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小学教科书上的插画引起了无数人的注意和讨论;而更早之前,“去鲁迅化”的呼声,也激起了无数人的反对与抨击……
课本,是学生们接触一切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个门槛。因此,除了必备的知识之外,课本的内容又往往具有启发性,这一特点最主要表现在语文课本之中。
《我的叔叔于勒》就是这样一篇极具启发性的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初三语文中的一篇文章,其作者为莫泊桑。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不仅用短暂的生命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在数量上傲视群雄;其在小说上取得的成就也令人侧目。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批判性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文中,“我”的叔叔虽然并未在家中生活,却时常活在父母的口中。十年前的一封信,让全家人都将其作为福音书,成为所有人的希望。那个发达了的于勒,是“我”们家的救命稻草,因此即使他在未到美国前只知道挥霍、且还欠了父亲钱,到了美国发达之后也不过是寄了几封发达的信,他在父母眼中仍然成为了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但是,当“我们”全家在二姐结婚之后前往哲尔赛岛时,在船上却见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他是一个衣衫褴褛的水手,满脸布满了沧桑,双手尽是皱纹,正在人群中卖牡蛎。本以为只是一个穷苦的老人,却不曾想, 那便是父母盼了十多年的叔叔,于勒。
当父亲确认了他的身份之后,曾经对他的期望以及对他的赞美被尽数收回,他又成了父母口中令人厌恶的存在。
他们甚至害怕于勒认出他们,从而纠缠上这个家,以至于打发我去为姐姐们吃的牡蛎结账。而“我”,就连多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都被训了一顿。
从哲尔赛岛回来的时候,为了避免再次见到他,“我”的父母选择了乘坐另一艘船。
这篇短篇小说,从“我”的视角,见证了父母们对想象中那个发财的于勒叔叔与实际上再次没落的于勒叔叔截然相反的态度,她们对于勒的所有评价仅依靠“钱”这个唯一的条件。莫泊桑通过对刻薄自私的父母的刻画,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拜金主义。
但这只是出现在课本上的《我的叔叔于勒》,它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小范围的删改,使得批判拜金主义、讽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成为文章的主旨。
实际上,原著被删改的地方,犹如文章的点睛之笔,恰恰折射出了另一种温情。
被删掉的部分:另外一种温情
在课本之中,文章开头便是以“我”的视角来叙述小约瑟夫的家庭生活。但实际上,这篇小说真正的叙述方式却为插叙。
在小菲利普的口吻出现之前,还有这样一段内容:
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乞丐向我们乞讨,我的同伴约瑟夫·达夫朗什竟给了他一枚五法郎的银币。对此,我感到十分惊讶,他解释说:“这个可怜人让我回想起一段往事,一段我至今念念不忘的记忆。我且说给你听听吧。”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说开头的“我”与后文故事中的“我”是两个不同的人。也或许是这样,为了防止学生们将人物关系弄混,便索性将小说开头的内容所删掉。
如果说课本中的“我”是对父母行为的不解与讽刺,那么“我”只是充当了一个见证这个故事的视角,以及因为对贫穷之人的怜悯而多给了他十个铜子。至于此后的故事,便不再与“我”有关。
但实际上,这次偶然的照面,反而“我”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自私刻薄的家庭之中,“我”作为一个最小的孩子,即使是面对从未见过面的于勒叔叔,仍然报以最大的善意。
因此,在文章末尾,还有被删掉的一个部分:
离岸越来越近,我心里起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我想再见一次我的叔叔于勒,靠近他,和他说几句温暖的、安慰人心的话。
但是,因为没客人吃生蚝,他已经不见了。毫无疑问,他已经下到了散发着恶臭的底舱深处,那儿是这个苦命人的住所。
在父母的心中,于勒因为贫穷不堪的形象,使得父母再次厌恶他,并且不愿与他相认。但在“我”的眼中,于勒叔叔是一个和“我”有着血缘关系的苦命人。即使他没有兑现信中的诺言,即使他已然贫穷不堪,但他仍然是“我”的叔叔于勒。
这种态度与菲利普夫妇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人性冷漠的背后,折射出温情所在。它是无视富裕与贫穷的一种存在,是孩童心中的单纯想法。
小孩的世界远比成年人的世界单纯、简单地多。他们看到的是虽贫穷仍为了或者而挣扎的苦命人,是因为无法给家里带来好处便被抛弃的亲叔叔……因着无能为力的这份遗憾,“我”在后来对世间每一个贫苦之人,都用最大的善意去对待。
尾声
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法国,人们因着金钱无视血缘的亲疏,任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但在孩子们的心中,无论贫穷与否,亲人便是亲人;无论亲近与否,苦命人都是值得同情的人。
因此,当莫泊桑在刻画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成人世界之时,也刻画出了一个极具温情的“我”。正如拜金主义的人不在少数一般,“我”这样的人也不少。因此,对当下的批判,仍然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
这或许便是每一位具有人文关怀的作者所倾注在作品后的追去,即使对当下失望至极,也希望迎来一个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