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

2018年10月23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从香港出发的车辆到达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从这一刻起,粤港澳三地正式进入了“1小时经济圈”。

港珠澳大桥100年回本为啥还要建(港珠澳大桥问鼎人类建筑史奇迹)(1)

这座长达55公里的跨海大桥,把香港和澳门这两大特区和附近九大城市连接起来,是创建“大湾区”(主要竞争对象为美国硅谷)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待大湾区完全建成之后,该地区将拥有高达1.5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其规模将能够与美国的硅谷相媲美。

港珠澳大桥100年回本为啥还要建(港珠澳大桥问鼎人类建筑史奇迹)(2)

对于这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人类建筑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不少外国媒体也争相报道并赞扬了这一成就,英国卫就将其报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然而,少部分西方媒体还是打着所谓“事实”的口号,企图讥讽这座建筑界的奇迹工程,实则他们的心里是酸溜溜的。

港珠澳大桥100年回本为啥还要建(港珠澳大桥问鼎人类建筑史奇迹)(3)

就在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当天,美国知名的在线新闻平台Business Insider上的一篇文章,在不得不承认中国港珠澳大桥的伟大成就的同时,还紧抓着几个可笑的“把柄”不放,试图大做文章。

Business Insider发表的这篇文章首先肯定了港珠澳大桥的成功:200亿美元的造价,其长度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金门大桥的20倍,消耗了42万吨钢材,这些钢材足够建造60座埃菲尔铁塔。此外,作者还指出了这座跨海大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港珠澳大桥100年回本为啥还要建(港珠澳大桥问鼎人类建筑史奇迹)(4)

紧接着,这篇文章的作者笔锋一转,开始拿环境保护做文章,称这座大桥的存在威胁着有“水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珠江与南海交汇的地区曾经是该物种的栖息地,自从(港珠澳大桥)开始建设以来,该物种的数量已经下降。”

中华白海豚是非常珍贵的水生哺乳动物,在我国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有两个,一个是厦门的九龙江口,一个是在广东的珠江口。其中在珠江口的种群数量只有大约2,000头,整个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而港珠澳大桥确实横穿了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港珠澳大桥100年回本为啥还要建(港珠澳大桥问鼎人类建筑史奇迹)(5)

但事实是,在港珠澳大桥开始动工修建之前,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已经重点考虑到了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并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根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提供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为了保护中华白海豚,有关方面耗资3.4亿元,专门成立特殊工作组,研究不影响白海豚生存和繁殖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海上施工作业,最终有效保护了白海豚的栖息地,达到了白海豚“零伤亡”、“不搬家”的目标。

港珠澳大桥100年回本为啥还要建(港珠澳大桥问鼎人类建筑史奇迹)(6)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在各大媒体发布的视频和图片中,看到港珠澳大桥所在的海域出现了中华白海豚自由自在地戏水的和谐画面。

除此以外,一些外国媒体还质疑大桥的稳定性,并大肆渲染工程上的浪费,似乎假装不知道我们“基建狂魔”的称号,实在贻笑大方。

港珠澳大桥100年回本为啥还要建(港珠澳大桥问鼎人类建筑史奇迹)(7)

不管怎么说,我们自主攻关,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中国乃至全世界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的美丽、雄伟,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参考文献:China is about to open the world's longest sea bridge. It cost $20 billion and is 20 times as long as the Golden Gate Bridge, Business Insider, Oct. 22, 2018, 7:08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