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河窄的,比小溪宽的,我们叫沟,沟根据大小,又分为大沟和小沟。

沟常作为地理划分的界线,一个村子里面,东西向的大沟将村子分为沟南和沟北,南北向的大沟将村子分为沟东和沟西。

就像人们出去会认老乡一样,一个村子里的人,沟南的人会更向着沟南,沟北的人更向着沟北。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都在外国,那么大家都认同的是中国人,在国内,认同一个省的人,在省内认同一个市的人,然后县、乡镇、村、生产队,最后到每家。

从大到小,人们会随着地理范围的转换而转换对不同人的认同度。

在我家东面有一条大沟,不过十来米宽,在大沟上有两座大桥,沟通着沟东和沟西,我们更习惯称呼为桥东或桥西。

小时候的打谷场散文(散文大沟木船和棒槌)(1)

因为桥东面没有几户人家,所以地域就没有其他村子里划分得那么清楚,没有桥东人和桥西人之分。

大沟北边窄,然后往南越来越宽,超过我们村镇的地界,就已经很宽,宽到两岸的人互相看不清,于是从这里开始叫做河。

叫河的地方已经转弯,从原来的南北向的变成东西走向。

河两边,南边的叫河南,北边的叫河北。这不是说河南河北两个省,只是河两边的附近区域,我们习惯这样的叫法。

北边一座大桥有着一座高高的闸门,夏天防洪冬天蓄水。

大桥南侧两边河岸都是用石头做成的斜坡,斜坡上还有一条台阶。

小时候这里就是我们夏天洗澡的一个地方,胆子大的从六七米高的桥上就敢往沟里跳,而我三脚猫的水性则不敢,只会待在沟边浅水的地方玩我的狗刨。

小时候的打谷场散文(散文大沟木船和棒槌)(2)

相对于下沟洗澡,我更喜欢的是划船。

从别的地方来镇上赶集的人,会划着小船过来,或卖东西或买东西,卖完了买好了再撑船回去。

在他们去赶集的时候,船会停在沟边,用根绳子拴在树上或栓根树枝插在地上,也不用怕丢,木船那么重别人也搬不走,只要船在水里就跑不掉。

他们唯一要防的就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那时我们会趁着他们赶集不在的时候去偷偷划船。

船都是平头木船,只有一米多宽,三四米长的平底木船,两边用木桨划水前进。

船只比公园里的游船大点,所以我们小孩子非常中意它,在我们眼里它就是游船,大沟就是我们的公园。

他们走时是会把船桨带走的,而我们只需要找一根树枝或者竹竿就能将船撑走。

我们常常会在他们赶回沟边之前就将船给撑回去放好,但有时忘记时间或者他们提前要走,就会沿着沟边找我们。

看到我们会喊着让把船撑过去,而我们听到了会比较慌乱,因为怕挨揍,只会把船撑到沟对面去,然后上岸逃跑,他们只有骂骂咧咧的绕一大圈再去取船。

小时候的打谷场散文(散文大沟木船和棒槌)(3)

到了冬天就没法撑船玩,沟里结起厚厚的冰,河湾里的赶集人踩着冰面,溜着冰就过来。

我记得冰最厚的时候,有人拖着去了轮子的架子车在冰上拉着小麦到面粉厂磨面。

虽然没法撑船,但滑冰更有乐趣,我们曾经几个小伙伴顺着冰面来回走了一天,只为了一时兴起看看河道最远通往哪边。

大沟对于孩子是玩乐的地方,对于大人则是干活的地方。

大桥边的一段石坡岸是洗衣服的好地方,以前除了下雨下雪,每天都会有洗衣服的人在那里聚集。

妇女们挎着竹篮子,里面装着衣服和一把木头棒槌,棒槌已经非常的圆润。

小时候的打谷场散文(散文大沟木船和棒槌)(4)

到了沟边,把衣服在水里打湿,放在石头上,然后举起棒槌开始锤衣服,“邦邦邦”的声音响成一片。

我也曾经试过棒槌砸衣服的滋味,并享受过被棒槌锤的滋味,而且还曾在逃跑的过程中,被妈妈拿棒槌当流星锤丢过来锤中。

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用棒槌砸衣服,衣服就会变得干净,但这些都不重要。

大沟里的水常年都是清澈的,只不过有一段时间却巨臭无比,鱼虾绝迹。

那就是沤麻的时候,小时候觉得种麻是最辛苦的,但每家都必须要种。

种麻很麻烦,长大了要浇水,收获前要拿着竹竿把麻的叶子打掉。打完叶子就砍麻,砍完一捆一捆地绑扎好,再从地里拉到大沟边,准备沤麻。

小时候的打谷场散文(散文大沟木船和棒槌)(5)

沤麻这活必须壮劳力干,一捆一捆的麻很重,拖到水里一层一层的堆码放好,像一个正方形的千层饼一样,然后从河底挖出河泥将麻露出水面的地方全都糊上。

这样就等着麻发酵,沟里的水随着麻的发酵,气味越来越臭,鱼也都跑掉了,跑不掉的就肚子朝天。

小时候的打谷场散文(散文大沟木船和棒槌)(6)

等麻沤好,就开始剥麻皮,剥麻皮是个好玩又恶心的活。

沤好了的麻杆,会有一层滑腻灰绿色,像屎一样的东西,我们叫它麻屎,又臭又难洗,还特别多。

剥麻很简单,用两根木棍相隔十来公分钉在地上,把沤好的麻从底部剥出一段来,露出来的麻杆放在两根木棍中间,剥出来麻皮绕过一个木桩,然后用力往后一拉,整根麻杆都会嗖的一声射出去,与麻皮分离。

除了特别的脏,还是相当有趣的,先进的会用架子车的轮子剥麻,在轴承的加成下。麻杆会射的更远,剥的更快。

剥好的麻皮还需要沤一段时间。然后清洗干净,就成了白净的麻,可以用来搓麻绳织麻袋等等,更主要的是交给粮站。

麻杆则晒干了以后,当做柴火烧。因为麻杆又细又长,所以形容瘦子会说他瘦得跟麻杆一样。

小时候的打谷场散文(散文大沟木船和棒槌)(7)

等麻杆晒干了以后,过不了多久,臭臭的河道又变成清澈无味的河水,人们依然在里面洗澡洗衣服,每年都是这样,不断循环。

然而现在却不是这样了,现在沟里时长没有多少水,即使是丰水期也没有多少水,到了冬天更是只有沟中间浅浅的一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来的小溪小沟都断流了,沟里长满野树杂草,水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小时候的打谷场散文(散文大沟木船和棒槌)(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