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上映了一部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喜欢的人赞不绝口,不喜欢的说被改的面目全非,讨厌吴京的更是骂的一塌糊涂,社交媒体上的口水战比当时战狼2时候还要凶,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从小培养流浪地球后的思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从小培养流浪地球后的思维(从流浪地球到赡养人类)

从小培养流浪地球后的思维

春节档上映了一部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喜欢的人赞不绝口,不喜欢的说被改的面目全非,讨厌吴京的更是骂的一塌糊涂,社交媒体上的口水战比当时战狼2时候还要凶。

相比之下,和好莱坞风格不同,《流浪地球》不是一个超级英雄拯救人类的故事,它讲的是无数普通人拯救家园、拯救自己的过程。很多人从救援开始就知道只要失败一定会死,拯救成功也是绝对的偶然,是无数生命努力之后以失败告终换来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地球换新家。千次失败造就一次成功,万人牺牲拯救地球,这是过去很多年我们主流媒体歌颂的事儿,算是一个中国式拯救的奇迹故事吧。不管喜欢与否,一部片子争议这么大,从这点来讲,片子是真火了,不管有人夸还是有人骂,只有关注了才会有如此激烈地争议。

再回来说说造成如此争议的点是片子吗?不是,在国运。我们已经走在某个位置上了,肯定是会有一部分人看好,有着强烈的自信和大国情怀。一部分看衰,心底特别悲观。不管悲观的人承认不承认,市场其实已经给了答案,群众整体上选择了前者,越来越自信。以前最卖座的英雄主义是港片里成龙大哥的小丑式英雄,现在的新英雄已经更类似美国如日中天时候创造的漫威系列。

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自信是从《战狼2》、《红海行动》到《流浪地球》都特别卖座的最重要原因。对我们国家来说,这个节点必定会有一个中国版钢铁侠跃然纸上。或许吴京只是那个吃到了国家文化自信崛起阶段红利的过渡型英雄人物,不过即使没有他,也会有其他人出现来代替他来完成,毕竟这只是趋势的开始。

在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的滚滚红利下,伴随着中国崛起的历史趋势,未来必将有更多大红大紫的漫威型英雄出现在荧幕上。就像当年漫威英雄被创造的节点一样,我们只是恰好到了这个阶段,不管讨厌的人怎么黑,趋势就是趋势,不会因为某些人和事的打压废弃,也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决心而达成。

历史是群众书写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趋势不可阻挡。

小时候看过大刘的多数作品,冷酷又冷静的理性熠熠生辉,读他的作品有种社会试验创作的感觉,作为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他曾经表达过,“现实中的任何一种邪恶,都能在科幻中找到相应的设定,使之变为正义。反之,现实世界里最道德的,也能通过虚构一个极端环境来使之消失合法性,甚至变得恐怖。”

这个思路从《三体》最糟糕的宇宙开始,在后面的《赡养人类》达到高潮。

2007年在成都的白夜酒吧有一个采访,大刘和上海交大的江晓原教授有过一次"吃人”的辩论,当时大刘假设,如果世界末日,只剩下江晓原,他和现场的一个美女主持。“我们两个人携带着人类文明的一切,而我们必须吃了她才能生存下去,你吃吗?”江晓原说他肯定不吃。

刘慈欣强调,“全部文明都集中在我们手上。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歌德……不吃的话 ,这些文明就要随着你这个不负责任的举动完全湮灭了。宇宙是冷酷的,如果我们都消失了,一片黑暗。只有现在选择不人性,将来人性才有可能得到机会重新萌发。”

江晓原则认为:如果我们吃了她,就丢失了人性,一个丢失了人性的人类,就已经自绝于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歌德……还有什么拯救的必要?

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后来大刘说,”我的作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表现出了一种冷静又冷酷的理性,这种理性是合理的,你选择人性,我选择生存,而读者认同了我的选择。”总结的时候,他套用了康德的一句话,敬畏头顶的星空,但对心中的道德不以为然。

人类学和社会学是个有意思的东西,大刘的后期作品多数都是社会学科幻,《赡养人类》这部短篇描述的是科技大发展,贫富分化到极致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呈现的最终形态。

书里描绘过一个场景:

在我曾祖父的时代,第一地球60%的财富掌握在一千万人手中;在爷爷的时代,世界财富的80%掌握在一万人手中;在爸爸的时代,财富的90%掌握在四十二人手中。 --《赡养人类》2005

这是2005年的作品,距今已经14年了,过了这么多年,现实又是怎样的呢,2017年乐施会有过一次统计:

在《赡养人类》的故事设定里,第一地球有20亿人,在曾祖父时代掌握60%地球财富的有1000万人,算一下就知道,曾祖父时代,大概0.5%的人掌握了60%地球财富。

现在和赡养人类描绘的曾祖父时代相比是什么状况呢?去年的达沃斯又给了最新的数据:

目前的地球上,1%的富豪掌握82%的财富。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现实还是比小说里强一点的,虽然也没强多少。

从里根减税开始,这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大富翁游戏!!

小时候好多人玩过大富翁,游戏开始时候,大家都是从0开始,每走一圈都会发200块,这个钱开始不多不少,积累下来可以买地盖房炒股票,随着时间的流逝,房子越建越高,过路费越来越贵,每次停留地主都能收到更多的钱,也越来越有钱。

所以你和别人一样,在游戏里买地再买房,炒股再炒股,用红卡黑卡操纵股市,想办法把别人的地变成自己的来赚更多的钱,不然很快,你就在某一次停留中会被对手建起高楼的租金压榨的干干净净。

只拿每圈工资的会变得越来越穷直到破产。如果大家都富了,赚最多的会越来越遭到别人嫉妒,会三番五次被送到监狱,会被人下套,掉进阴沟,被狗咬,还有各种倒霉事。

最厉害的是拿着均富卡的想要时时瓜分你的资产的穷人,其实生活的真相游戏早就告诉你了,只是你没在意。

大富翁这个游戏的最终结果和终产者故事设定是一样的。

财富集中到少数胜利者,其他人全部破产,然后reset重来。

作为游戏的参与者,不管你是阿土伯还是钱夫人,只要你不是胜利者,你之前投资的房产,股票,都是为他人做嫁衣,最终都会进入别人的口袋,这个人就像是《赡养人类》的终产者社会。别人不偷不抢,只是合理利用规则,就把所有人收割成了无产阶级。

和过去的人类历史何其相似。

在任何时代,规律亘古不变,“马太效应”贯穿人类历史始终,土地,资源,财富,权力在稳态社会都会向少数人聚集。

纵观历史,世界一直是一个参与者众多的大富翁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最终赢家只有一个,其他人不是破产,就是在破产的路上,杠杆越高,图穷匕见越快,时间问题罢了。

马克思曾经有个论断特别有先见之明:“所谓小资产阶级,大部分都会跌落为无产阶级。”

在这场大富翁游戏里,少数人抓住时代和政策的机会,完成了阶层上迁,更多人悲惨的掉了下去,这就是之前 中产的宿命 里讲的英国故事,在一次次机会中,多数中产沦为赤贫,回到社会底层,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实现了进步。

英国社会是通过将中产阶级不断贫困化来提高国家整体素质的:一次又一次,英国中产阶级通过自身努力来到了社会中间层,他们踌躇满志,对自己的能力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然后这种乐观情绪就像一股洪流把他们裹挟着推送到一个新的属于他们时代的泡沫中去,泡沫破灭后,他们又回到社会底层,与之伴随的就是英国底层社会的民众普遍都受过良好教育,接受主流的核心价值观,英国因而实现了国家的整体进步。

财富永远会向上富集,多数人都只是掘矿人,仅仅是传送链中的一个传递环节。

在《赡养人类》里还讲了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儿,财富聚集到终产者的同时,科技也有了大的突破,不但可以续命,知识的获取也和以前有了完全不同的方式

知识可以通过超级电脑传输或者超级芯片植入获得,这种获取方式因为太过昂贵,只能富人享用。

智力思想乃至心理和艺术审美都变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知识的爆发性积累使得富人在人种上从量变完成了质变,富人不断向智人进化,穷人变得不如狗的智商。

穷人富人已经完全成了两个物种,不再是同一种生物。

因为穷人和富人智商相差太大,差别就像人和狗一样,富人也根本不在担心穷人像以前一样反抗或者革命,你会担心你家的狗造反嘛。

同时法律规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这项规定由一个叫社会机器的强力执法系统维持。执法单元遍布世界,它们不遵循阿西莫夫三定律,只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有的执法单元还没苍蝇大,但瞬间能击毙几百人,没人能抵抗执法单元的制裁。

虽然穷人富人的财产权全部得到了有效保护,可在马太效应下,富人的财富积累速度,中产还有穷人的破产速度都越来越快。

之后世界只剩下两种人,穷人和富人。

过往的历史里,财富像水流,控制水流方向的渠道和规则,一直是顶层建立的,规则让财富不断聚拢,权力不断中心化。这个过程缓慢而持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规则制定者会让上中下三个阶层维持平衡的生态,只有生态系统崩盘了,资本才会重新洗牌。

几年前看过部《雪国列车》,描述的就是过去的历史和循环。

一场突如其来的气候异变让地球上大部分人类灭亡,一列没有终点、沿着铁轨一直行驶下去的列车成为地球上最后的幸存者的避难所。

从末节开始依次是贫民舱,军队舱,中间的VIP舱,一直到最顶层的引擎车头。末节车厢不满足于有限的食物,屡次掀起暴动,但都被镇压在了列车的一半的中间位置。唯有这次,男主在有如神助的杀到了引擎车头,并揭示了屡次暴动和中下层的彼此斗争都是被引擎车头安排的

在生态系统里,每层的作用都不可替代。拿车尾的底层说,如果没有他们,维护列车运行需要牺牲的小孩得从中部车厢提供,操作成本和舆论压力都很大,毕竟中部车厢舆论上有一定话语权。

这算头部车厢(统治阶层)给中部车厢(中产)的恩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车尾(底层)的优越感和心理平衡也由此产生,大概这就是很多中产看不大起劳动人民的原因吧。不过从人性的角度都能理解,幸福是比较出来的,有人比我差才是很多人感觉良好的来源。

同时,车尾还是头部车厢和中间车厢的缓冲带。有了车尾做缓冲带,头部直接赤裸薅中间车厢优质纳税人的羊毛就是了,根本不必留情。他们把一部分收入上缴头部车厢,变成公共福利提供给车尾的人维持生活,以保证整个列车生态稳定。中间数量减少了,就会自动引入车尾的基本盘变成新韭菜,只要替代物足够,就不会影响整个体系稳定。

看出来了吧,在这个生态里面,车尾是雪国列车的基本盘,也是头部车厢拿来制衡中间车厢的筹码和中间车厢的优质供体。少数车尾的人会通过各种原因完成迁越,来到中间车厢,部分中间车厢的人也会跌落到底层车厢。

车尾底层人民消耗了什么呢:蟑螂做的蛋白块。

他们又产生了什么呢:少数艺术家,少数必须的人物比如维护列车运行的小孩。自发或者在头部车厢策划下的暴乱。

这和过去的农业社会基本相符,极少数人创造历史,绝大多数人负责生育繁衍,也是被煽动斗争的工具。

过去农业社会的循环是,人口增长土地产出不变---减产/天灾食物不足---打仗抢夺资源乱世开始--人口减少---土地供给足够人口增长变成盛世---从头无限循环,现在的非洲依然继续着这个循环。

只要食物供应稳定,生态系统就能维持下去。

这都是过去的历史,大刘在《赡养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和以前我们看到的设定和循环都完全不同。

在赡养人类里面,因为物种差异,没有了重新洗牌的可能,生产力大发展连多数纳税的中产也不在需要。至于reset更不可能了,毕竟两个物种了,你家狗能和你争夺在家谁说了算嘛。

赡养人类描绘的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加上科技大突破的场景。

社会制度已经完全公平,不存在徇私枉法的可能,每个人的私有财产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技术有了极大突破,生产已经完全机械化,机器不需要人来操作了,智能机器人可以做一切事情。知识只需要灌输,向上的通道被封死。以前穷人和中产的存在价值全部失去,想想都不寒而栗。

虽然是故事,但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缺的只是技术突破,《海底两万里》百年前曾经也是科幻,可凡纳尔描绘的场景到今天很多都变成了现实,希望这一天来的不要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