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大明风华》,看到这个电视剧的时候莫名地喜欢梁冠华饰演的朱高炽,由于朱高炽文弱,朱棣有点儿看不上他,器重的是崇尚武力、喜欢舞枪弄棒的二儿子朱高煦。朱高煦都说自己像父亲,从种种迹象表明朱棣更喜欢朱高煦,而不喜欢朱高炽。

建文元年(1399),朱棣发动所谓的靖难之役,向侄子建文帝公开宣战,要夺取皇位。

梁冠华朱高炽搞笑片段(大明风华播出后)(1)

明朝政府军在耿炳文带领下与叛军作战,刚战败于真定,建文帝以李景隆替换耿炳文,率军五十万直扑燕王叛军的后方巢穴——北平城。当时,朱棣正率军北上,收编宁王的军队为己所用,所以北平城守备薄弱。

作为燕王世子的朱高炽,责无旁贷地担起北平城保卫战的重担。他在老将顾成的辅佐下,发动城中百姓上城迎敌,主动深入民众中间嘘寒问暖,争取民心、军心,一次又一次以万余人的兵力击退有五十万人的明军进攻。

明军人多势众,料定叛军不敢出战,便在夜里安心睡觉。为了骚扰政府军,朱高炽派人夜里出城,到明军营中放火,使其无法安眠。

梁冠华朱高炽搞笑片段(大明风华播出后)(2)

一次,瞿能父子率军攻破了彰义门,正要杀进去,却被指挥无方的李景隆喊停,说待大军到后一起入城,白白贻误了战机。

时值隆冬季节,朱高炽赶紧带人提水浇城,一夜间,北平城成为一座冰城,更难攻打。无能的李景隆手握几十万大军,竟连一座有万余兵力防守的城池都打不下来,后果是严重的。待朱棣带着收编的军队归来,在北平城,里应外合之下,明朝的政府军被叛军击败,狼狈而逃。

梁冠华朱高炽搞笑片段(大明风华播出后)(3)

朱棣登基之后,屡次发动对于漠北蒙古势力的北伐,当朱棣出征在外时,就委派皇太子朱高炽监国,《明史·仁宗本纪》说他监国时

"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虽然这可能有史官故意称赞皇帝的成分,但也反映出,朱高炽的能力是比较强的。

朱高煦一直跟随在自己身边,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还曾在危难时救过自己。早在向侄子夺位征战时期,朱棣就曾对朱高煦说,待自己登基后,让他做太子。朱高煦也一直认为,自己比哥哥更适合做一国之君。

梁冠华朱高炽搞笑片段(大明风华播出后)(4)

一个是朱棣执意要北征,理由也很立得住,就是北边的百姓经常被攻击,生灵涂炭,要为他们打出和平来。

朱高炽作为太子,掌管着钱银粮草的调度,他认为国家刚刚经过战争还没有恢复,此时再动兵戈对老百姓的负担太重了,还有各种赋税,还要打仗,这样会造成社会动荡,会动摇国家。

还有就是朱高炽和朱瞻基讲述朱棣在韬光养晦的时候,在自己家里打造兵器,庭院里养着鸡鸭,每天建文帝派人来家里搜查,都没有查到什么,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父亲的秘密,那时候他就知道这人心是多么可怕的,可见他早已经将朱棣的心思琢磨的很清楚。

梁冠华朱高炽搞笑片段(大明风华播出后)(5)

还有就是朱棣和建文帝要见面,朱瞻心里很高兴,朱高炽一听立即慌了,他立即要去见朱棣,他知道这事情的危险,这可能意味着儿子的命没有了。

朱高炽认为朱棣根本就不在乎所谓的亲情,在他心里权利才是最重要的,他认为朱棣不止他一个儿子,如果自己不做皇帝的话,那么就根本就不会在乎朱瞻基的死活,朱棣还可以把皇位给老二,老三,老二,老三还有孩子,朱高炽这么一分析,朱瞻基立即吓得冷汗直流,后来还是父亲跑到朱棣的面前,以十分强硬的态度要朱棣保证自己儿子没事儿,这才保住了儿子的性命。

梁冠华朱高炽搞笑片段(大明风华播出后)(6)

朱棣看到朱高炽很不高兴,在他心里压根瞧不起这个儿子,认为他是在跟自己作对,他选拨人才,认为他是在培养自己的势力,认为他在自己面前都是装出来的,装的是圣人的样子,而朱高炽不慌不忙的对答,认为自己这样做都是为了国家,朱棣这样做是不在乎朱瞻基的性命,根本就不在乎亲情。

朱高炽对朱瞻基说到他爷爷在猪圈里呆久了出不来,可他想做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当初为了躲避建文帝的追杀,朱棣在猪圈里装疯卖傻,他心里始终记得这段日子,他明白人心,在猪圈里呆久了,他的心都变了。

可朱高炽不同,他只想保住自己的小家,有饭吃,有睡觉睡,一家人都平安,其他的一切他都可以不在乎。

梁冠华朱高炽搞笑片段(大明风华播出后)(7)

当朱棣盛怒要杀汉王和赵王,问朱高炽的意见,朱高炽要保这两兄弟,认为这两兄弟对于国家有用,朱棣仿照太祖的故事,把一根荆棘扔到他面前,说自己是为他除去障碍,结果平时看起来很懦弱的朱高炽毫不犹豫地用手将刺缕平了,血流了一地。

朱高炽很明白朱棣这样做的用意,是在考验他会这样做,是会落井下石,还是顾念兄弟之情,他将朱棣的心思琢磨得很清楚,朱棣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骨肉相残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家里。

梁冠华朱高炽搞笑片段(大明风华播出后)(8)

当朱高炽当了皇帝,汉王和赵王要挑事,朱瞻基想先下手为强,他不允许,等到汉王和赵王真的起兵了,也一直做出各种让步,甚至愿意把北京城让给两位兄弟,朱瞻基主战还被贬到了南京去读书,但因为朱高炽的退让,更显出了两位兄弟的逆行倒施,失去了民心,军心。

等到战场上相见的时候,汉王的部下都不愿打仗,主动投降,没有发生大的混乱就解决了这场叛乱,虽然当时朱高炽已经去世,但是剧中还是借朱瞻基说出了功劳在他。

梁冠华朱高炽搞笑片段(大明风华播出后)(9)

他知道,自己的爹也就是皇帝朱棣是一个多么聪明的人。在聪明人底下做事要么比他更聪明,要么就认怂。认怂才活得长久,位置也坐得久。

《明史》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之臣之法矣。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仁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丶景比隆哉。

梁冠华将朱高炽演绎得很形象,一个怂字概括,他却是将事实看得很清楚,在皇帝朱棣面前怂,他却将父亲的心思以及一切都看得看清楚。

表面上看他没有作用,但实际上他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将政务处理得很好,稳定了后方,监国期间不敢懈怠,为百姓生计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