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上有这样一句书评:"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生跟读过之后的人生真的很不一样"。

说的就是哈珀·李的长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该书在1961年获得普利策奖,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售出超过三千多册。同时它也是美国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书,是英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光看书名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本悬疑小说,但读完你会发现这是一本极富成长意义的教育类书籍。

这本书主要站在一个孩童的视角,像我们讲述了梅科姆镇上一个受人尊敬的白人律师阿迪克斯·芬奇为一个被污蔑"强奸犯"的黑人汤姆·鲁宾逊辩护的故事。

杀死一只知更鸟不要给别人贴标签(杀死一只知更鸟)(1)

01 偏见无处不在

鲁迅曾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他人的偏见,就连崇尚"男女平等"的当今社会也依然逃不过对女性的偏见。比如,职场上对女员工的歧视;又比如,人们一谈到"马路杀手"就会下意识想到这是一个女司机。

《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这样一本在偏见中坚守勇敢和善良的书籍,书中人们的偏见无处不在。

书中最大的偏见来自于白人对黑人的偏见,他们认为所有的黑人都会撒谎,所有黑人在本质上都是不道德的,所有黑人在白人妇女面前都不规矩。

正是这种毫无根据和理由的偏见产生了后来的故事,一个白人女性勾引了黑人汤姆·鲁宾逊,却反过来污蔑是汤姆强奸了她。

另外,书中还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偏见。比如,小镇居民对阿德利一家的偏见,他们认为阿德利一家都是怪人,认为小阿德利是个恶毒的幽灵,会在夜晚溜出来窥视别家,然后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

杀死一只知更鸟不要给别人贴标签(杀死一只知更鸟)(2)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偏见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会选择性的去看东西,并且以此来体验这个世界的人、事、物。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写到:"每个人每天环顾四周,看见的是他想看见的东西,其他的东西大脑会自动除掉。"

于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和对他人的偏见也就因此形成了。每个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别人,但却不知道在眼镜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美丽。

杀死一只知更鸟不要给别人贴标签(杀死一只知更鸟)(3)

02 勇敢与偏见

勇敢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这本书,让我对勇敢有了新的定义。

毫无疑问,阿迪克斯是勇敢的,在那个白人对黑人充满歧视的时代,阿迪克斯凭借一己之力与所有的白人抗争,希望能为汤姆·鲁宾逊正名,还他清白之身。

但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没能战胜那些存在已久的、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在那个黑人的存在就是一种原罪的时代,阿迪克斯还是输了,汤姆被判有罪。

阿迪克斯的勇敢体现在他永远坚守着内心的正义与善良,相信人生而平等,他不希望这个无辜的黑人成为人们偏见下的牺牲品,所以他选择为他辩护。

他的做法被整个小镇所不耻,也将芬奇一家推上了风口浪尖,但他从未放弃。

尽管他失败了,但他赢得了所有黑人的尊重,也让他的一双儿女懂得了什么是勇敢,以及在偏见面前如何去坚守内心的善良和正义。

"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

杀死一只知更鸟不要给别人贴标签(杀死一只知更鸟)(4)

"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杜博斯太太赢了,全凭她那九十八磅重的身躯。"

在作者斯科特的眼中,杜博斯太太是一个面目可憎而又生着病的恶毒老太太。她会在斯科特和杰姆经过她家门前时骂他们粗鲁无礼,说他们是目无尊长的笨蛋;也会恶言恶语地侮辱阿迪克斯、贬低芬奇家族的精神健康。

就是这样一个固守礼教、不讨人喜欢的老太太却做出了一件令所有人敬佩的事情。

她利用最后的生命来戒掉已经服用了好几年的、医生开给她用来缓解疼痛的吗啡。

"她说,她要干干净净地离开这个世界,不依赖任何东西。杰姆,一个人要是病到她那种程度,随便用什么来缓解病痛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她却不肯。她说,她一定要在离开人世之前戒掉吗啡,她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杀死一只知更鸟不要给别人贴标签(杀死一只知更鸟)(5)

即使放在今天,人们要借助外力戒掉毒瘾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否则就不会存在那么多因为吸毒而家破人亡的人了,而一个常年生病的老太太却凭借着自身的毅力做到了。

她真的做到了她所说的话,无牵无挂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无牵无挂地离开这个世界,不亏欠任何人,也不依赖任何东西。她让我重新定义了勇敢这个词,前面有多讨厌她,此时就有多震撼。

杜博斯太太也让我再次明白一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别人内在的十分之一,并不是这个人的全部。

取下那副有色眼镜,我们或许更能发现别人身上意想不到的惊喜。

杀死一只知更鸟不要给别人贴标签(杀死一只知更鸟)(6)

03 善良与偏见

汤姆·鲁宾逊,一个工作勤恳认真,为人善良热心的黑人。他本是好心帮忙,却在白人女子的勾引不成功后反被诬陷为"强奸犯"。

在庭审上,大家都能看出来汤姆是清白的,是被诬陷的,但因为种族歧视,陪审团最终依然判处汤姆有罪。所以汤姆不再相信法庭会公正地对待黑人,选择私自逃跑,最终死于乱枪之下。

阿瑟·阿德利是一个人们眼中恶毒的怪人,几十年从未出过门,人们总是毫不吝啬地用各种不好的想法去揣测他。

但就是这样一个怪人,会在树洞中放置一些精美的小礼物送给小朋友斯科特和杰姆,会仔细地缝好杰姆因为闯入他家栅栏被勾坏掉落的裤子,会在斯科特和杰姆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保护他们。

"不过,在我好奇的目光注视下,他脸上的紧张神情慢慢消散了。他嘴唇微启,露出了一个羞怯的微笑。我的眼里突然噙满了泪水,这位邻居的面容瞬间变得一团模糊。"

"你好,怪人。"我说。

其实他也不过是个满怀善意、渴望爱与温暖的孩子啊!

杀死一只知更鸟不要给别人贴标签(杀死一只知更鸟)(7)

"你们射多少冠蓝鸦都没关系,只要你们能打的着,但要记住一点,杀死一只知更鸟便是犯罪。"

知更鸟被称为"上帝之鸟",它们从不做坏事,只哼唱着美妙的音乐供人们欣赏,在书中比喻的是好人,也就是说杀死一个好人便是在犯罪。

书中阿瑟·拉德利和黑人汤姆便是知更鸟的隐喻,这两个原本善良的好人,一个死于白人的偏见之下,另一个也因为小镇居民的偏见而活得小心翼翼,永远不能重见天日。

电影《哪吒》有一句台词:人们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凭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轻易撼动。

我想到去年爆火的电视剧《陈情令》,剧中由肖战饰演的男主魏无羡只因为选择了一条和其他人不同的路,就被所有人认定为邪魔歪道,人人得而诛之。可事实上,他本是个洒脱不羁而又温暖纯良的人呐,却还是因为人们的偏见死过一次。

杀死一只知更鸟不要给别人贴标签(杀死一只知更鸟)(8)

04 结语

我们所听到和看到的只是一个人外在信息的一部分,而当我们带着这些部分的信息就去妄自揣测别人时,那我们很可能就是在杀死一只知更鸟。

永远不要带着偏见去看待别人,因为在偏见背后可能还隐藏着许多美好的品质。

就像"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同样地,当我们遭遇到了别人的偏见时,希望你也能勇敢地坚守自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