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历史看客

伤仲永是个怎样的故事(伤仲永并不是故事)(1)

2019年高考已经过去,录取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收尾阶段,我相信很多人都收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小编先恭喜大家心想事成,预祝大家学业顺利。

其实今天这篇文章也很简单,源于我最近在网上看到许多关于高考录取工作的新闻,其中不乏XXX考上名校的新闻,在为这些孩子们高兴的同时,我突然想到早年间的一个高考新闻,闲来无聊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伤仲永是个怎样的故事(伤仲永并不是故事)(2)

图:张非

主人公:张非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简历”:

2002年,从四川省岳池中学考入复旦大学,因不满意选择复读;

2003年,在岳池县第一中学复读一年后,以606分被北京大学录取,后因挂科退学;

2005年,在南充十一中以703分,南充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后因没修满学分退学;

2007年,在南充十中经过三个月的复读,以677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伤仲永是个怎样的故事(伤仲永并不是故事)(3)

图:张非

看看这华丽的分数,第一次高考617分、第二次606分、第三次703分、第四次677分,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分数,但在他的手中好像就是随便玩玩,别人寒窗苦读十几载也未必能考到这样的分数,而他第四次仅复读三个月就考了677分,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其次,我们再看看他考上的学校。第一次复旦大学、第二次北京大学、第三次清华大学、第四次清华大学,这些哪一个不是国内顶尖名校,张非轻轻松松“四战四捷”。不得不说,天才的世界我们真的不懂。

不过,这些耀眼的光环也成了他最苦恼的东西,无论走到那都有人指指点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伤仲永是个怎样的故事(伤仲永并不是故事)(4)

图:张非

张非从小就成绩优异,是远近闻名的学霸,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优等生。作为天才少年的张非确实不负所望,早在14岁的时候就参加过高考,并且成功考取了四川邮电大学,或许是因为年龄太小,只读了两年就退学了。

但两年的时间并没有遮住他的“锋芒”,回到高中的张非学习成绩依旧优秀,张非也没有让父母和老师失望,先后四次参加高考,两次被清华录取、一次被北大录取、一次被复旦录取,如此耀眼的成绩为其赢得了“高考钉子户”、“天才少年”的光环,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考生。

伤仲永是个怎样的故事(伤仲永并不是故事)(5)

图:张非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虽然多次考上清华、北大,但进入大学的张非开始变的堕落,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前两次考上清华、北大都是因为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专心学业,多次挂科,最后以校方劝退告终。

我们都知道,各地区对待考上名校的奖励措施不同,基本上包含学校奖学金、县级奖学金等,总金额能达到十几万,而张非多次考上名校,又多次(被)退学的做法就被有心人揣测,认为他是为了套取奖学金,这一说法一度成为主流观点,在社会上颇受关注。

后来张非的母亲则公开表示,儿子退学与奖学金无关,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沉溺于网络游戏,心思根本不在学业上,造成了挂科;另一方面儿子从小就不善于交际,不会与别人相处,这也是他退学的原因之一。而面对舆论,张非则只有一句平淡的回答:“当时太沉迷于网络了”。

伤仲永是个怎样的故事(伤仲永并不是故事)(6)

图:张非

据张非最后一次高考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昔日的天才少年已如《伤仲永》中所描绘的“泯然众人矣”,如今提起他无非是想给大家一个警示:大学不是象牙塔,也不是残酷的社会,他是你从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在这里你依旧要为了你的梦想而努力,无论你考上大学的成绩多优异,如果在这里你懈怠了,那么对不起,你有很大的可能要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你心中梦想将离你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