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中关村工商所按照海淀区委、区政府、市局、分局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立足监管职能转变,依托社会管理创新,运用综合执法手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发展的能力,为促进辖区 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不懈努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海淀区中关村工商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海淀区中关村工商局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中关村工商所按照海淀区委、区政府、市局、分局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围绕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立足监管职能转变,依托社会管理创新,运用综合执法手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发展的能力,为促进辖区 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不懈努力。
一、 工商所基本情况
海淀工商分局中关村工商所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地带,现有干部职工19名,设有内勤组、巡查一组、巡查二组和市场组。辖区东起大钟寺轻轨铁路西至中关村大街,南起北三环路北至北五环路,主要包含中关村街道、清华园街道和东升镇。辖区内登记注册的各类型经济主体40000余户,生产资料及生活消费品市场10个。基本任务是负责本辖区内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生活消费品市场、专业市场经济户口管理。受理调解消费者权益争议,开展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经营资格和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合法经营,预防和制止违法经营行为。
二、辖区特点
中关村工商所所辖区内百度、搜狐、腾讯等高科技企业林立,中科院及其各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关村一、二、三小,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等科研院所、院校坐落于于此。辖区内常住人口16.5万人,多位全国及市级人大、政协代表、知名专家、学者、中科院院士等工作、生活于此,使中关村地区成为了高科技企业、高知识人才和高端商务的聚集区。
三、特色工作
中关村工商所在海淀工商分局的领导下,充分整合辖区资源,切实落实和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有关工作。中关村工商所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执法服务方式,夯实自身队伍建设,融监管与服务于一身,以自身队伍建设为助推,构筑“三位一体”监管服务体系,立足本职,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监管与服务新模式。
(一)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1、围绕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为中心,积极推进商事主体年报公示工作
商事主体年度报告公示作为商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工商所通过三项措施全面推进年报工作。一是设置专人咨询指导,负责年报公示现场咨询、电话咨询,同时为没有上网条件的企业和个体户指导上网进行年报公示。二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结合社区、楼宇工作站和市场管理工作,将工商工作融入社区日常工作中,通过物业管理部门和市场主办方,利用物业短信群发系统、广告宣传系统对年报进行宣传。三是全方位年报指导服务,根据写字楼企业户数集中的特点,上门对企业开展年报培训,现场为企业解疑答惑并指导带报表的企业现场进行集中年报。同时还通过发挥私个协作用,指导会员上网年报,对行动不便的个体工商户上门帮助其上网申报。
2、依托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大局,积极构建新型综合执法长效机制
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城市病,已经成为全市的首要任务。中关村工商所立足工商职能,依托海淀创文期间的的“一体化联动”综合执法模式,积极参与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一是由中关村工商所牵头,按照《海淀区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整治及2015年度工作方案》工作要求,统筹协调片区开展无证无照经营整治的综合执法工作。每周一由街道主要领导召集例会,三个综合管理工作组负责人汇报上一周开展综合执法的成果,工商所通报无照经营的整治情况,并部署下一周的综合执法重点。二是在具体工作中对属于需规范经营的经营主体,联合执法队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定期检查跟踪进度;对属于需责令停业的主体,由协助力量监督其在限期内关停;对属于违法建筑且不愿自拆的主体,由综合执法队伍统一拆除。三是在“一体化联动”模式的基础上,中关村工商所与中关村派出所建立点对点的联勤联动机制。在诸如人口调控、房地产经纪机构整治、群租房整治、发廊和足疗店专项整治、刀具销售整治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采用联合执法的方式对管理的交叉领域进行专项治理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立足工商职能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打造协同监管的风险防控模式
针对中关村科贸大厦投诉量大这一情况,中关村工商所通过认真调研,积极探索,在中关村科贸大厦推行了协同监管模式。一是成立科贸综合整治工作队,成立以中关村街道、公安、工商、市场主办单位组成的科贸电子城综合整治工作队。由街道主任任队长,工商所所长、派出所所长、综治办主任担任副队长。成员单位分别向科贸电子城驻派执法人员组成综合整治工作队。二是科贸大厦实行分层分类管理:一层的电子产品体验发布区和八层的企业孵化平台,以经营者自律为主;二层至六层是由市场主办方管理的品牌专卖店为严格管控区,综治工作队结合市场主办单位联防联治;九层以外的独立写字间为重点管控区,调集全部资源重点治理。三是举报、投诉受理解决全方位覆盖。每个楼层明确标识出投诉电话及解决投诉的地点方位;组织成立的巡查联动分队,实现上午、下午不间断巡查;由我所驻派执法人员在科贸4层的投诉处理中心处理举报投诉,便于消费者快速解决消费纠纷。
(二) 创新执法服务方式,整合资源构建多元的社会管理体系
一是依托社区刊物,深入推进社会化管理工作。以我所编辑的月刊《工商社区服务资讯》为载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通过宣传工商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商品质量风险预警提示,加强消费教育和维权指导。联合私个协会,征集社会力量,组建公益服务团队,在发放刊物同时现场提供公益服务,增进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和互动。在社区刊物中设立举报维权专栏,通过社区居民收集违法企业线索,依法查处违法企业。
二是搭建多方平台,助力大学生成就创业之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发挥海淀区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和支持更多大学生创业,海淀工商分局开展了“海淀工商助力大学生创业校园行”活动。清华大学作为我所辖区内的高校,在全国高校中拥有极高影响力和示范作用,中关村工商所多次与清华大学校团委对接,分局刘树昌局长、刘春梅副局长也多次与校领导进行沟通,扎实推动校园行活动工作的落实。2015年5月14日,“海淀工商助力大学生创业校园行启动暨海淀工商分局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举办。海淀工商分局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清华大学正式挂牌。
三是拓宽维权通道,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中关村工商所将投诉举报处理与“一体化联动”综合执法紧密结合。将12315平台等渠道接到关于街面小门店的投诉举报直接转给参与联合执法工作的工商干部,由其向片区执法负责领导汇报后,带领联合执法小组在开展日常综合执法工作的同时,将上述投诉举报问题进行核查和处理。通过资源共享,避免人力物力重复使用,节省公共资源,提高了工作效能。此外,中关村工商所创新举报督办单、申诉协办单两级督办单模式,由主管副所长进行监督把关。洞察重点经营户经营状况不稳定状况,及时向分局汇报,媒体跟踪时,轻松应对。今年以来共受理申诉1464件,举报33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0.93万元。
(三) 夯实自身队伍建设,凝心聚力展现首都基层工商新风貌
中关村工商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加强干部管理,从严要求工作作风,树立首都基层工商良好形象。以文艺比赛为契机,加强干部责任心,凝心聚力,推进基层工商所制度和文化建设新篇章。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巩固业务工作基础。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在强化廉政建设的同时以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过程,中关村工商所党支部在市局、分局制度的基础之上,结合工商所发展实际需要,通过“缺什么,建什么”,切合实际制定制度。“建什么,管什么”,常抓不懈落实制度。从党务、业务方面着手完善工商所制度建设,进行充分交流、分析和讨论,制定从日常工作规定到执法办案的完备制度。先后建立《支部管理规定》、《廉洁自律规定》、《仪容仪表规定》等九项规定,将制度建设渗透到工作的每个环节,渗透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思想和行为中去,将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文艺比赛为契机,展示首都工商新风貌。2015年,首都工商系统第一届微视频比赛海淀分局参赛作品《中关村工商所人》,由分局有关领导和我所全体干部职工合力完成。以长期在工商执法一线工作的干部为视角,以工商日常管理工作为主线,宣传中关村工商所的人员情况,辖区特点、工作氛围和与街道等职能部门在一线执法的工作情况。视频充分展现了中关村工商所在海淀工商分局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以所为家、积极向上、敢于担当的良好风貌。该作品在首都工商系统第一届微视频比赛中荣获二等奖。视频通过微视频的制作更深一步激发全体干部职工作为工商人的自豪感,坚定了全体干部做好首都工商卫士、维护首都经济秩序的信心和责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