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不久,在小学校园戴上红领巾的少年儿童,几乎无人不会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昂扬向上的歌曲。
可以说,从加入少先队,这首儿童歌曲就走进了无数幼小的心灵,牢牢印在了新中国少年的脑海里。
那激越雄壮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词句。像进军鼓点,振人心弦,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少年在歌声中走向充满创造力的成年。
就是如今年过花甲的老人,每当哼唱起这首歌曲,仍然会热血沸腾,油然想起当年的岁月。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第一句歌词,就表明了新中国少年一代光荣的历史使命:作为革命事业的后来人,将继承先烈开创的伟业,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奋斗不息。
而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还必须像革命先辈们那样“爱祖国、爱人民”,勤劳勇敢、不怕困难,为了理想,勇敢前进、前进!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诞生于1961年,是电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
1978年10月27日,共青团十大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确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022年5月31日,在又一个“六·一”儿童节到来的前夜,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在《国家记忆》栏目,播出了“红色童歌”之《少年先锋队》,讲述了这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诞生的幕后故事。
简单说,我们在喜爱并传唱这首著名的儿童歌曲时,应当记住两个人的名字和一段故事:
两个名字,一个是女作曲家寄明,一个是歌词作者周郁辉;
而那段故事,则是发生在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勇敢支前的“今日小八路”的事迹。
在震惊世界的1958年“8·23”炮击金门战斗中,位于厦门前线的禾山区第四中心小学(即何厝小学),学生自发组织了“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
这些孩子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一面坚持学习,一面穿梭在炮火中拥军支前。他们帮助解放军叔叔接电话线、擦炮弹,洗军衣、送开水、修战壕,站岗放哨。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年仅12岁,最大的16岁。
在一次激烈炮战中,解放军某部指挥部与炮兵阵地的电话通信突然中断。通信兵立即奔赴前线检查电话线路,却发现硝烟之中几名小学生正在把炸断的电话线连接在一起···。
1958年9月6日,《厦门日报》以“今日小八路”为题,率先报道了13名少先队员在炮战前线的支前故事。
几天后的9月10日,时任厦门团市委副书记王绥,亲手将一面绣有“英雄的小八路”的锦旗赠予禾山第四中心小学的13名少先队员,并同时授予他们“优秀队员”光荣称号。
当时的解放军部队指战员,也称赞这些少先队员就像小八路,还特制了锦旗“小英雄志气高,巩固国防逞英豪”送给他们···。
“今日小八路”由此得名。
何厝小学少先队员勇敢支前的英雄事迹,震撼人心,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随即被拍成电影《英雄小八路》。
随着影片在全国的上映,片中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赢得了人们高度共鸣和喜爱,被广为传唱,连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对这首歌也都留有较深印象。
据著名外交家熊向晖回忆:“1961年9月,毛主席在武汉会见第二次来华访问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蒙哥马利曾问他中共领导人的继承人问题。毛主席特别关注“继承人”这个词,就说,“继承人”这个名词不好。我一无土地,二无房产,银行里也没有存款,继承我什么呀?红领巾们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叫“接班人”好,这是无产阶级的说法。
经伟大领袖毛主席这么一说,“接班人”这个名词,又有了新的含义。
那么,《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曲,具体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
1958年年底前,全国各地各界人士组成的慰问团,纷纷来到厦门前线慰问解放军参战部队指战员。禾山区何厝小学的13名“小八路”在前线活跃的身影,自然引起了慰问团里文艺工作者的关注。
他们好奇地询问这些少先队员们在前线都做了些什么。当听了生动事迹介绍后,不禁赞叹不已。
其中,来自上海的词作家周郁辉、作曲家寄明,决定把他们的事迹写成歌曲。
曾是“英雄小八路”13名成员之一的何佳汝回忆:作曲家寄明,一边听关于我们支前的故事,一边用铅笔头在纸上沙沙地写写画画,当时就把那曲子初稿写了出来。
在孩子们的要求下,寄明还当场把曲子哼给他们听,大家都觉得这个歌很好···。
同时在场的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党委办公室主任周郁辉,也被孩子们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他表示一定要把他们的事迹拍成电影。
回到上海后,周郁辉主动请缨承担电影的编剧任务,很短时间就创作出《英雄小八路》的剧本。
1960年10月,影片《英雄小八路》在厦门开拍,剧组演职员住进厦门三中,邀请“小八路”总辅导员王添成参观剧组,并把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的电影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赠送给他。
当年12月29日,在慰问厦门前线三军大会上,由王添成策划主持,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第一次登台展示。参加合唱团的成员,既有“英雄小八路”队员也有电影剧组的小演员们。
一曲下来,掌声雷动。
女作曲家寄明,原名吴亚贞,她既是作曲家,又是钢琴演奏家。
寄明1917年出生,江苏苏州人。自幼学习多种乐器,8岁时就弹得一手好琵琶。1933年中学毕业,她报考当时最著名的音乐高等学府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以琵琶演奏的优秀表现被录取。
抗战爆发后,寄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39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女子大学学习期间,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汲取政治营养,并把自己的名字“吴亚贞”改为寄明,寓意寄希望于明天。
1942年5月,寄明荣幸地出席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亲耳聆听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之后,寄明出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教员,曾给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机关领导和在延安的抗日将士用钢琴演奏过《黄河大合唱》等抗日歌曲。
抗战胜利后,寄明同鲁艺师生一起,从延安到塞外的张家口和寒冷的东北。辗转于佳木斯、牡丹江一带,一边参加东北鲁艺建校工作,一边参加土改和东北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寄明不断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为土改剿匪斗争,为配合解放战争的进展进行歌曲创作。写出了《翻身秧歌》,《歌唱刘胡兰》,《庄稼人小唱》等二十余首作品。期间,寄明先后担任东北鲁艺文工一团演出科长,副团长,东北局音乐工作团少年班主任,把一批从翻身农民中挑选的子弟培养成音乐人才,后来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的作曲家傅庚辰将军,就曾是少年班的一员。
东北全境解放后,在沈阳成立了东北鲁迅艺术文学院,后又组建了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寄明担任副校长,党总支副书记。
1953年,寄明调到中央电影局音乐处任职。1955年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事音乐创作。她先后为《平凡的事业》、《长虹号起义》、《李时珍》、《凤凰之歌》、《春满人间》、《英雄小八路》、《金沙江畔》、《燕归来》等二十余部影片作曲。
1997年,寄明不幸病逝于上海。
(寄明与丈夫瞿维在延安)
词作家周郁辉,1927年出生于山东龙口一户贫苦农家,17岁考入抗日军政大学牙山分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胶东军区13团工作,1946年入党。他曾先后在第三野战军九纵教导团、九兵团教导团担任政治干事、指导员、宣传干事、文工队长。
1950年,周郁辉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曾任志愿军第九兵团教导团文工队队长、27军政治部助理员。1955年转业分配到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工作,1959年调任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党委办公室主任,后为专业编剧。
此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处副处长,北京电影制片厂专业编剧,中央乐团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宣传司副司长,中国文联办公厅副主任。
周郁辉参加慰问团到厦门时,全国各大电台、报刊均报道了何厝小学少先队员们支前的英雄事迹。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决定用最快的速度将“英雄小八路”的事迹拍成故事片。
周郁辉深入前沿阵地体验生活,与“英雄小八路”们促膝交谈,很快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他主动向厂领导请缨,要求承担《英雄小八路》的编剧任务。
多年的戎马生涯和长期形成的敢打硬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军人作风,让周郁辉坚信自己能完成好这项任务。
从前沿阵地体验生活回到上海后,他立即投入到创作中,很短时间就拿出了《英雄小八路》的文学剧本,并获得厂领导一致认可。
1960年10月,《英雄小八路》摄制组在厦门开机拍摄,此刻的周郁辉仍沉浸在剧中少年英雄的形象中。
为了更好地烘托银幕上的少年英雄形象,让英雄的主题更进一步升华,他觉得应该创作一首具有时代震撼力的主题歌,进而表现出当代少年热爱祖国、期望未来的肝胆衷肠。
正是这个大胆的思路,促使周郁辉创作出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歌词,并在全国唱红,历久不衰。
(电影《英雄小八路》剧照)
早在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期间,周郁辉就患上了疾病。多年来他不顾病痛折磨,始终忘我的工作,终因积劳成疾,1987年在北京病逝。
上世纪七十年代,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应征者众多,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儿童歌曲。经过有关领导及专家反复筛选,最后还是选中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曲。
如今,电影“英雄小八路”中的少先队员原型都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他们退休以后,有的在学校担任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有的在学校展馆内担任讲解员,继续为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贡献余热。
在厦门,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在1994年就被列为省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目前已是全国第四批青少年教育基地。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