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兴四将”是指在宋室南渡过程中,战功卓著并使大宋保住半壁江山的四位名将。

中兴四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宋朝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流传最广,即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

害岳飞的张浚还是张俊(位列南宋中兴四将的是张俊还是张浚)(1)

岳飞与张俊

害岳飞的张浚还是张俊(位列南宋中兴四将的是张俊还是张浚)(2)

南宋与金对峙

公元1130年,张浚提出经营川陕的建议,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

公元1135年,出任右相,都督岳飞镇压杨幺起义。

公元1136年,张浚部署诸路军马北伐金朝扶植的刘豫政权,进取中原。

公元1139年,张浚因多次上书反对高宗﹑秦桧与金议和﹐被排挤出朝。

公元1155年,秦桧死。同年十二月,张浚被重新起用,复奏请高宗备战抗金,引起新任宰相、秦桧党羽万俟卨、汤思退的不满,第二年张浚再次被贬往永州。

公元1162年,赵构退位,宋孝宗即位后,张浚复为枢密使。隆兴元年(1163年),封为魏国公,都督江淮军马渡淮北伐,收复宿州(今安徽宿州市)等地。

此时的朝廷,秦桧党羽汤思退任左相兼枢密使,张浚任右相兼枢密使。但汤思退的降金乞和活动在朝廷更有市场,张浚感到抗金无望,即求致仕,遂被罢相。

公元1164年,张浚病逝,赠太师。

张浚一生力主抗金,但惜无明主,最终壮志难酬。

2、张俊(1086年-1154年),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也是谋杀岳飞的帮凶之一。

张俊对赵构有拥立之功。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覆亡。张俊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断然拥立赵构,并提出了南渡的方略。

著名的黄天荡之战中有韩世忠,也有张俊。公元1129年,在明州(宁波)之战中,张俊率部殊死抗击,毙敌数千人。金人锐气被大挫,加之孤军深入,于是北撤,又被韩世忠围于镇江,这就是著名的黄天荡之役。

害岳飞的张浚还是张俊(位列南宋中兴四将的是张俊还是张浚)(3)

韩世忠与梁红玉

张俊出身贫庶,自小弓马娴熟,十六岁时以三阳弓箭手投身行伍。在多年的军事生涯中,张俊也曾征南蛮,攻西夏,御金兵,累立战功。

公元1141年,张俊与韩世忠升枢密使、岳飞升枢密副使。张俊清楚赵构、秦桧想收兵权的心思,随即第一个交出了兵权,赵构和秦桧乘势收了韩世忠、岳飞兵权。张俊从此转为主和派,并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与秦桧合谋制造岳飞谋反的冤狱。

害岳飞的张浚还是张俊(位列南宋中兴四将的是张俊还是张浚)(4)

岳飞

在杭州西湖的岳王庙内,跪在岳飞面前的便是秦桧、王氏、万俟卨和张俊四人。

害岳飞的张浚还是张俊(位列南宋中兴四将的是张俊还是张浚)(5)

杭州岳王庙

张俊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为南宋赵构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只不过后来与秦桧一起主和,并联手杀害岳飞,终于遗臭万年。

张俊比张浚大11岁,二人同朝为臣。二人曾都是抗金名将,只不过结局不同。

张浚后来成为一代名相,位列大宋昭勋阁,是大宋二十四名臣。公元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张浚位列其中,为世代敬仰传颂。

张俊后来主和,唯秦桧马首是瞻,虽名列中兴四将,却与秦桧一起遗臭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