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埃莱娜·费兰特

这套以HBO的同名改编电视剧《我的天才女友》闯入人们视野,但我更愿意称它为“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小说,从开始阅读到放下书本,我用了整整两周。

也像是跟随莱农和莉拉,翻完了她们的一生。

想写点什么,却总觉得整本书的叙述太过漫长,任何一个我能想到的主题,在深挖之后,都有无数不吐不快的话要讲。

全书虽然始终以第一人称描写,却仍然保持了客观冷静的笔触。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十分丰满。有些第一视角无法触及的直观感受,也在作者巧妙的处理下被铺陈开来,丝毫不显得突兀。

那些对友情的细腻描写,两个人之间微小的情感变动,写出了我——或者说是每个女孩在友谊里曾有过的小心机和小动作,这种真实到可怕的细节,仿佛被人窥到了内心,又不得不佩服作者书写时的坦诚。

那些人到中年后的情感走向,在男权和女性主义之间拉扯与交织着的,一个女人的撕裂和无力感,更让我对三十岁之后,对世界失去了好奇心的成熟年岁,深觉周身发冷,而后恐慌。

友情、阶级、打破过去城市的烙印、追求自我与独立、爱情与婚姻之间的联系、以及女性应该如何面对社会的各种声音,在这套书里,每一个女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1)

01莱农与莉拉的友情

这两个生长在那不勒斯贫民街区,却性格迥异的女孩贯穿一生的友情,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学生时代的莱农,是个怯懦的乖乖女。

她从小就被老师器重,学业上也一路顺畅,以最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嫁给了教授的儿子。

她是母亲眼中的骄傲,是“教育改变命运”的典型代表,是整个街区人们仰望的话语权威。

人到中年,她已经拥有了看似美满的一切。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2)

而莉拉,粗看下来,会让人觉得她“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她比莱农更聪明,却迫于家庭压力,只念到了小学毕业。

她是整个街区最漂亮的女人,几乎所有的适龄青年,都曾为她动过心,甚至大张旗鼓地追求。

她曾拥有最为盛大的婚礼,穿着最精美的华服,在众人的瞩目下,亲吻那个她在众多追求者中精心挑选的男人。

但她却亲手毁掉了这一切。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3)

莱农多次说到:“莉拉是一个很坏的人。”

但在我看来,莉拉并不是坏,而是思想和行为超前。她敢爱敢恨,极少压抑自己。哪怕被生活捶打,也要拼尽全力追求自由和尊重。

莉拉是莱农的一面镜子,也是莱农的另一个灵魂。

读书时,莱农唯恐被莉拉超过,同时将莉拉的成就视为鞭策。她从莉拉那里获得过学习新语言的方法,也因为莉拉优美的文笔而心生妒忌。她是莉拉坚定的追随者和支持者,却也随时在内心深处与莉拉的人生进行攀比。

甚至连她离开婚姻的勇气,仿佛都是莉拉在冥冥之中赐予的,尽管莉拉对此并不赞同。

如此果敢自我的莉拉,也曾在莱农的阴影下亦步亦趋。她学拉丁语,学希腊语,读小说,一方面是出于自己旺盛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是对莱农校园生活的模仿。

莱农的存在,给了莉拉未完成的学业,未去过的远方,以及未曾见过的爱情一个出口和想象。

与莱农相比,莉拉的人生充满了悲剧。然而,婚姻关不住她,不幸也难不倒她,街区里的流言蜚语,更是对她毫无杀伤力。她在荆棘中艰难跋涉,冲破那些足以致命的羁绊和牢笼,终于将自己抽离了那个熟悉的街区。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4)

当莉拉下定决心,从那不勒斯抹去自己一切生活的痕迹;当莱农看到家门口信箱上,那两个奠定她们一生友谊的布娃娃时,莱农和莉拉,终于合二为一。

那些打不倒她们的,最终使她们更加强大。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5)

02 与尼诺之间的爱情

聪明美丽如莱农和莉拉,却都在同一个男人那里折戟。

最先心动的是莱农。从小学的课堂,到高中的重逢。即使出于与莉拉“比试”的目的交了男朋友,莱农也从没有一刻忘记过尼诺。

最先行动的是莉拉。她不顾自己已为人妻的身份,与尼诺在海边别墅里疯狂缠绵,无限放纵自己的感情。也正是此时,被伤透了心的莱农前往另一片海,在混杂的情绪里,与尼诺的父亲发生了关系。

与尼诺在一起时间最久的,又是莱农。

从婚内出轨,到放弃婚姻,莱农将自己阅读过的女权书籍一一实践。她抛弃了忠心耿耿的丈夫,一度忽略两个女儿的情感需求,脑子里只有与尼诺在一起时的快乐。甚至为了宣誓主权,也为了逼尼诺像她一样,毁灭自己的家庭,她又搬回了从小到大一直想要逃离的那不勒斯。

但就这样被一个男人束缚和左右,恰恰又走向了女权的反面。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6)

陷入爱情的女人,显然是失去了理智的。无论是二十岁出头的莉拉,还是三十多岁的莱农。她们为了尼诺赴汤蹈火,付出伤筋动骨般的代价,最终换来的,却只有对方的甜言蜜语和欺骗。

纵然尼诺少年时,曾口口声声表达过对父亲处处留情的厌恶。但在他的基因里,似乎早已埋下了渣男的种子。他很聪明,比任何人都懂得如何对待女人,并利用女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懂得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自己的仕途,利用那些有用的人让自己爬得更高。

正如莱农的前婆婆和小姑子对他的评价:“萨拉托雷的聪明是没有根基的,他喜欢取悦掌权者,而不是为某种理想而奋斗,他会成为一个附庸权贵的技术官僚。”

或迟或早,莉拉和莱农都认清了这个男人的真实面貌。

在经过这一场狂热爱情的洗礼之后,她们都清楚地意识到:爱情所迸发出的荷尔蒙,能支撑一时,不可能保全一世。

作为女人,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充裕和富足。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7)

03 破裂之后的婚姻

莱农和莉拉,都不是传统的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女人。在遇到尼诺之后,她们都勇敢冲破了婚姻的束缚,无视周围人的言语和脸色,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和幸福。

但曾经选择走入婚姻的她们,也是爱过的。

是什么压垮了她们的婚姻?让她们头也不回地离开自己的丈夫,奔赴一种辛苦大于甜蜜的未知呢?

对于莱农而言,是面对一事无成的恐慌。

丈夫的木讷和不解风情,突如其来的怀孕生子,身份的转变和更多的家庭责任,都让莱农陷入“找不到自我”的怀疑之中。曾经接受的教育,活跃的思想,大卖的新书,作家的身份,都被孩子的哭声搅的支离破碎。

对于莉拉而言,则是金钱高于爱情的背叛。

从婚礼上的欺骗开始,莉拉对丈夫的爱便渐渐消散。后来,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丈夫,和自己最痛恨的资本家狼狈为奸,还将父亲和哥哥都收入麾下。当亲情与爱情都在金钱面前破碎时,莉拉的心也跟着死去了。而丈夫对她的毒打也让她看清了,男人婚前与婚后截然不同的两张面孔。

因此,尼诺之于莉拉,是救她逃离苦海的绳索,也是压死她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尼诺之于莱农,则是少年时未竟的爱情,是她迷茫生活中一点与众不同的萤火。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8)

出走之后,莱农和莉拉的生活截然不同。

莉拉选择了吃苦,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从泥潭里站了起来。她一个人,像个男人一样去香肠厂做工。她赤手空拳反抗老板的压迫和性骚扰,加入工会为工友大声疾呼,参加远程计算机培训课,最终与仇人合作,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这样的莉拉,不仅有恩佐鞍前马后的陪伴,还让米凯莱迷恋了一生。

莱农选择了爱情。她用对尼诺狂热的爱情,扑灭自己对婚姻和孩子的留恋。同样,她也急切地需要尼诺做出同样的选择,以此证明对她的爱。她回到那不勒斯,沉溺在这种绝望的爱情当中,并对自己能够怀上尼诺的孩子欣喜不已。

然而,潮水会落下,激情会褪去。当莱农识破了尼诺花花公子的真实面目后,她把尼诺赶出了自己的世界。

故事的结局里,女人们孤身一人活着,记录着,追寻着,她们从不寂寞。

谁说女人的世界里,一定要有婚姻呢?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9)

04 写在最后

或许,莱农和莉拉的命运,在两人前往阿奇勒家索要布娃娃时,在那天手牵着手逃课去看海时,就已经注定。

那个天不怕地不怕,主动敲响大门,与大魔王阿奇勒交涉,却在看海路上坚持折返的女孩,是莉拉。

那个跟在莉拉身后畏手畏脚,连话都不敢说,却又不顾风雨一定要走出城区的女孩,是莱农。

一个愿意在有限的熟悉空间里拼命折腾,一个愿意去更大的世界中安分守己。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10)

她们在不同的空间里吃尽了苦头,最终还是被岁月磨平了一切执念,命运逐渐趋于遗忘和消失。

但那些曾经闪烁的耀眼光芒,曾经疯魔过的黯淡过往,它们都深深印刻在莱农的笔下。

那些过往,不会逝如流沙。

她们,永远是彼此的天才女友。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11)


【作者简介】北鱼,文学硕士,海外教育工作者。认真写文,愿煮字为药,疗愈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