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份,家里迎来了一名新成员,戴一芃小朋友呱呱坠地。我升级为一名“父亲”了,满心喜悦,也满怀期待!

曾经无数次想象过我们父子的第一次见面,唯独没想到我见到他的第一眼,会是泪流满脸。护士抱着他,在产房门口喊“某某某家属”,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激动的跑过去,看着他安静的躺在护士的怀里,禁不住哽咽起来。直至他被抱进了产房。后来听老婆说,这些护士们都在打趣,说这个爸爸很会哭鼻子呢。

当父亲之后(成为一名父亲之后)(1)

还在孕期,我便琢磨着他的名字,翻遍了《诗经》、《楚辞》和《道德经》,足足翻了快两个月。最后选择“一芃”作为他的名字,“一”表示大道至简,最简单的才是最恒久的,取自《道德经》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芃”(peng)表示茂盛的意思,取自《诗经》的“我行其野,芃芃其麦”;一芃,寓意一辈子只追求一个简单的目标、只钻研一个恒定的方向,终究会迎来茂盛和丰收。小名很简单,就叫“桐桐”,“桐城”的“桐”,希望戴一芃永远都记得桐城,要记住他的父亲来自桐城,他的根在桐城,一辈子都是桐城人。

成为父亲之后,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逐步在缩减社交圈和交际圈,腾出更多时间陪桐桐,陪着他重新成长一次。记得曾经读过一篇散文,说孩子是父母的恩人,他们的到来,给了父母第二次成长的机会,我深以为然。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常常在全国各地飞行,平均每个月至少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各地出差,有时候也会觉得身心俱疲。每当这个时候,夫人都会发一段十几秒的视频,桐桐在视频里用小奶音说“爸爸-加油!”每每看完,感觉自己浑身又充满了斗志!

随着桐桐逐渐长大,他的语言天赋开始显露出来,一岁半就已经能够听懂中英文发出的各种指令并作出反馈,中英文水平几乎同步在发展。一方面夫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作为曾经雅思考了8.5分的学霸,夫人对孩子的要求一点儿都不会低,每晚陪孩子读绘本、练听力和口语;甚至为了营造一种书香氛围,我们把家里客厅彻底改造了,抛弃了传统的沙发、茶几、电视,改成了一个大大的阅览室,两面都是满墙的书柜和各种各样的藏书。我们俩回家,自然手机是不能在室内使用的,在孩子面前只能一起读书、写文章,手机处理业务就到阳台上。

桐桐在7个月的时候,被我们送到了深圳湾的一家国际托育中心,开始了全日托的集体生活。在教育上,作为一名父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是不计成本的投入;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上,我是严苛的要求。作为男子汉,不允许吃零食、不允许睡懒觉,跌倒了在我面前哭也没有用,哭完了还是必须要自己爬起来。有时候自己心里也很心疼,但是必须要这样要求他。小树苗一定要把根基打好,长歪了就成不了参天大树的。

初为人父,对孩子的未来都是无限的憧憬,但渐渐的,更多的愿望仅仅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简简单单的生活,如此而已。我常常跟夫人说:“我们这样努力的工作,重要的一个动力便是给孩子长大了多一个选择的机会,他不必再为温饱奔波,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事情,以兴趣为自己的事业!”

成为一名父亲之后,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也更加的脆弱。

我想全天下的父亲都是一样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