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为什么说多尔衮是顺治皇父(孝庄下嫁多尔衮)(1)

顺治帝剧照

1661年大年初六,紫禁城的人们还笼罩在浓浓的年味之中,可是,对于执掌大清王朝权利的顺治帝来说,他年轻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可是,在顺治帝的遗诏中,除了对大清江山的担忧,和对其母亲孝庄太后的愧疚之情以外,竟然还有对即将脱离尘世的喜悦之情。

鉴于此,后世历史学家和爱好者,对顺治的死亡,有了更多的猜想。

其中,一种很流行的说法:顺治帝因为董鄂妃的离世,彻底看破了红尘,加之他一直笃信佛教,便秘密地前往山西五台山,出家成为了一位僧侣。

这种说法,也出现在后世的很多小说的戏曲中。虽然是野史,却有着更多的神秘感,符合人们心中“阴谋论”的探趣心态。

当然,清史和后世的历史学家坚定地认为,顺治帝确实是因病而死。二所患之病,就是天花。正是天花,结束了才24岁的顺治皇帝的性命。

一:六岁登基为帝

1643年,皇太极突然离世,清朝臣民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由于皇太极突然离世,生前并没有选择好继承者,满清的最高统治者,陷入了纷争之中。

当时的王公贵族,按照清廷早期的礼制,都可以成为皇帝。

这其中,努尔哈赤十四子、皇太极的弟弟多尔滚,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是最有希望,也是实力最大的两位争夺者。

只是,两方势力互不相让,眼看就要爆发内乱。多尔衮在争夺皇位无望的情况下,决定用立幼子的方法以退为进。

豪格在这场权利争斗中败下阵来,也完全是自己说错了话造成的。

代善所代表的势力,本来是拥护豪格的。可是豪格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大度,居然假装谦让起来,说道:“我德才浅薄,不能担此大任。”

正是这句话,才让才6岁的福临,在这场权利的争夺中,从一个旁观者,成为了最为得利之人。

孝庄为什么说多尔衮是顺治皇父(孝庄下嫁多尔衮)(2)

少年顺治和孝庄太后

1643年8月,福临即位为帝,改年号为顺治。多尔衮、济尔哈朗为辅政大臣。

福临年幼,济尔哈朗软弱,大清的权利实际被多尔衮控制着。

二: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

福临即位为帝,结束了清廷权利的争夺。手握大权的多尔衮,则带兵继续扩张。不久,多尔衮率领的八旗士兵大败李自成,夺取北京。

虽然多尔衮仍有机会称帝,但是他还是选择了继续拥护顺治。北京安定后,多尔衮立即迎请顺治移驾北京,成为清朝第一位入关的皇帝。

在野史和极少数的史料中,多尔衮愿意拥护福临,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

多尔衮对孝庄的容貌,早以倾心,皇太极还在时,多尔衮自然没有机会得到孝庄。现在,多尔衮不但掌控清廷大权,还为清廷打下了大半江山。以他当时的权势和威望,要取福临而代之,简直易如反掌。

孝庄为什么说多尔衮是顺治皇父(孝庄下嫁多尔衮)(3)

大玉儿

史官记载:一日早朝,一位叫范文程的官员上奏道:“摄政王功高望重,自入关以来,大权在握,却并不以帝位自居,尽心辅佐皇上。如此谦让之德,亘古少有。摄政王本就是皇上的叔父,也就像皇父传位给自己儿子一样,皇上以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皇一样对待摄政王,才能报答摄政王的恩情。”

百官听闻,纷纷附和。范文程又说道:“今日听闻摄政王痱子病亡,而我i皇太后有盛年寡居。皇上既然视摄政王为父,自不可让父母分两处而居。因此,伏请摄政王和皇太后同宫而据。”

其他大臣一听,又纷纷附和。史官评曰:“皇太后下嫁摄政王,群臣上贺表。”

这也被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孝庄下嫁多尔衮的直接证据,不过,孝庄到底有没有下嫁给多尔衮,后续则并无记载。

2

当然,在民间及小说中,多尔衮和孝庄本就是郎有情妾有意的地下情人。孝庄本是当时皇后的侄女,因容貌姣好’冰清玉洁,故而得名“大玉儿”。大玉儿和多尔衮早就两心相许,只是不久,大玉儿被皇太极收纳,成为了皇太极的庄妃。多尔衮为了解决相思之苦,便娶了大玉儿的妹妹小玉儿为妻。

孝庄为什么说多尔衮是顺治皇父(孝庄下嫁多尔衮)(4)

大玉儿和多尔衮

只是,多尔衮终究爱的是大玉儿,即使成为了他的皇嫂,他也从来没有忘却。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将大玉儿的儿子福临拥立为帝,自己成为了摄政王。多尔衮也有了更多的理由与大玉儿往来,时常在宫中亲密。小玉儿知道后,气愤不已,不久便病逝了。小玉儿病逝后,大玉儿与多尔衮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了。

可见,不管是部分史料,还是民间野史,多尔衮和孝庄太后,都是在一起了。

3

不过,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场利益交易。

多尔衮虽然名义上没有称帝,但是清廷的权利,却掌握在他的手中。虽然没有皇帝的名义,却有皇帝的实权。他娶孝庄太后,很可能是为了让他继续掌控清廷权利更加的名正言顺。所以,多尔衮后来假借顺治之手,封自己为“皇父摄政王”,也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孝庄来说,他和福临孤儿寡母的,身后并没有什么势力支持。难得的是,她和多尔衮达成了一种政治交易。多尔衮虽然将福临扶上皇帝位,但是权利都在多尔衮的手中。此时的孝庄,根本不敢得罪多尔衮。下嫁,也是一种颇为无奈的缓兵之计。

孝庄为什么说多尔衮是顺治皇父(孝庄下嫁多尔衮)(5)

大玉儿和多尔衮

只有等到顺治年长,再慢慢地夺回权利。

顺治也没有辜负孝庄的忍辱负重,7年后的1650年末,多尔衮在外出狩猎时的急病死亡。福临亲政,很快,杜林就将多尔衮巅峰势力消除干净。

估计多尔衮在当摄政王的时候,过于的飞扬跋扈,从不考虑顺治帝的感受。顺治帝罗列多尔衮14条罪状,将其党羽该杀的杀,该罢免的罢免。

顺治帝还觉得不能平息他对多尔衮的怒气,将多尔衮掘墓鞭尸,剥夺其所有封号。在清除多尔衮余党中,才13岁的顺治帝表现出了自己年少老成的一面。在很多打得问题上,顺治帝决绝果断,智慧和勇气皆具。

三:不爱江山爱美人

顺治帝亲政以后,在治理国家方面,还是表现出了一位明君的能力。

多尔衮带领清兵入关以后,多地还有很多的汉人军队反抗。为了巩固清廷的统治,多尔衮对其他民族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为了筹措足够的军饷,对老百信也横征暴敛。

为了巩固自己摄政王的权利,多尔衮并不让顺治帝学习文化知识,好让他成为一个傻皇帝。在他亲政以后,面对大臣上奏的奏章,顺治帝却茫然四顾,很多字都不认识。

不过,顺治帝确实勤奋,加上对汉文化的仰慕。每日处理完朝事,大多数时间都在读书学习,直到他24岁离世。

顺治帝尊孔读经,提倡忠孝节义,将清廷树立成传统道德拥护者的形象。他恢复了开科进士,考八股文,考儒家经典,提倡满汉一家。顺治帝身边多位心腹大臣,皆为汉臣。势力较大的蒙古,也是顺治帝拉拢的对象,在一系列政策后,大大地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嫌隙。国内开始实现了久违的安宁。

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顺治帝的成就应该会不可限量。可是,一个女人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顺治帝的命运。

这个女人,就是顺治帝的爱妃-董鄂妃。

孝庄为什么说多尔衮是顺治皇父(孝庄下嫁多尔衮)(6)

董鄂妃剧照

董鄂妃大概是在1657年进宫,不过对于她的身世,说法却不少。

据史料记载,董鄂妃事内大臣鄂硕德女儿,18岁入宫,顺治帝对她十分宠爱,不久,便封她为皇贵妃,还在册立之日大赦天下。

民间野史说,董鄂妃本是江湳名妓董小宛。不过,董鄂妃和董小宛在年龄上相差太大。这样的野史,却不可信。

根据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回忆录中推测,董鄂妃很可能是顺治帝弟弟的妃子。汤若望记载:顺治帝对一位满人将军的妻子产生了近乎疯狂的爱恋,这位将军在呵斥她的夫人时,被顺治帝莫名其妙地打了一耳光。其后,这位将军悲愤而死。不久,将军夫人就被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不过,董鄂妃确为官家之女。因为生长于江南,肌肤白皙,羊毛倾国倾城。

不过,顺治帝对董鄂妃爱得死去活来,不止是因为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她的才情。董鄂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饱读四书五经,而且对禅学的见解非常之深,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顺治帝本就喜欢汉文化,这样让他和董鄂妃有了更多的精神上面的共鸣。

后宫中其他妃子,因大多成长于满蒙草原,大多都不识字。而且这些妃子,本就是政治婚姻,包括他的皇后,都是孝庄太后强迫他迎娶的。所以,顺治帝对其他妃子,实在爱不起来。

顺治帝太爱董鄂妃了,想把自己最好的都给她。不久,顺治帝甚至想废掉当时的皇后,立董鄂妃为后。顺治帝的这一举动,不但遭到了王公大臣的反对,孝庄太后也是极力反对。这也让顺治帝和孝庄太后的母子关系,出现了极大的裂痕。

孝庄为什么说多尔衮是顺治皇父(孝庄下嫁多尔衮)(7)

顺治帝和董鄂妃

不过,顺治帝对董鄂妃极度的宠爱,不但宫中其他妃子不满,就连孝庄太后也十分不满。董鄂妃身上所承受的压力,也可想而知。不但要提防后宫陷害,还要在孝庄太后面前谨言慎行。她的早逝,似乎也就不奇怪了。

顺治帝曾悲愤地写到:朕乃天下大地主,十八年来不自由。以表达对封建礼数的愤怒。

即便这样,董鄂妃进宫的三年多时间,仍是顺治帝最为快乐的时光。

1659年,董鄂妃终于怀了顺治帝的孩子,顺治帝和董鄂妃都非常高兴。只是不久之后,董鄂妃早产,婴儿早夭。

这对董鄂妃的打击非常大,她的身体也开始虚弱起来,加上后宫之中的勾心斗角,很快,董鄂妃病倒。

1660年,董鄂妃病逝,年仅21岁。

为了避免顺治帝做出过激举动,孝庄太后被迫同意追封董鄂妃为“端敬皇后”。

可是,顺治帝的心,也已经随着董鄂妃远去,当朝皇帝,只剩下了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四:顺治帝是因病离世,还是出家当了和尚

董鄂妃的离世,让顺治帝几乎崩溃,她寻死觅活,要跟随董鄂妃而去。孝庄太后和王公大臣怕他自杀,不得不派人昼夜盯守。

顺治帝为董鄂妃举行了规模庞大的葬礼,并令全国为董鄂妃服丧。心灰意冷的顺治帝,在处理完董鄂妃的葬礼后,一心要远赴五台山,出家为僧。

孝庄为什么说多尔衮是顺治皇父(孝庄下嫁多尔衮)(8)

顺治帝出家

因为过度悲伤,顺治帝茶饭不思,再加上顺治帝本就身体不好,很快,顺治帝就病倒了。

1661年大年初二,顺治突然患病。初五,顺治帝召集大臣,写好了遗诏。初六,顺治帝驾崩。

可是,在顺治帝的遗诏中,除了对大清江山的担忧,和对其母亲孝庄太后的愧疚之情以外,竟然还有对即将脱离尘世的喜悦之情。

鉴于此,后世历史学家和爱好者,对顺治的死亡,有了更多的猜想。

其中,一种很流行的说法:顺治帝因为董鄂妃的离世,彻底看破了红尘,加之他一直笃信佛教,便秘密地前往山西五台山,出家成为了一位僧侣。

这种说法,也出现在后世的很多小说的戏曲中。虽然是野史,却有着更多的神秘感,符合人们心中“阴谋论”的探趣心态。

当然,清史和后世的历史学家坚定地认为,顺治帝确实是因病而死。二所患之病,就是天花。正是天花,结束了才24岁的顺治皇帝的性命。

从顺治帝的遗诏中,学者发现了很多不寻常之处。因为,顺治帝为自己罗列14条罪行。而这14条罪行,几乎都是孝庄太后对顺治帝的不满之处。所以,这份遗诏,很可能是孝庄太后命人代写的。

孝庄为什么说多尔衮是顺治皇父(孝庄下嫁多尔衮)(9)

顺治帝出家

在后世的大多数小说于电视剧中,几乎都是支持顺治帝出家为僧这一说法。因为,很多人都不相信一位年轻养尊处优的帝王,会十分突然的病逝。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位才24岁的帝王,会预感到自己会死,提前写下遗诏。

总结:顺治帝从一位伸出权利之外的皇子,以外的因为权利斗争坐上了皇位。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孝庄和多尔衮的交易,史书确实没有明确的记载。

不过从多尔衮“皇父摄政王”这个称号来看,孝庄太后确实很可能下嫁给了多尔衮。在加上福临亲政后对其掘坟鞭尸,以泄心头之恨来看,多尔衮很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利,霸占了孝庄太后。

顺治帝的死,同样也是扑朔迷离。

说他是病死的,可是他最后几天的行为又非常奇怪。

从初二发病,到初五立下遗诏,初六病死,这些所作所为发生在一位24岁年轻皇帝的身上,非常的不符合逻辑。

以顺治帝对封建礼治的厌恶态度,他是真的可能出家为僧了。

(孝庄太后真的嫁给多尔衮了吗?顺治帝到底是出家为僧了,还是因病而死了。欢迎大家留言谈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