声中睡去,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思绪万千,终于静心提笔,写下已在心中酝酿多时的文字,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欢喜自在静享人生不负流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欢喜自在静享人生不负流年(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欢喜自在静享人生不负流年

2022年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雪,因疫情封闭在家,女儿经过一番折腾之后终于在她奶奶的儿歌声中睡去,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思绪万千,终于静心提笔,写下已在心中酝酿多时的文字。

————————写在前面

2021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十八, 节气小雪。

医院陪床待产的我已忽略了外面的天气,但从节气上来讲,地寒未甚,气寒将雪,虹藏不见,风渐凛冽,据此推测天气或阴或霾。当然,冬初的北方风自然也少不了,只不过是或大或小罢了。

那时那刻,脸上表情平静,内心已然波澜,对一个新生命降临的等待与期盼,让我品尝到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滋味。

18时06分,离爱人进入产房不到20分钟,医生快步走出产房报喜,7斤6两,母女平安。来不及感天谢地,悬着的心落地之余便是一个又一个地拨打电话,毕竟疫情之下住院只允许一人陪护,我深知家中的诸位长辈远比在现场的我要焦虑的多。

继续回忆,似乎已记不起更多的细节。只知道从那时起,二人世界变成了三口之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再没有周末睡懒觉得随心所欲,也没有随时去电影院追看新上映电影的休闲时光,更没有两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潇洒快活,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多睡一会的渴望和孩子少闹一会的奢求。

时光荏苒,岁月不过是几次封控,几轮核酸。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会笑,会抬头,会翻身,会坐立,会匍匐前进,会手膝爬,会叫爸妈了,一路走来已是十月有余。这期间,孩子的到来让我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曾经为孩子一点一滴的变化而感到欣喜,也曾因感觉孩子的某些能力发展相对滞后而感到不安,开心过、焦虑过,也不止一次自我安慰过。一直以为自己在对待孩子方面会如昔日自己理想中那般顺其自然,但是终究自己还是让现实狠狠地嘲笑一番,让自己不得不做回那个俗人。

最近,已明显感觉到女儿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如何对她进行安抚、引导和适当的约束对于我和妻子来说都有些茫然。妻子还好,每天能够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在理论上基本能够跟上女儿成长的节奏。至于我,心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教育孩子的知识多半是通过手机网络碎片化的获取,没有重点,更不成体系。我总是克服不了拖沓的毛病,不止一次的下决心端午假期后开始系统学习、中秋假期后开始系统的学习、十一假期后开始系统的学习、疫情封闭结束后开始系统的学习,可是如今端午过去了,中秋过去了,十一也过去了,疫情却似乎总是过不去了,一波接着一波,无休无止,突如其来,让整个城市都很无力。无休止地封闭终让我看透,以疫情封闭结束为起点似乎不太现实,索性就从今天开始吧,学一点是一点,谁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呢?

城市的封闭配上飘雪的天气,静默静落,无声吾生。静默限制了人们的生活,无声却给了认真地思索的空间。

女儿是我和爱人情感的果实,培养和教育好女儿是我和爱人的责任。有一种教育理念叫“时光不语,静待花期”,说的是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则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同时也要知道,静待花开只是对结果的不强求,不是对过程的不作为,精心培育,用心呵护,陪她沐浴风雨,成人远比成才重要。

家庭终将是我最需要用心经营和呵护的港湾,让自己的小家多一丝温馨,多一丝安宁,多一丝和睦,工作上的琐事和烦恼统统隔离在家门之外,让每一个家人进入家门就可以完全的放松,让家庭多一分松弛感。物质上不奢求,精神上不急躁,生活上不抱怨,多一点沟通,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时刻提醒家中的每一份子遇事不急不躁,平心静气,无事不找事,来事不怕事,心平气和,淡泊流年。

雪停,风起;思罢,驻笔;抬首,神回;呼气,释然。

看天气预报明日气温略有回升,还有一周供暖,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