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女人讲述老公去世经历(63岁的我娶了48岁的女子)(1)

读者来信如是说:

我和老婆自由恋爱并结婚,期间,我俩感情很好。在婚姻行进到二十多年的时候,老婆被查出“肿瘤”。因为我父亲也是因为“肿瘤”,在医院没住20天,就没人了,还花了不少钱。所以,对于老婆的这个病,我的选择是:在不告诉老婆的情况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拼命地对她好。在此期间,我当然会让老婆吃药,但是,每次买药回来,我都会把“标签”给撕掉,就是不想让老婆知道她具体得了什么病。

最终,我发现我当初选择让老婆通过药物治疗的决定是对的,至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婆的生命又延续了十多年,并在55岁那年,离开了我,我比老婆大3岁。

转眼,老婆也离开我5年了,这时候,我遇到了一个48岁离异女(我比对方大15岁),彼此交往过程比较愉快,于是,我有了重组家庭的想法,并付出了实际行动。

在新的感情生活中,我和现任老婆的感情很好,但是,总会遭到一些邻居非议,尤其会遭到和我同龄老太太们的非议,他们对我现持有婚姻的评价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伤风败俗。我就纳闷了:我只不过是迎娶了一个小我15岁的女人,作为人生的第2个伴侣,我们的关系是光明正大的,没有偷,没有抢,我咋就伤风败俗了?

对此,我很想去找那些嚼舌根的老太太理论,却被我老婆给劝住了。我老婆倒是挺看得开的:别人想说,就让别人说去呗,咱们并不会因为他们的非议,身上掉一块肉。

51岁女人讲述老公去世经历(63岁的我娶了48岁的女子)(2)

木子李情感浅析:

1)非常讨厌那种靠关系上位的环境;2)非常讨厌大家吃饭的时候,聚在一起,说东家长、西家短的举动。当然,这两种行为在小一些的城市会更加凸显。当然,大城市也有它的弊端:即便是邻居,也很少有交往。但是,我还是喜欢那种相对的自由和清静。扪心自问:你是否也在生活中,对你身边人有过说三道四?如果有过,你当时什么心情?其实,所有人都喜欢在背后吃别人的瓜。大城市的人们在这方面之所以会好很多,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很忙,或者邻里之间没有太多交道,使得,没有形成嚼舌根的平台。但是,讨论明星的私生活,其实也是嚼舌根范畴。

意味着,那些老家在小城市的人,在回家探亲、过节的时候,很有可能成有嚼舌根的人。说明什么:爱嚼舌根是人的一个本能。所以,当遭到非议的时候,或者直接怼回去:我和谁结婚,关你屁事。或者,任由别人去说,不搭理便是。因为我们能管住的只有自己,而管不住别人的嘴。至少,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觉悟:被别人议论会影响自己的心情,那么,就让自己成为一个不讨论东家长西家短的人。

关于所谓的不治之症,一旦被确诊,这时候,我们其实需要用理性的态度拿出一套自认为合适的治疗方案。因为每个人对这件事的态度、认知、审视角度不一样,所以,也会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期间,我们不可忽视的要素:人的精神状态。难听地说:有很多得了不治之症的人们,最终并不是被病魔折磨得提前离开人世的,而是在知道自己有不治之症之后,意志过于消沉,并最终在自我精神摧残的状况下下,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51岁女人讲述老公去世经历(63岁的我娶了48岁的女子)(3)

为此,当发现自己的至亲得了不治之症,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性格,倘若对方对生命的态度是积极的,那么在征求对方的意见后,给予最大限度的住院治疗,这样,让自己和病人本身都不会有太多遗憾;当家里资金困难,又或者病人的思想较为悲观或脆弱时,最好是采取不告知对方病情真实的情况下,采取保守治疗。毕竟,我们最终敲定的治疗方案也不过是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去延续亲人的生命。所以,适合对方的治疗方案才是最好的方案。我们这一生都会面临生老病死,于是,我们有时候也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倘若有一天,自己得了重病,是要让爱人和孩子在医院陪护自己呢,还是放弃治疗了。至少我的想法是:放弃治疗。

关于感情,人们曾有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悲壮。类似爱情放在战乱年代,将是伟大的,但是在和平年代,就没有这个必要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的场景:爱人去世之后,自己留在了人世间。尤其在爱人离世时间久了之后,自己会特别孤独。在此情况下,自己要不要续弦?我的态度是:如果对爱情依然有向往,当然要续弦,因为人们对爱情的渴求不会因为年迈而丧失。

关于老年人续弦这件事,通常情况下,子女会成为最大的牵绊。子女们的私心在于:担心父母的家产最终落入续弦对象的口袋。关于这个层面的顾虑,可以在丧偶父母续弦的时候,把一些自己顾虑的事情说清楚,而不是阻止丧偶的老年人续弦本身。不排除类似行为也会遭到邻居热议。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享受爱情的权利,年龄压根就不应该成为爱情的牵绊,在此期间,只要不是插足别人的婚姻,任何婚姻组成模式都应该给予接纳。

51岁女人讲述老公去世经历(63岁的我娶了48岁的女子)(4)

编后语: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一些精力和专注用在新生命上,事实上,那些早已经存在多年的生命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人们在亲情中呈现的那种疼小不疼老的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毕竟,一边是自己生养的人,一边是生养自己的人,他们对于我们而言都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在他们身上呈现出较为公平的态度。

关于孝道,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无奈:自己工作很忙,对父母形不成很好的照顾。但是,却很少会有人说:因为自己工作忙,就可以对子女不管不顾。想说的是,在尽孝层面,确实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困难都是用来克服的,而不是用来逃避的。所以,用对待子女的态度来对待父母,或许尽孝就不是自己的牵绊,而是自己心甘情愿去做的事情了。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