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刘秀作为开国皇帝,无论文治武功,还是情商、智商、政商都是出类拔萃的,他在感情上倾向于阴丽华,因为他与阴丽华之间有一个“情”字,但他又不敢得罪郭圣通,因为他与郭圣通之间有一个“利”字,刘秀头疼于不知立谁为皇后,恰好说明刘秀经过仔细权衡,阴丽华的“情”和郭圣通的“利”,在他内心已经达成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不打破,刘秀只好先把她们一律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人。

刘秀与阴丽华相差几岁(阴丽华和郭圣通全心全意爱着刘秀)(1)

平衡

显然,这种平衡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迟早是要打破的,打破平衡可是个技术活,破得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破不好,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刘扬率先发难,不幸失利,导致郭圣通不仅失去了背后的靠山,也失去了她与刘秀之间的“利”,刘秀内心原有的平衡彻底被打破,开始完全倾向于阴丽华。

阴丽华并没有被大好局面冲昏头脑,因为她清楚自己还没有为刘秀生下儿子,母以子贵,没有自己的儿子,就算当上皇后,也是别扭的,与其等着被人反戈一击,不妨先以退为进,主动让贤,待到条件成熟,再卷土重来。阴丽华虽然身份、地位、权势都不如郭圣通,但唯一不缺的就是情商和智商。

刘秀与阴丽华相差几岁(阴丽华和郭圣通全心全意爱着刘秀)(2)

情商和智商

郭圣通本已德不配位,不受刘扬的牵连已是万幸了,命运戏剧性地让她成为东汉第一任皇后,所谓高处不胜寒,登得越高,摔得越惨,期望越多,失望越大,这为她的不幸埋下了伏笔。

对皇后宝座的主动谦让,对各种赏赐的油盐不进,阴丽华把拿捏男人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再加上阴丽华与刘秀之间原有的“情”分,刘秀的心已被阴丽华满满地占据。郭圣通也曾千方百计地想把刘秀挽回,无论极尽能事地温柔,还是伤心委屈地哭诉,奈何均已无济于事。

郭圣通原本在子嗣方面略胜一筹,无奈也被阴丽华追了上来并反超,两人均为刘秀生了五个儿子。郭圣通的大儿子刘彊好武,与刘秀的文治思想大相径庭,渐渐地失宠。而阴丽华的大儿子刘庄天资聪颖,小小年纪就崭露政务头脑,被刘秀宠爱有加。

郭圣通感情上争不过,儿子们又不争气,还没有靠山,而阴丽华母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面对残酷的现实,原本知书达理的郭圣通渐渐失去理智,走上了皇家怨妇的道路。聪明的阴丽华退避三舍,继续推波助澜,刘秀也见之即躲,迷之放纵,郭圣通终于丧失自我,俨然忘记了皇后的尊贵身份和母仪天下的使命,被废已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刘秀与阴丽华相差几岁(阴丽华和郭圣通全心全意爱着刘秀)(3)

怒火烧不到别人,只能烧到自己

被废的郭圣通依然没有放弃内心的执念,还把希望寄托在太子刘彊身上,当得知儿子步她的后尘,最后的希望破灭了,离她废后仅仅九年,忧愤交加的郭圣通含恨离开了人世。

郭圣通的命运让人感慨唏嘘,她本来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可惜老天给她安排了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如果说她很优秀,那么这个对手,就是王者。遇到王者,不是你实力不够强,而是你运气不够好。

阴丽华终于苦尽甘来,彻彻底底地打败了郭圣通,但这已经花费了十多个年头,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呢?

刘秀与阴丽华相差几岁(阴丽华和郭圣通全心全意爱着刘秀)(4)

走好人生每步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