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德囯撕毁刚签订不到两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305万大军,配备近4000架飞机和3500辆坦克,从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一线约1500公里宽的正面上,分北、中、南三路向苏联发动了全线“闪电”战,苏德战争爆发。

6月22日的闪电突袭,进攻的发起突然性,攻入苏联的德军数量之巨,配合之紧密,速度之快,苏军损失之大,让苏军统帅部感受到最为震撼的惨痛一课。

凌晨3时5分,最先开火的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沿着漫长边境战线上部署的数千门各类的100mm加农炮、150mm榴弹炮、210mm重型榴弹炮、150mm野战榴弹炮开始朝苏联方向发射炮弹,德国人的入侵开始。

希特勒引起二战(苏德战争二希特勒发动)(1)

6月22日,来自空中的屠杀开始,数百架德国战机,轰炸机开始了对苏联机场的空袭,目的很明确,便是摧毁苏军的空中防御力量,建立德军的空中优势。从空袭开始,临近边境的苏军数十座机场都被攻击,此外还有火车站、仓库、营房皆列入轰炸目标。

首日的大空袭,苏军的战机遭受了重大损失。至22日中午,已有890架苏军战机被击毁,其中668架在地面被毁,222架于空中被击落。由于损失惨重,苏联西方方面军空军司令伊万诺维奇.科佩茨少将不堪重负,于当日下午开枪自杀。

“巴巴罗萨”行动的第一天,苏军的损失十分惊人,西方方面军被打得措手不及,还有基辅、科夫诺、塞瓦斯托波尔等地也遭到空袭,有超过1000架飞机在空中或地面被德军摧毁。

希特勒引起二战(苏德战争二希特勒发动)(2)

德军凌厉的攻势,使苏军第4集团军司令部被摧毁,导致没办法与上下级建立联系。此外还有多个站点被德军击毁,让苏联西方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的指挥系统陷入瘫痪。德军的闪击暴露出苏军缺乏警惕,备战不足等问题。当然是苏联高层的麻痹,甚至是苏军统帅斯大林也讳疾忌医。

从6月22日凌晨3时30分起,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陆续接到报告,整个边境地区已陷入德军的炮火攻击中。当夜,斯大林接到朱可夫打来的电话,但未下达全面对抗的命令。他坚持不信希特勒撕毁条约、全面入侵,而认为是边境战争可能仅是德国军官的武装挑衅。斯大林的侥幸心态导致在战争爆发的4个小时内,没有向苏联红军发布反击指令。

在漫长的苏联国防线中段,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取得了巨大战果,这成绩离不开悍将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术,他认为应该投入装甲力量,以闪击战术突破苏军防御。

希特勒引起二战(苏德战争二希特勒发动)(3)

即使德军的钢铁洪流占据绝对优势,但沿途依然遇到了苏军的英勇抵抗。

之后的几天战斗中,维尔纳和科夫诺被德军占领,与德军一同进攻苏联的芬兰军队占领了阿兰群岛。此外,德军第一山地师也占领了佩萨莫地区。

与其他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兵临城下,决战要塞。德军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要塞遇到了顽强抵抗並付出惨痛的代价。要塞守军全部只有3500人,6月22日德军进攻开始后,经炮火覆盖,轰炸机群轰炸,然后德军开始冲击,苏军进行反击,战斗演变成残酷的拉锯战。双方混战局势形成德军炮兵无法进行火力支援,苏军不断进行突袭,狙击手给予德军不断杀伤。当日,德军第45步兵师付出了阵亡311人的代价,其中21名军官,他们大多是被狙杀而亡。

希特勒引起二战(苏德战争二希特勒发动)(4)

要塞无法和上级指挥取得联系,无奈用明码电出电文:“这里是布列斯特要塞,这里是布列斯特要塞,我们仍在战斗……我们需要援助”。

6月30日,要塞失守,要塞指挥福明被德军所杀,另一位军官祖巴乔夫被俘,1944年死在德军集中营。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要塞成为了英勇要塞。

希特勒引起二战(苏德战争二希特勒发动)(5)

从6月底至7月初,被包围在明斯克以西的苏德两军的战斗仍在进行。7月初,德军第12装甲师俘虏了5.2万名苏联官兵,7月9日,明斯克被德军攻陷,这次包围战,德军共歼灭苏军22个步兵师、7个坦克师、6个摩托化旅及3个步兵师,共俘虏苏军官兵287704人。后来的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明斯克之役,伤亡417729人,其中有341012人为阵亡、失踪或被俘的“不可归队减员”。对德军而言,明斯克之战,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胜利。

7月初,斯大林任命铁木辛哥为西方方面军司令。7月下旬,巴甫洛夫大将被莫斯科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与他一同被处决的还有西方方面军参谋长克里莫斯基赫少将;方面军通讯主任格里果里雅夫少将;第4集团军司令科罗布科夫少将。这4名被处死的苏军将领,到1956年被平反。

希特勒引起二战(苏德战争二希特勒发动)(6)

希特勒引起二战(苏德战争二希特勒发动)(7)

希特勒引起二战(苏德战争二希特勒发动)(8)

希特勒引起二战(苏德战争二希特勒发动)(9)

请看下一篇:“列宁格勒一定会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