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增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研究所副所长),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强化民生保障促提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强化民生保障促提升(加力增效促进民生改善)

强化民生保障促提升

作者:谢增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研究所副所长)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变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宽敞一些、创业的机会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纪大了得到的照顾更好一些。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要务实有为、不负人民,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的重要讲话对香港今后民生保障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意义重大。

香港特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2021/2022年度,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预算经常开支为1057亿港元,与2012/2013年度相比,累计增加147%。政府在教育、社会福利和卫生这三个主要民生范畴的经常开支,在2021/2022年度预算达3023亿港元,占经常开支总额的58%。在社会福利方面,香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该体系包含无须受助人缴费的社会保障计划、面向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家庭服务、幼儿中心服务、安老服务等项目,其中社会保障计划包括“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简称“综援”计划,类似内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包括伤残津贴、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在内的各类公共福利金计划。

在长期实践中,香港的民生事业形成了独特优势,政府和市场作用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了政府、社会和市场各方力量。例如,在公屋建设和管理上,政府的管理和财政投入与非政府机关的房委会居中协调、地产开发商对公屋的自行管理相结合;在医疗卫生系统中注重发挥公立系统和私立系统的作用;在“强积金”制度上要求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等等。总体上,香港的民生保障事业基础雄厚,制度优势和实施效果明显,许多指标在国际上表现优异,这些都是未来香港民生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香港民生保障工作取得巨大成就,拥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仍存在不少挑战。一是民生保障和市民期待还有不小差距。例如,香港虽然公屋规模巨大,但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长期存在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二是人口老龄化挑战更加严峻。2020年香港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达到19%,预计2069年将达到35%,人口老龄化将对经济社会等带来深刻影响。三是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依然有待破解。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新一届特区政府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举措破难而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民生保障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应注重民生政策的长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政府各部门应共同合作、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打破各自为政思维。同时,民生保障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重点解决住房、养老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供给和需求、政府和市场、长期和短期等多角度解决问题。努力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就业是最大民生,要拓宽就业尤其是青年人就业渠道,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抓住创科发展机遇,在发展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未雨绸缪,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就业、社保、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等的影响,提前谋划、主动作为。近年来,内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快速发展,各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两地民生保障工作的经验交流和相互借鉴也将促进民生事业的共同发展。

来源: 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