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胡洋

1.4%、1.2%,这是当前在播的两部教育题材影视剧《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的全网收视。相比起市场中一向不愠不火的主旋律、年代题材,教育题材一直是大众市场关注的焦点。

2015年,赵薇、佟大为主演的《虎妈猫爸》创当年“一剧两星”收视新记录的同时,也成功带热学区房、中国式父母等热门话题;2016年,黄磊、海清主演的《小别离》则直接将矛头对准了留学、阶级等问题,不仅位列当年热播剧top10,还一举拿下第25届“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项。去年,梅婷、许亚军主演的《陪读妈妈》同样掀起话题热议,留学、陪读等教育话题再成焦点。

可以看出,教育题材在国产影视剧市场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一方面,它们触及到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留学话题,以及当下正处于话题中心的二胎政策、原生家庭,直击社会痛点;另一方面,从影视剧创作角度出发,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的社会话题,更易引发大众共鸣,从而达到爆款效应。

带着爸爸去留学女演员叫啥名(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的冷思考)(1)

近期,正在湖南、东方和浙江卫视热播的两部教育题材《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正处话题风暴中心。从播出时期的引发关注,到中期的人设引争议,再到近期的口碑滑坡,国产教育剧正处于“冰与火”的交替时期。

热度与口碑成反比,教育题材的“悬浮”病

国产教育题材在内地市场中的发展也不过30年的光景。但与其他题材创作不同,这类题材创作往往需要编剧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对现实社会的冷静思考,因此国内有关教育题材的相关作品并不多见。如果是从上世纪90年代的《我爱我家》算起,能够被观众记住、并引发市场热议的教育剧,加上当前在播的《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也不超过10部。

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教育题材的特有辨识度。一方面,它们具有与社会话题强烈共鸣的共情心理;另一方面,在“全民皆教育”的互联网时代,老一辈的“棍棒教育”、“知识即命运”的价值观,极易与当代人形成观念冲突,从而达到话题共鸣。因此,教育题材从不缺乏热度。

以当下在播的《少年派》和《带爸留学》为例,两部剧在播出期间,平均收视基本维持在1.2左右,《少年派》最高收视更是达到1.8,创湖南卫视上半年收视高潮;全网热度领域,播出期间《少年派》领跑全网,播映指数达到87(艺恩数据),《带爸留学》则紧随其后,播映指数为76.9。目前,两部剧的微博阅读量分别为14.1亿和12.4亿,是当前全网在播剧中的冠亚军。《少年派》更是有望成为今年第二部《都挺好》。

带着爸爸去留学女演员叫啥名(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的冷思考)(2)

话题的热度却并未作用于口碑层面,豆瓣评分显示,《少年派》当前的评分为6.7,且可能持续下滑;《带爸留学》评分则已经下降至4.0,刷新孙红雷个人演艺事业新低。不少网友表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尤其是集齐孙红雷、辛芷蕾、刘敏涛、涂松岩等一众“老戏骨”的《带爸留学》,被网友评价为大型“悬浮剧”现场。

《少年派》的口碑下滑则主要凸显在后期剧情中的“人设”问题,不少网友指出以林妙妙(赵今麦饰)为首的高三学生,所呈现出来的高考前夕,不具有写实意义,反而走起了日韩剧中的偶像风:小短裙搭配领带衬衫、文体活动占比幅度超过学生学业,都与日常高考生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相悖。此外,剧中的慈父严母搭配,从《虎妈猫爸》时期就沿用至今,被网友吐槽为:一个梗可以沿用十年。

带着爸爸去留学女演员叫啥名(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的冷思考)(3)

带着爸爸去留学女演员叫啥名(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的冷思考)(4)

其实,从《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两部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当下的教育题材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方面,它们往往会以现实之名,行“悬浮”之实,诸如《带爸留学》中的“不讲留学问题,关注恋爱问题”,《少年派》中的高中生活不接地气等等;另一方面,人物设定同质化也极为典型,如学渣一定会在学霸的带动下完成逆袭、调皮捣蛋的孩子一定有着“富二代”背景、考不上大学的同学退路一定是出国留学等。

悬浮不接地气等问题,正在成为阻碍教育题材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但逻辑悖论是,问题越多、争议越大的教育剧,却反而易成爆款。

国产教育题材:越“吵”越火?

“学区房的问题真的是get到痛点了”、“朵朵和妈妈发火那段我看哭了”、“母子之间的相处方式是我本人了”.......从《虎妈猫爸》开始,国内的教育题材便开始处于“争吵不断”的漩涡当中。

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开播初期,教育题材清一色形成四星或五星好评,但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与推进,狗血、模式化,乃至于悬浮质感,都被一一揭露,成为“弃之可惜,食之乏味”的下饭剧,豆瓣评分也开始逐渐下滑。目前国内评分最高的教育剧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初的《我爱我家》,其次则是黄磊、海清主演的《小别离》,豆瓣3.1万人打出7.8分,其余教育剧皆处于“及格”边缘。

带着爸爸去留学女演员叫啥名(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的冷思考)(5)

带着爸爸去留学女演员叫啥名(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的冷思考)(6)

带着爸爸去留学女演员叫啥名(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的冷思考)(7)

带着爸爸去留学女演员叫啥名(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的冷思考)(8)

带着爸爸去留学女演员叫啥名(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的冷思考)(9)

教育剧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越吵越火”的趋势。依旧以《少年派》为例,前期该剧备受好评,主要原因则在于以张嘉译、闫妮为主线的四组家庭戏份,过于真实。尤其是王胜男(闫妮饰)与女儿林妙妙相处模式、高考前断绝一切娱乐方式,都令观众感同身受。

其次,剧中传递出的大量价值观,诸如该不该在朋友落难时抛弃对方、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时长、50岁该不该要二胎、白事从业者该不该被区别对待等等,都被大众搬上台面,成为话题热议中心。尽管有不少网友认为后期林妙妙、王胜男等人的三观崩坏,但依旧躲不开话题的高度发酵。

带着爸爸去留学女演员叫啥名(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的冷思考)(10)

类似的还有之前《虎妈猫爸》中探讨的学区房到底重不重要、孩子该不该从小就报诸多补习班、父母应不应该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事业等等,也都引发众人热议。尽管意见分歧,但最终汇至而成的流量效应,却不可估量——《虎妈猫爸》播出期间,平均每天两个话题登陆微博热搜;《小别离》则带热了张子枫、胡先煦等一众小演员。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教育行业一级市场融资案例达到579起,较17年同比增长40.53%,融资金额达到523.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9%。庞大的数据增长,也从侧面印证出教育题材的一片红火。

只是,这背后依旧充斥着诸多问题:教育题材的边界在哪?如何拓宽教育题材的维度?以及如何打造深入人心的教育题材?都在困扰着每一位行业从业者。

带着爸爸去留学女演员叫啥名(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的冷思考)(11)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作品在这方面率先做出了表率。无论是其早期上映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还是去年引入国内的《起跑线》,都对印度教育制度做出深入探讨。这背后,既有创作者们的视角创新,亦充斥着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而国产教育题材,目前只做到了介入社会热点,却未能在题材、视角上做出进一步探索,从而形成越“吵”越火的“不对称”现状。

不过,该类题材依旧存在探讨价值,尤其是在当下以弘扬主旋律、关照现实题材为市场主流的风口时期,教育题材所探讨的两代人沟通方式、育儿观,以及出国留学、二胎政策等社会热点,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写实意义。

可以预见,未来市场中还将会陆续创作出更多的现实题材。传闻《小别离》的姊妹篇《小欢喜》即将登陆暑期档,该剧能否一改以往教育题材的固有套路,还有待讨论;但从市场趋势来看,这类题材话题热度、播出收视自不会太差。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