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聊赖的日子里,小编再度刷起了神剧《甄嬛传》,纵使剧情早已倒背如流,也依旧会对乌拉那拉氏的狠毒气得咬牙切齿。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1)

古代最讲究妻妾有别,嫡庶有别。所有的嫡出儿女生来便是尊贵无比的身份,而庶出的儿女却总要被压过一头。

因而庶出的身份就成了乌拉那拉氏宜修一生的心结。宜修在王府的时候,因为庶出的身份只能做侧福晋,本想靠着肚中的孩子扶正翻身,哪成想被自己的姐姐成功截胡,嫡福晋的身份没了,嫡长子的身份也没了,宜修恨到黑化直接弄死了姐姐纯元和她的孩子。

即便是如此,宜修依然自卑于自己庶出的身份。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2)

另一位被自己庶出身份困顿一生的女人就是浣碧,她的母亲是罪臣之女,所以连妾都不能做。浣碧因此不仅做不了庶出的小姐,还只能屈身做甄嬛的丫头,心里不平衡的她最终伤人又伤己。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3)

在《如懿传》中,帝王家的嫡庶地位差别就更明显了。看过剧的观众都知道,剧中富察皇后对诞下嫡子有着深深的执念,而乾隆对于富察皇后的两个儿子也是无比重视,特别是富察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出生后,乾隆就有立他为太子的意思。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4)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富察皇后和两个皇子最后都相继离世,而如懿成为了继后,她也还是处处忍让着富察皇后诞下的公主锦瑟。

虽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如懿的性格不善与小辈计较,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因为锦瑟是嫡出公主的缘故,否则她敢如此大胆地给如懿脸色看吗?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5)

“嫡庶有别”的观念不只是在皇宫盛行,寻常的大户人家亦是如此。在《知否》中,纵使林小娘和墨兰在剧中的作妖指数满天星,但每当墨兰惹如兰不开心的时候,总会被如兰一句“你是庶出,我是嫡出”狠狠怼回。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6)

为什么庶出的身份会令这些人物如此耿耿于怀呢?

所谓的嫡庶有别,区别就在于这个孩子母亲的出身。在中国古代,男权高于女权,所以一个丈夫可以娶一个妻子很多个妾。因此很显然,妻子要比妾的地位高出很多,妻子生的孩子是嫡出,而妾或者其他没有名分的女子生的孩子则是庶出。

即便妾得到丈夫的宠爱多于妻子,但是她的地位还是要比妻子低,连同他们的孩子亦是如此。

本以为这些规章制度早已是落伍的旧社会标准,谁能想到呢,即使到了9012年,这些传统封建制度依然深深地影响着全世界的豪门家族,或许是因为豪门创始人大都出生于旧社会,因而才会格外看重这些封建思想吧。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7)

借此机会,小编也来给大伙盘点一下那些在豪门家族中,被沿用至今的旧时制度吧。

前阵子奚梦瑶诞下赌王家长孙的消息刷屏了网络,五月求婚,七月结婚,十月生娃,奚梦瑶就这么一脚“稳固”了自己在赌王家的地位。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8)

赌王家族四房争产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听得起茧了,如今大房一家大势已去,二房一家无心恋战,所以真正参与争产风波的核心战斗人员乃三房四房两家,“谁先诞下长孙”就成为了两家的重担。

可见赌王家族深受古代封建社会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我们在看古装宫廷剧的时候也能get到,有时候能决定一个皇子是否可以c位出道的因素并不在于他的才华,而是他的长子身份。

古人认为,“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有了这个制度性的规定之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

因此,“长孙”的身份在赌王家族中才如此尊贵。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9)

看来,投胎到豪门家族家族也是门技术活啊!这一生能收获多少荣华富贵,其实完全取决于你的出身。

赌王沿用“嫡长子制度”,泰国王室则是深耕“嫡庶有别”制度。

到了泰国王室这边,“嫡庶有别”的地位就更甚了。就拿当今玛哈国王的小公主思蕊万娜来说,她是玛哈国王第二任妻子的女儿。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10)

小公主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由于庶出的身份,思蕊公主见到嫡公主帕差拉吉帝雅帕公主仍要行三跪九拜之礼。小公主对长姐的跪拜礼非常虔诚,双手合十趴在地上,和身边的侍卫并无两样。可见在等级森严的泰国王室,嫡庶地位差别之悬殊。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11)

“嫡庶有别”制度也建立在豪门对妻妾有别的不同态度上。就像是古代皇室后宫只有皇后掌握大权一般,豪门家族大多数掌事的也都是正妻。

遥想泰国前王妃诗妮娜在册封当日,需要向玛哈国王的第一任王后行跪拜礼,是不是像极了古代妃子向皇后行礼的亚子?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12)

香港大名鼎鼎的富商霍英东在立遗嘱时,也命令禁忌二房、三房子女插足家族生意,甚至不得经商,鼓励他们从事医生、律师等行业,就连遗嘱都没二房三房什么事,并在家族产业严格传给“嫡系”,可见霍家命脉牢牢地掌控在正房的手里。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13)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14)

当然,豪门中也有个别及其重男轻女的。

就拿韩国财团LG来说,在具氏家族掌门人具本茂去世以后,具家竟然在争夺财产方面出奇地安静,没有人夺权,也没有人反目。更神奇的是,具家没有把继承大位传给自家孩子,而是传给了弟弟家的儿子……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15)

具本茂本育有一子两女,独子后来不幸去世。大家本以为具本茂会培养自己女儿当继承人,谁也没想过他会将自己弟弟的儿子具光谟过继过来培养成自己的继承人。

对于父亲的举措,具家女儿也表示理解并支持父亲的决定,具家的财产分配也算是豪门界的一股清流了,想来也是因为“皇位自古传男不传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吧?

嫡庶之别在古代有多严重(为什么嫡庶有别这种封建思想越来越多了)(16)

看来即使是含着金钥匙出身,投胎到豪门的哪一房中也是门技术活。哪怕拥有同一个有钱老爹,各房儿女的命运也是截然不同。运气好的,可以像霍启刚一般出身便是长子,哪怕是诞下了孩子也是铁打的嫡长孙身份,根本不必为了争夺家产大打出手。运气不好的,或许这一生都注定活在明争暗斗之中。

由此可见,一入豪门深似海,豪门家族注定无法拥有寻常家庭的小确幸,对于生长在豪门中的孩子来说,利益关系,资源分配,往往重过血缘亲情。

生在豪门,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