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一件事之前,你是准备派还是行动派?,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只要自己认为对的想怎样就怎样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只要自己认为对的想怎样就怎样干(准备好再做还是想到就做)

只要自己认为对的想怎样就怎样干

在开始一件事之前,你是准备派还是行动派?

​我以前也是个妥妥的准备派,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健身怎么能没有舒适的跑鞋,要学烘焙怎么能不把所有的模具食材都收入囊中?

听起来无懈可击的逻辑却在实践中碰了壁。落灰的跑鞋,沦为衣架的器械,买了五年都没有拆封的野营吊床……大扫除时莫名其妙跑出来的这些物品,不禁让我开始思考,我在试图“开始”一件事时,是不是弄错了什么优先级?

不打无准备之仗是没有错,但准备过度就是拖延。要跑步确实需要一双舒适度高的跑鞋,用以减少运动损伤,也用以优化跑步这件事的体验感。但还没开始之前就要集齐一年四季的专业跑步服装、最高端的跑步耳机以及宣传高科技的跑步臂环等等器具,就多少有点准备过度的意味。而准备过度,背后则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心理讯号,那就是你害怕开始这件事,因此本能地寻找各种理由宣称“我还没准备好”。

因为没准备好便理所当然地不必开始,因为没准备好所以要更加用心地进行“准备”。回顾下自身跟周围亲朋过度准备的案例,经常能发现,往往是这些被过度准备的项目最终不了了之。

那是因为,在过度准备的过程中,你的每个“我还需要点什么才能开始”的念头,都是你心理抗拒的表现,都在你的开始之路上设下了一层新的阻力。在这种心理机制的作用下,原本是用来“开始”的准备,反倒促成了最终的“终止”。

不仅如此,过多而用不上的准备还促成了金钱与精力的双重浪费,典型的得不偿失。

那一有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吗?也不尽然。

正如没有舒适的跑鞋贸然运动会损伤身体,没有恰当的烘培用具无法做出相应的成品……是否立即开始也要具体情形具体判断。比如你现在想试着画一副简笔画,而你有纸有笔,那便不用拘泥于非要买一支书写感极佳的笔跟一张务必顺滑漂亮的画纸才能开始这件事。说到底在“开始”这件事上,保有想要做的驱动力还是要比“准备充足”更重要一些。

因此我的建议是,在开始一件事之前,你可以先做一些基础的准备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行动起来。至于后续那些费时费力的“充足准备”,则可以根据你行动的程度慢慢储备补充。

毕竟,说实在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开始”都存在三分钟热度的情况,而我们的人生也需要不断试错的可能。如果次次都“准备充足”不仅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费,也对自己的钱包格外不友好。

比如我现在就很头疼,我厨房里没拆封的破壁机、空气炸锅、厨师机要怎么办థ౪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