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校园座椅捐赠名单中,序号为1和2的座椅捐赠人列出了五位清华人的名字:周自齐、胡光麃、王光琦、陈适先、闫长明。可你知道吗,这五位入校时间跨越了70年的清华人竟是来自同一个家族的五代清华人,并且从第二代起,都是以“清华女婿”的方式接续传承。

这个家族的第五代清华人、1981-1989年在清华大学学习的闫长明曾接受过校友总会的采访。对于这位既是校友总会理事,又是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的校友而言,无论是清华大学、清华校友总会还是中国欧美同学会,都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三者的渊源都可以追溯到他家族中的长辈们身上。讲述中,他数次动情,眼中泛起泪光。五代人的家国梦想以及清华情缘是那样厚重,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折射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现出动人的光芒。

家族故事

清华初创始自齐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1)

1909年第一期留美学生,坐者中间为周自齐(子廙)

这五代的源头是一位名叫周自齐的先辈。如果您参观过清华大学校史馆,在满墙清华历史的发端处,一张1909年第一期留美学生的集体照中,中间坐者便是周自齐,清华的创始人之一。

周自齐是作为游美学务处总办、清华学堂监督、清华学校留美同学会名誉会长而载入清华历史的。1901年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向列强赔偿白银4亿5千万两,其中美国3200多万两(合2400多万美元)。当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后经梁诚、周自齐等人数年艰苦努力,美国最终同意“退还”部分赔款,用作派遣中国学生留学美国之用。1909年7月,清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2)政府在京设立“游美学务处”,周自齐任总办,同时筹建游美肄业馆(即原拟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1年游美肄业馆更名“清华学堂”,由 “游美学务处”直接管辖,周自齐任学堂监督。

“周自齐立志培养现代化的人才。‘现代化’不仅是指理工科,是综合的、各方面的。”在任游美学务处总办和清华学堂监督期间,他亲自主持选拔工作,选拔原则是“宁缺勿滥”——学生的中文要通达,身体要强壮,品行要纯正,家世要清白,还不能有破相。经过考试和精心挑选,前后共选派三批共180名留美学生。这些留美学生中很多人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比如梅贻琦、赵元任、竺可桢、胡适等。从选定校址、建校,到聘任教员、选拔学生,周自齐费尽心血。筚路蓝缕,白手起家,周自齐可说是对以后清华大学的赫赫盛名有开创之功。

1914年8月15日,清华留美学生乘“中国号”轮船赴美。在赴美行程中,重修《清华同学会章程》,章程确定“清华学校留美同学会”为正式名称,周自齐被选举为其名誉会长之一。

周自齐一生经历颇丰,做过许多事情。从1896年到1908年,周自齐有12年的外交生涯,担当过古巴代办和驻美代办,除了为“退还”庚子赔款奔走之外,也做过其他几件为人称道的事情——拟定中古税则,维护了华商利益;为美国废除虐待华工的条约积极奔走;1906年旧金山地震后带头募捐,帮助受灾华侨度过危机等。他后来回国任职外务部时,写了《外交讲义》,第一次总结了清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3)政府自鸦片战争以来68年的外交史。1912年周自齐离开清华后从政,当过山东都督(即省长),曾官至北洋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4)政府国务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5)总理,还曾代行民国大总统11天。

周自齐是最先透露“二十一条”的人。1915年,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提出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严重危及中国主权,还威胁不能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6)泄露给其他国家。当时担任总统特使的周自齐给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端纳发电报,以十分隐讳的方式使其了解事态的严重性。端纳和许多人一样,认为中国保全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事情公开以激起全世界的反响,迫使日本人缩手。端纳和周自齐商定了由端纳猜写、周自齐“划掉错的,保留对的”并“暗示漏掉之处”的方法“凑”满了二十一条,之后又在另一好友的帮助下获得了“二十一条”抄本。《泰晤士报》全文刊出,北京的消息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头条。“周自齐的努力在争取各国舆论方面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同年5月7日,日本就“二十一条”发出最后通牒,逼迫中国接受。周自齐以北京市商会的名义,将二十一条“泣告全国”,“五月七日日本竟以武力为最后要求,强夺我之生命财产。……我四万万人立此大誓,共奋全力,此身可灭,此志不绝。特此哀电全国,挥泪泣告。”“永存于世,告诫国人,勿忘国耻,誓报国仇。”

周自齐与清华结缘主要因其担任游美学务处总办以及清华学堂监督。弱国乱世,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一介文人去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7)关注教育、培养人才,对此闫长明常有思索:“我总在想他当时创办清华是怎样的心情和理念,怎么去培养这些人。因为说实在的那时候有点朝不保夕,老百姓非常穷,社会又很封闭,军阀混战。他严格说只是一个文人,不是军阀,他是读过书的人,留洋十年又回到中国政坛……”

作为后辈的我们,也只能凭借对其片断式的了解揣想当年周公的心情——国弱、世乱,筚路蓝缕,为什么要奔走争取赔款?为什么要坚持培养现代化的人才?为什么发文泣告全国?19世纪中叶的中国多灾多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运动布新而未除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先进之士在为民族求存亡的奋斗中,推动着中国艰难前行。年少的周自齐即立志“假西学以强中国”,他的留学和外交经历也使其在对比中更能感受到祖国的落后、列强的欺凌,这一切是否更加促使其寄希望于“培养现代化人才”而救国家脱离被掳掠的境地?清华从创立之初,就潜藏着“培植全才,增进国力”的梦想。“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庚子赔款的民族耻辱与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交织在一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呐喊就流淌在周自齐这样清华创立者的血液当中。{早在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就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清华学堂章程》)。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莅校作《君子》为题的讲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后被铸入校徽,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

矢志实业胡光麃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8)

胡光麃

周自齐离开清华进入了北洋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9)政府,他与清华的缘分却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延续:他挑选了自己喜欢的清华学生——胡光麃(音“标”)——作为自己的女婿。

胡光麃是一位矢志实业救国的人士,这也与他的清华出身和留洋经历有关。他是1911年清华学堂选取的14名留洋的幼年生之一,于1919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合办之电机工程科,成绩优异。毕业后在美国实习,十分景仰工业家亨利·福特,立志效仿。从胡光麃友人为其自传所作的序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他的作为——“他胸怀壮志以振兴实业为己任。民九(1920年)在上海首创中美合作的允元实业公司,从事工程设计建设。民十一(1922年)加入唐山规模宏大的启新洋灰公司。民十四(1925年)在天津创设中国无线电业公司。因兼职于北宁铁路局,数度进出东北,深觉日本庞大的侵略野心。民廿“九一八”事变发生,乃决定回川创办实业,以备抗战。”“……陆续成立钢铁、机器、水泥、矿业、纺织、发电、制药、木材等企业,为四川的工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日后抗战做了极大的贡献。当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10)政府决定将江南工业西迁,以利长期抗战时,胡先生又发挥他的长才与热诚,四处奔走协调,终能将大部分工厂迁徙入川,稳定了抗战期间的工业基础。”

清华人实干救国、刚卓坚毅。这几个字用以形容胡光麃是绝不为过的。胡光麃后来随国民党到了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11)台湾,他“在高雄创办扬子木材厂,……四十三、四年间(1954-1955年),木材厂遭受了打击,……胡先生因厂务停废,十年蹉跎,未能展其抱负……他是一位坚强的斗士,在危疑震撼中,依然对工程技术做更深的钻研,达到了一年发明一物的记录。”他的友人在其自传序中这样写道,“十年的磨折打击,不但没有使KP(光麃)萎缩消沉,我反而看他站了起来,他的工厂在毁坏,他的机器在腐蚀,他由原来的华厦,搬到朽庐式的房子里去住,但他的人格却更光明,从不怨天尤人……”“他惯引杜工部的两句诗做他的口头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寒士尽欢颜’,这是他的梦想,也是目的……”

胡光麃70岁时开始连载其一生充满传奇的自传《波逐六十年》,自比“老兵不死,逐渐消逝”却依然有“人生七十方开始”的乐观。《波逐六十年》与其它五本(包括《中国现代化历程》、《所“交遇”的人物》、《影响中国的一百“洋客”》等)合为《大世纪观变集》,洋洋洒洒几百万字,阅之而知中国20世纪的时局演变以及人物言行、风格文采。

胡光麃的记忆力十分惊人。他的6册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12)书记录、援引了众多人名和资料。很难想象在当时没有网络的情况下,这些东西他是如何完成的。书中也专门整理附录他一生往来众多国内外人物的书信以及重要文件。在当时一篇《清华双周刊》对于胡光麃的访谈中,记者写到胡光麃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13)建议编辑校史,“否则对于清华学堂及民国初年有关学校的人、事、物就没有人来校审了。说完拿出一本有关学校的小册子,指出错误的人名……”

胡光麃“一生矢志实业,抱定‘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的宏愿。”从他自传的自序中,可以瞥见他的大胸怀——“描述我所见所闻的国内外人们在兴办实业的几个阶段里所做的努力,所遭遇的困难和所形成重大的转变……以及我对今后中外实业发展的一些拙见,使读者综合起来,易于明了这六十多年来科学工业发达的概况和未来时代的展望。果能因此引起一辈青年们对于科学工业的兴趣,进而能运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配合国家长期发展工业研究科学的政策……为人类大众谋求安定与和平,那么这一篇时代性的真实记载……或许不无一点小小考证价值吧。”

朴实恳切的言语、坚毅不懈的行为。矢志实业,磨难不改其志,著文厚望来者。胡光麃用其一生在践行清华人“行健自强”与“厚德载物”的精神。

曲折跌宕王光琦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14)

王光琦、胡珉结婚照

胡光麃长女胡珉,青年时代就读南开大学经济系。胡珉是校篮球队员,年轻漂亮。一次在车站的邂逅,使她与清华的学生王光琦展开了异地恋情,于1936年在北京欧美同学会结婚。

王光琦的父亲王槐青辛亥革命前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工商管理系。就读期间租住华侨老师家并娶了其女赵兰子(1915早逝)。光琦就是赵兰子所生,在家中排行第二,因大哥早逝,故处于长兄位置。王光琦自幼聪明,谈吐得体,受父亲宠爱。

王光琦19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经济系。他也是校篮球队员,高大英俊,爱交朋友,同学都称他“光琦二哥”。当时,清华宿舍是三人一间,他的室友是乔冠华、荣高棠,二人都是地下党员。他们三人关系极好。“一二·九运动”当天就是王光琦用自行车把他们二人及胞弟王士光(即王光杰,时在清华电机系就读)送到集合地点。

王光琦清华毕业后,便到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国际金融系货币交换专业就读,1935年毕业回国。他与胡珉订婚时,王家已有些没落。据王光琦的大妹王光美(国家原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15)主席刘少奇的夫人)回忆,“胡珉的母亲到我们家来相亲,我们家拿不出什么好的东西招待。他们结婚的时候,从房子装修、家具购置到举行婚礼,费用基本上都是胡家出的钱。”王光琦和胡珉的婚礼是在位于南池子的欧美同学会院内举行的。婚后,王光琦先到青岛金城银行外汇部当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16)主任,又在北平两家银行里当高级职员,还到燕京大学任教。

抗日战争中,他们全家一路跋涉来到四川。抗战胜利后,李宗仁被任命为北平行辕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17)主任,需要一个懂经济的人。经胡光麃推荐,王光琦与李宗仁相识。王光琦回京后继续在银行工作。同时利用他和李宗仁的关系保护了一大批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他的四妹王光和十七岁就参加革命,和当时的地下工作者崔月犁、刘仁等都在王家老宅——旧刑部街32号(建国十周年时捐献国家,现民族文化宫地块)进行活动。王光和的手枪就藏在二哥的床头柜里。地下党的频繁活动引起北平行辕特务头子马汉三的注意并报告李宗仁。李对他说:“共产党那么多你抓得完吗?”没让采取行动。1953年,王光琦到对外贸易部行情研究所工作,利用他博学的国际金融知识为我国的金融事业服务。

十年浩劫中,由于这些历史关系,王光琦在刘少奇冤案中受株连,在秦城监狱关押八年,出狱后又被发落到山西忻县三年,回京后已是年老体衰,在一次去院子里提水时摔倒,卧病八年后去世。他的六弟王光英(光大集团董事长)曾说:“二哥是很好的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专家,想不到一场文革竟断送了一个国家既缺少又急需的人才。”直到刘少奇平反昭雪,他才去掉莫须有的罪名——“依据原来的假情报给王光琦同志定罪,并说王是刘少奇同志派遣的,纯属政治陷害。”(新华网:新华资料/中央文件)

据王光琦的后人回忆,王光琦在山西忻县(今为忻州)的孤独日子里,在自己温饱难顾的情况下,还将自己的毛毯,前后共四条都送给了忻县人民医院的病人。“有人会想:学经济出身的定是精明的生意人,可他心地却非常善良,要说是一位慈善家还差不多。”厚德载物的君子品格就彰显在王光琦的为人处事当中。

航空报国陈适先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18)

陈适先、王丽生夫妇合影

陈适(音“括”)先是在北大燕东园梁思庄(原北大图书馆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19)主任,梁思成三妹)家中与王光琦的长女王丽生初次见面,两人很快堕入爱河并成婚。

陈适先的爷爷陈叔通是民主人士,清末翰林,他的子侄中有陈鸣善、陈植善(又名陈植)、陈选善(陈适先之父)三兄弟在1915年同年考入清华。后来他们和二位姐姐——陈慧、陈意一起留美,回国后都成为各自专业中的佼佼者。这些清华长辈们的务实敬业,言传身教在陈适先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陈叔通家与梁启超家为世交。陈植与梁思成、林徽因是亲密的同学和同事(梁林陈张营造事务所中的“陈”),林徽因是陈选善和其妻林德音的介绍人,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20)加上梁思庄和王光琦及陈意(原燕京大学家政系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21)主任)的同事关系,便成就了上面那段姻缘。

1951年陈适先怀着航空梦进入清华航空系,次年院系调整即转入新成立的北航。虽然仅在清华园里上过一年课,但那时的学科交叉,自由探索的气氛以及名师的身影都给陈适先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时我们的体育课就由马约翰先生来教。马老师告诉我们用冷水冲澡,冲多长时间。冲凉之后,他还拍拍我们的背,表示鼓励。”(不辍地践行“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目前80岁的陈适先依然骑电动车,电话采访连讲一个小时,听不出倦意。)

1957年陈适先被选送到新成立的航空工艺研究所。先期下厂当工人,参加工厂质量检查等活动,奠定了对这项事业的认识和热爱。后在美国U2发动机残骸调查中,发现了当时还是国内缺门的强力旋压技术并促成该项目上马。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他致力于此项研究直到退休。此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其他军工民用领域,产品包括飞机副油箱、导弹壳体、火箭弹、气瓶、车轮、带轮等。三年一届的全国性技术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22)会议也已经举行了12次。这项技术从开始不被了解到后来被广泛应用、开花结果,其间有陈适先几乎全部事业的付出。当看到新型旋压技术设备把工人师傅从手工擀形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当知道自己编写的国内第一部旋压专著长期被工厂用作教材,当被告知自己的理论分析被同行采用解决了技术关键问题,当获悉援建的带轮制造厂的产品已免检,大量供应几种汽车型号并提高了其国产化率,当得知载人飞船有些部件采用旋压技术和用他们研制的设备制造,这些都是陈适先感到无比幸福的时刻。陈适先是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23)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旋压学术委员会副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24)主任,晚年获颁“航空报国奖”。

有意思的是,作为当年清华军乐队成员的陈适先在工作中还帮助解决了一个音乐问题。管乐器中小号的号口需要大头薄、小头厚,这样振动起来才会使音效更好。陈适先就是运用强力旋压的科学原理帮助改良了管乐器中的小号。一时该型小号的价格翻倍上扬,还供不应求。在鉴定会上,中央音乐学院曾作曲《八百壮士》《思乡曲》《卖花谣》的夏之秋教授高兴地表示这项改进“了却了自己毕生的一个心愿”。经乐器厂推荐,陈适先曾受聘为北京市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25)政府技术顾问。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26)

陈适先的《孩子们的奥运神话故事》一书是一部以奥运文化及体育运动为着眼点的希腊神话故事。他所著《希腊神话星座起源奥运传说》一书作为申奥文物为首博永久收藏

上世纪40年代,父亲从美国考察带回的一张星图在少年陈适先的心中埋下了种子。秉承“科学与艺术相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27)结合”的理念,2004年在希腊雅典奥运会开幕前,70岁时的陈适先编写出版了《希腊雅典神话-星座起源-奥运传说》一书,被首博作为北京申奥文物永久收藏,陈适先也因此成为希腊大使馆的座上宾。2008年为了迎接北京奥运,又出版了《孩子们的奥运神话》一书。

“与先辈相比,我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作者。”陈适先笑得谦逊。其实,普通两字不普通。一生做一件事,做好这件事,实属不易。谁可以说清一个人的成长与国情、文化、环境的联系?矢志不移,坚持不懈,本就是清华人爱国奉献的品格。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28)

闫长明、陈耀夫妇合影

陈适先、王丽生夫妇有三位女儿,长女陈耀。陈适先的弟弟陈难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的夫人赫彤在中科院化冶所工作,有一天,赫彤说:“我们这里新来的年轻人不错,他,也是清华毕业的!”读到这里,相信您一定猜得到——是的,这位年轻人就是这篇文章的讲述者,这个大家族的第五代女婿闫长明!

清华情怀

家史即是校史

清华文化,于普通的学子有时是教材,有时是故事。而清华情怀,于闫长明,是长辈的笑语,是鲜活的历史,是一纸“游美学务处”的旧笺,是一则结婚证的庄重。

“家里面有那么多清华毕业的,时不常就说起来了,哪个叔叔,哪个爷爷,哪个太爷爷跟清华什么关系,很多。所以我的感受是一种有血有肉的东西。人们谈到胡适,谈到梁思成,一般就是从书刊杂志上看来的,而他们就是我家中长辈故事里的人物。我岳父岳母经常给我讲故事,听来非常有趣。”

看过奏折底稿原件的胡光麃在《波逐六十年》中记载回忆道,“作者(胡光麃)曾存有这张由外务部主办会同学部委任廙师(周自齐字子廙,又是胡光麃的老师)为总办负责组处的劄子(音“闸”,指古代的一种公文,多用于上奏。后来也用于下行。),其中原文书为‘留美学务处’,但在‘留’字上贴盖一‘游’字,此乃‘游美学务处’名称之由来。”(胡光麃推想认为“游学”更贴切。“留美”仿佛暗示学习之后将留在美国,而游必有归,如孔子之周游列国,学成后将归国效力。一字之推敲,可以看出彼时变更此字者的报国之志。)民国三十二年即1943年,胡光麃在重庆将其收藏的原件交与清华中学,作为清华学堂创校的一件重要文献。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29)

王光琦、胡珉的婚书

闫长明还郑重地收藏着一份结婚证书,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 “王光琦,二十六岁,民国前二年四月十六日子时生……胡珉,二十四岁,民国元年七月十五日辰时生……”,婚书上不但有夫妻双方的姓名、生辰时间、籍贯等详细信息,还有双方父母、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姓名以及证婚人、介绍人和主婚人。“你会发现这些家族是连在一起的。可能我们民族的传统就是把这些东西连在一起。当时那些来宾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证婚人里有一位袁涤庵,是个大企业家,东北的煤矿几乎都是他的;北京最早的电车公司、公共汽车公司也都是他的。另一位叫傅沅叔(即傅增湘),他们家是大收藏家,解放前捐了很多(字画)给故宫。”婚书上还清楚地写着婚礼地点欧美同学会。一纸婚书折射了当时的风尚——婚姻的庄重需要长辈的见证,又是家族之间千丝万缕联系的反映。

清华精神代代践行

行胜于言,于闫长明不只是刻在日晷上的风景,而是代代前辈践行的箴言。家国命运,担在肩头。做中坚,为栋梁,寿与国同。他们的人生折射出内涵丰富的清华精神。如果我们采用历史的纵坐标观察,会发现这个家族的传承上许多有意思的地方——

“假西学以强中国”,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30)关注和重视教育。这个家族的成员大都有留学经历,而且从周自齐开始,家族成员就颇多对教育的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31)关注和投入:周自齐为清华选拔人才、选聘教师、创办学堂费尽心力;任山东都督(省长)时曾办过山东大学,后来曾“署教育总长兼国务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32)总理”。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33)

清华大学原校长张孝文写给胡光麃的信

胡光麃创办众多实业中自然少不了教育——他在老家四川广安有一个学校,“这个学校是当地最好的学校,邓小平后来就曾在这所学校读书。”

王光琦有过一段在燕京大学教书的日子,教授经济学。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34)

1991年,时任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的 施嘉炀给胡光麃的邀请函

闫长明目前担任清华校友总会理事,捐助清华新百年基金,并设立了“清华校友——闫长明励学金”,还积极参与了清华大学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和“思源计划”;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清华大学对外交流中心—加达国际培训中心”并兼任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35)主任;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授“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及“国际矿业与资本市场”等课程;发起并主持“留学回国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36)创业”、“民营企业走出去”、“留学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37)创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等论坛。

实干兴邦的大志向。周自齐无论办学还是入仕,救国总是心头之志。一生经历丰富,引领众多第一。胡光麃矢志实业,胸怀天下,“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王光琦满腹经纶济苍生,一生曲折多跌宕。王家、陈家辈出众多清华学子,为各自领域翘楚。

闫长明认为“清华人要立志高远。”“你没有给这个社会做贡献,你也就发展不起来。”他致力于能源资源和环境领域的投资。“假如你认为中国资源短缺,有这个志向把国家的需要和你的志向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38)结合起来,思考全世界的资源怎么配置,你就可能找到方向,或者至少觉得干这件事情很有意思。选择工作不是仅仅考虑哪个单位(待遇)好,要考虑到发展。清华的教育也一样,应立足高远。清华那么大,她的化工系和北京化工大学的有什么区别?和南开、天大、浙大的又有什么区别?这都是该思考的问题。”

情系清华的赤子情怀。周自齐是清华的创始人之一,闫长明认为“周自齐与清华最大的联系,也是对清华最大的信心,是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他所招的清华学生胡光麃。”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39)

胡光麃的清华毕业80年金牌(右)

“读胡光麃的书,可以读出他对清华的感情。一个是家族的相关性,一个是清华的相关性。他对清华是孜孜不忘。他生活的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40)圈子,在中国大陆、在美国和到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41)台湾,大部分都是清华的。”“胡光麃记忆力惊人。(写书)时没有网络,也没有什么参考资料,可记载样样分明。清华本班同学是谁,前一届与后一届又是谁,这些人后来到了什么地方。留洋回国的,在矿业领域的有谁,银行业有谁,教育业又有谁。谁修了哪条铁路,谁办了哪家银行,谁办的北洋大学……他都整理成资料。1992年清华大学的张孝文校长访问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42)台湾的时候,他还送给张校长一百套书。”《波逐六十年》书中有胡光麃与胡适、赵元任、顾毓琇等人的书信往来,有与李政道、杨振宁、陈省身等众多清华人的合影。在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43)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波光粼粼的湖心处有座中国式凉亭,因处湖心被称为“湖心亭”。但此亭早在1986年被命名为“寄梅亭”,是胡光麃用以纪念周诒春校长(字寄梅,曾护送胡光麃这批学生留学美国)所捐资建造的。

一篇故事,几代情缘。家国天下,人文日新。清华情怀,相续相传。这薪火相传的精神就这样照耀来者——“我也有一位女儿上过清华附小。希望她也嫁一位清华的夫君,那便是第六代了。我们有这个可能,也有这个责任。”闫长明说。

(《水木清华》原编辑李昂对于录音整理、 资料收集亦有贡献)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44)

人物简介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45)

周自齐(1871-1923)

京师同文馆,哥伦比亚大学

游美学务处总办,清华学堂第一任监督,国务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46)总理、摄行大总统。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47)

周自齐婿

妻:周美岐

胡光麃(1897-1997)

清华学堂(1911-1914),

哈佛大学与MIT合办电机科(1919)

创启新机场、中国无线电业、华西兴业、四川水泥、重庆电力、中国兴业钢铁等厂,助益抗战、卓有功绩著《大世纪观变集》六册 。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48)

胡光麃婿

妻:胡珉

王光琦(1910-1986)

国立清华大学经济系(1929-1933),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硕士(1935)

燕京大学任教,青岛金城、北平大中、中国实业等银行任高职,中央人民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49)政府对外贸易部行情研究所副研究员。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50)

王光琦婿

妻:王丽生

陈适先(1933-)

清华大学航空系(1951入学,后转入北京航空学院)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51)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理事、旋压学术委员会副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52)主任。

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53)

陈适先婿

妻:陈耀

闫长明(1964-)

清华大学化工系(1981-1989,应化81,化工研86),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硕士、博士(1992-1996)

加达国际商务投资咨询公司总裁,加达资源投资公司董事长,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清华校友总会理事。

转载自《水木清华》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54)2013年04、05期

【2019—113期】

来源:“同方部”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55)微信清华学子家庭成长方式(以清华女婿传承的五代清华情)(56)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