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何处,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可是,世界上仍有许多首都选错了地方,以至带来无穷尽的烦恼。

20多国首都选址错误

安全第一,首都最忌“门户洞开”。世界上偏偏有12个首都处在最前线,毫无回旋余地。其中有8个首都与外国隔河为界。老挝首都万象隔湄公河与泰国为邻,市区作带状濒北岸蜿蜒10公里,城中活动躲不过泰国巡逻炮艇的眼睛。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隔刚果河与扎伊尔首都金沙萨相望,两首都隔15分钟有一艘渡轮对开。乍得首都恩贾梅纳隔沙里河与喀麦隆为界,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隔鲁济济河与扎伊尔为界,莱索托首都马塞卢隔卡利登河与南非为界。

没有冬夏的城市(选错了地方的首都)(1)

处于陆地国境线上的首都两个: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与南非相邻,斯威士兰首都姆巴巴内与南非相邻。滨海而与邻国接壤的首都两个:多哥首都洛美与加纳为界,贝宁首都波多诺伏与尼日利亚为界。

建都第二忌是城市过于庞大,厂矿林立,人口密集,交通阻塞,一派乌烟瘴气,影响政治中心职能的发挥。全世界至少有30个首都存在这个问题,其中特别突出亟需迁都的有10几个。例如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都因集中全国绝大部分城市人口和经济力量,“城市病”难治,必须另找新都解围。

没有冬夏的城市(选错了地方的首都)(2)

首都何必是首位城市

传统观念,首都必须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方能显示“君临天下”的气派。实际并不尽然。世界上已有19个国家的首都并非首位城市,如中国首位城市是上海,美国是纽约,印度为加尔各答,巴基斯坦为卡拉奇,土耳其为伊斯坦布尔,澳大利亚为悉尼等。

小国别无选择,只能以最大的城市当首都。大国和中等国家最好是政治和经济适当分工,突出首都的政治职能。首都避大就小,环境安静,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这种观念愈是深入人心,首都选址之误就会愈快得到纠正。

“小首都”的先行者是美国、澳大利亚。美国独立后就曾经以全国金融中心费城为都,同时选择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的一片荒野另建新都,定名华盛顿,1800年完成迁都。一张白纸好画图,国会山作为“车轮轴”,辐条状的大道从这个中心放射出去,每条宽50多米,各以一个州的州名命名;东西横贯22条街,以英文字母排名;南北纵贯22条街,以阿拉伯数字命名。每座公共建筑都是根据单体竞赛优胜的设计图施工,无一雷同。全城园林化,人均公共绿地40多平方米,不见一个烟囱,只允许无污染的印刷、食品等工厂存在。

1901年澳大利亚独立时以墨尔本为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悉尼不服。1911年选择两城之间的荒野堪培拉为都,1927年迁入。建设模式雷同华盛顿,通过世界招标方式征集设计图,建成“一个人工湖挑起南北市区”的园林城市。每个小区的每座建筑都不一样,全城没有围墙,悉以绿篱代之;绿地占市区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八,人均70.5平方米。

没有冬夏的城市(选错了地方的首都)(3)

迁都为时未晚

选错了地方便要纠正,只有迁都才能一劳永逸。巴西带了头,此风愈刮愈猛,当时已有5国完成迁都,4国待迁。

巴西首都本在1000多万人口的里约热内卢,地处沿海,污染严重。战后征求全民意见,择定距离1000公里的内陆高原巴西利亚另建新都。新都蓝图选中26个竞赛方案中的“飞机型总体规划图”,城市坐落“>”型人工湖的半岛上,如一架飞向东方的喷气式飞机。“机头”是国会、政府、法院,“机舱”是各部大厦、文化区,“机尾”是服务性工业区,两翼是公寓区。3年建没,1960年举行迁都典礼,成为世界最优美的首都之一。

巴基斯坦1947年独立时以沿海最大城市卡拉奇为都,1970年迁到地处内陆的伊斯兰堡,40多万人口,有树木1500万株,半个城市已绿化。

没有冬夏的城市(选错了地方的首都)(4)

伯利兹旧都伯利兹城,位于海口,集中全国三分之一人口,1961年一阵飓风摧毁了百分之八十五的建筑。为了避风,1972年正式迁往内地的贝尔莫潘,人口不上1万,人称“没有城市的郊区”,是个纯粹的政治中心。旧都仍做全国“经济首都”。

尼日利亚旧都拉各斯,人口爆炸,500万人挤在港口和海岛上。1980年在其东北500公里内陆的阿布贾建设新都,核心是200米宽的中央大道,国家机关列于两侧,毗邻辟国际会议中心和使馆区。围绕19座公园建立19个居住区,每区代表一个州。郊外辟800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经过10年建设,初具雏形,1992年将完成迁都。

没有冬夏的城市(选错了地方的首都)(5)

4个国家紧锣密鼓忙于迁都。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1000多万,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三十五,再无发展余地。1987年决定开发南方,在首都西南800公里的别德马另建新都。这里荒地辽阔,周围物产富饶,气候温和,计划10年后基建完成,便可实现迁都壮举。

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是个港口城市,1961年独立时只有10万人,如今突破100万,气候奇热,市容混乱,难以承担政治职能。1973年在其西400多公里的高原多多马筹建新都,这里气候凉爽,主要机关建在七级“台阶”上,环山为商业、居住区。总理府、议会、执政党总部已陆续迁往办公。由于经费困难,总体迁都计划一再推延。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人口200万,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以上,问题与达累斯萨姆一样严重。1983年在内陆中点亚穆苏克罗开始建设新都,60米宽的大街旁布置政府机关,街区分布在10个小人湖边,环境幽雅,只做政治、文化中心。

斯里兰卡的首都也将从沿海的科伦坡迁入内地科特。

没有冬夏的城市(选错了地方的首都)(6)

一国两都得过且过

一些国家选错了首都,又不能违反宪法另立新都,便采取一国两都的妥协方法求取平衡。例如荷兰首都赫然标明“阿姆斯特丹”,但到那里根本找不到国王、首相或中央政府。阿姆斯特丹自1806年定都之后,压根儿就没有做过首都,唯一象征是建了一座宏丽的王宫,国王每有大典才来露露面。实际首都是远在距此58公里外的海牙,那里环境幽美,没有污染性的工业,人口只有68万。而阿姆斯特丹人口逾百万,是一座排除了海水的“海底城市”,全城100多条运河交错,有1203座桥梁,所有建筑都坐落在木桩上。为求清静和安全,国王和政府仍在海牙,只有银行之类的中央经济机关设在阿姆斯特丹。

贝宁首都波多诺夫紧靠尼日利亚,1960年定都后徒有虚名,总统府、各部机关都搬到离国境线35公里的海港城市科托努,于是科托努迅速超过首都成为全国最大城市,从安全上考虑,这样的迁都是正确的,但它至今没有正式名分,首都照样为“波多诺夫”,科托努则被视为“经济首都”。

有些国家,一国两都并非选错了地方,而是政治上的需要。

没有冬夏的城市(选错了地方的首都)(7)

(李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