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顾晔

支气管镜的发展和应用概要

自从1897年德国人柯连(Killian)发明了第一台硬质支气管镜以来,已经整整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在这一个多世纪中,支气管镜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1966年日本学者Ikeda发明了第一台可弯曲纤维支气管镜后,它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在微创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支气管镜技术也作为前沿学科,突飞猛进。在诊断领域,有普通电子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经支气管超声引导下淋巴结活检术(EBUS)、荧光支气管镜,窄谱成像等技术,在治疗领域,有经支气管镜高频电治疗、冷冻治疗、球囊扩张、激光、氩气刀、支架植入、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装放疗等技术。更有内科减容术、支气管胸膜瘘封堵术、支气管哮喘消融术、共聚焦支气管镜技术等先进方法。

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1)原因不明的咯血或痰中带血;

(2)原因不明的咳嗽,难以用吸烟或气管炎解释,或原有的咳嗽在质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中老年人;

(3)支气管阻塞,表现为局限性肺气肿,局限性干性啰音或哮鸣音,以及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等;

(4)临床表现或 X 线检查疑为肺癌者;

(5)痰细胞学检查阳性,肺内未找到病变者;

(6)原因不明的喉返神经麻痹或膈神经麻痹者;

(7)诊断不明的支气管、 肺部疾病或弥漫性肺部疾病诊断困难,需经支气管镜检查, 做支气管肺活检,刷检或冲洗等,进行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者;

(8)难以解释的痰中找结核抗酸杆菌或肺结核并发肺癌者;(9)支气管镜在治疗上的应用,如移除分泌物、治疗肺不张、止血、吸引冲洗、引流肺脓疡、了解病变范围、确定外科手术方式、评价治疗效果、冷冻治疗、高频电治疗、球囊扩张治疗、支架置入治疗等;

(10)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等考虑有支气管结核可能者。

禁忌证:

(1) 一般情况差、体质衰弱不能耐受支气管镜检查者;

(2)有精神不正常,不能配合检查者;

(3)有慢性心血管疾病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检查前血压仍高于160/100 mmhg、动脉瘤等;

(4)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若需要检查时,可在供氧和机械通气下进行;

(5)麻醉药物过敏,不能用其它药物代替者;

(6)有严重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一周内服用过抗凝药,抗血小板凝聚药物者;

(7)呼吸道有急性化脓性炎症伴高热,急性哮喘发作者,可在病情缓解后进行;

(8)持续性中等量以上咯血者,或近期反复有咯血病史者需谨慎,待症状缓解后再行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方法

术前准备

行支气管镜检查前应对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示其能否接受支气管镜检查。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术前告知,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患者需禁食禁水4小时以上,如果为全身麻醉,则需要8小时以上禁食禁水,以防操作过程中胃内容物反流气道,造成误吸。如患有高血压者,术前应按时服用降压药,操作前测量血压,防止发生高血压并发症。如患有糖尿病者,因禁食故不需再使用降糖药,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哮喘患者或气道反应高者可适当于术前使用解痉平喘药物。

麻醉

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分为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

(1)局部麻醉一般使用2%利多卡因溶液作咽喉部喷雾或雾化吸入。另外,最有效的声带麻醉为环甲膜穿刺,但约有1/3患者表示此操作非常不适,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常规使用。进入气管后,根据患者情况,可注入适量的2%利多卡因溶液进行气管、支气管壁的局部麻醉,特别是在病变操作部位注入,可减少操作时的不良反应,加快检查速度。

(2)全身麻醉适用于无法耐受局麻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需要有经验的麻醉师经行操作,静脉麻醉后经行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使用简易呼吸囊或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整个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酌情开展。

术中操作

(1)插入鼻腔及声门

接受局麻患者,一般通过鼻腔进镜,如遇进镜困难,也可选择经口腔进镜。通过鼻腔后,可清晰看到咽部结构,可见声门及前方的会厌软骨。镜头顶住声门,嘱患者吸气或者咳嗽使其声门打开,此时右手推动气管镜进入的同时,左手向上推动角度控制钮,支气管镜顺利滑入气管。

(2)气管、支气管内的操作

支气管镜进入声门后,主要是针对气管、支气管内粘膜,管腔,及新生物的观察。确定病变部位后可以进行相关操作,获取病理学或细菌学标本,以便明确诊断。常用操作:使用保护性细胞刷的刷检,使用活检钳钳取标本的活检术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另外,还有TBLB(经支气管肺活检术),TBNA(经支气管淋巴结穿刺术)等常用技术。

(3)退镜

在进行完所有观察及检查等操作后,即可进行退镜,结束检查。

整个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全程监测脉搏,氧饱和度,如有高血压者还需监测血压,发现异常需停止操作,及时处理,必要时及时退镜。

术后注意点

结束检查后可令患者平躺片刻,继续吸氧,无特殊不适后方可在助手搀扶下离开检查室。因咽部麻醉,嘱患者术后禁食禁水2小时,如术后出现胸痛,咯血,气促等不适时需及时来院就诊。

常见并发症

麻醉药物过敏与术前用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出血;低氧;喉头水肿与喉支气管痉挛;误吸;感染;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其他(气胸,纵隔气肿,检钳,毛刷折断,气道烧伤,低血糖,器械损坏等)。

小结

支气管镜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强、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的呼吸道常用诊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第一线。目前,通过支气管镜,可以做到对支气管、纵膈、肺内病变的精确定位与诊断,对于气管、支气管,甚至于肺内病变的微创治疗,摆脱了原本单一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特别是在肺内结核,淋巴结结核与支气管结核的诊疗上占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支气管镜在支气管扩张的应用:支气管镜之临床应用(1)

支气管镜在支气管扩张的应用:支气管镜之临床应用(2)

图1 电子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在支气管扩张的应用:支气管镜之临床应用(3)

图2 电子支气管镜主机

支气管镜在支气管扩张的应用:支气管镜之临床应用(4)

图3 支气管镜操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