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

  作者:邱承彬

  巴颜喀拉 黄河源

  东营河口 河海相连

  五帝伊始 建都两岸

  中华文明 肇启扬传

  母亲河兮 生养黎元

  滋润大地 五谷丰产

  山飞海立 壶口震天

  万马奔腾 群龙浪掀

  呼应嵩泰 山河壮观

  万里长河 怒吼急湍

  民族魂兮 气壮波澜

  百折不挠 奔涌向前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六日

  部分注释

  1.巴颜喀拉:即巴颜喀拉山脉,黄河的源头,位于青海省中部偏南,旧称巴颜喀喇山。

  2.湶:同泉。由于黄河源有三个,一为扎曲,二为约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因此用“湶”的三点水表示黄河的三个源头。

  2.五帝:是对上古时代五位最具影响力的部落首领的尊称,后演变为指上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五方上帝,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二指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三指少皞(昊)、颛顼、高辛(帝喾)、尧、舜。四指灵威仰、赤熛怒、含枢纽、白招拒、汁先纪。

  3.伊始:开端,开始,起头。

  4.肇启:初创、开始。

  5. 黎元:黎民百姓。

  6.山飞海立:形容黄河壶口磅礴气势。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

  7.嵩泰:指嵩山和泰山,嵩山、泰山、华山、恒山都是黄河流域的大山。

  8.万里长河:黄河是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因此称为万里长河。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黄河是世界第五大长河(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黄河),中国第二长河。

  9.怒吼:原指猛兽发威吼叫。比喻大风、急流发出巨大声响。

  10.急湍:很急的水流。

  11.气壮:气势雄壮,气势豪迈。

  12.波澜:波浪翻腾,波涛汹涌。

  13.百折不挠:意思是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比喻意志坚强,品节刚毅。

  14.奔涌:奔流涌出。

  白话译文

  巴颜喀拉山,是黄河的源头。

  山东东营河口,黄河与大海相连。

  从五帝开始,就在黄河两岸建都。

  中华文明,开始在黄河流域弘扬传播。

  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老百姓在这里生养。

  黄河水滋润着大地,五谷丰产丰收。

  黄河壶口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壶口声音震天响。

  即像万马奔腾,又像群龙掀起的大浪。

  与嵩山泰山相呼应,形成壮观的山河美景。

  长长的万里的黄河,湍急的流水怒吼着奔向大海。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魂,气势雄壮,波涛汹涌。

  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肯退缩,奔涌着向前流去,这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黄河颂》为四言诗,全诗分六章,每章四句,共二十四句。

  

黄河颂最感人的诗(黄河颂邱颂四言诗)(1)

= 黄河壶口瀑布

  黄河简介

  黄河是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黄河是世界第五大长河(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黄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邱颂创始人,邱隶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禾木颂》《伏羲颂》《黄帝颂》《山东颂》《五一颂》《廿岁光阴》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