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史)(1)

打开任何一个财经新闻的网站,都会有各种各样关于汇率的新闻。汇率到底代表了什么?现行的汇率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是什么?货币随着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只是它是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有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的智能。

货币体系是什么?各国以法律的形式,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

国际货币体系是什么?各国对货币在国际上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指定的规则与组织形式。确立了国际清算与支付手段,国际收支的调节与国际货币的协商与监督机制。

(一) 金本位制(19世纪下半叶-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

金本位是以一定重量与成色的黄金作为本位币。各国的货币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含金量,并与黄金之间建立起固定的兑换关系。制度基础是当时以英国为首的霸权国家普遍都在实行金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的铸造与兑换,黄金也可以自由的进出口。

在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下,各国之间的收支可以自动调节平衡。例如,当国际收支逆差(支出大于收入)时,意味着黄金流出,国内货币供给量减少,货币这种商品升值,自然用相同量的货币就可以买到更多的其他商品,其他商品贬值,这样就会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从而逐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最大的缺点就是黄金的产出是有限的也是不稳定的,极有可能造成通胀紧缩,长期的通胀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与经济衰退。

(二)虚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各参战国相继禁运黄金,使得黄金无法自有进出口,且停止了纸币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崩溃。为了支持战争,大量发行银行券。

1、金块本位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美国仍然坚持使用金本位,在几个经济实力较为强大的欧洲国家开始建立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在法律上金币仍是本位币,但是在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不能自由的铸造金币,但是会在法律上规定单位货币的官方含金量;银行券不能自由的兑换金币,只有在进行国际支付时,才可以到央行进行兑换。

2、金汇兑本位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其他的国家普遍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在国内只流通银行券,不流通金币。进行国际支付时,需要用银行券先兑换成某种外汇,再用这种外汇在国外兑换黄金。

实行这种货币的国家需要与实行金本位或者金块本位币的国家的货币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并在该国存放外汇与黄金,在必要时通过买卖外汇与黄金来维持本国币值的稳定。

但是由于无法自由兑换金币,这种体系极不稳定,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相继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