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的时代

当中国的历史车轮驶入战国时代后,整个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不断遭到腐蚀瓦解,贵族阶层所垄断的知识不断向下层渗透,以孔子为代表的私学蓬勃发展,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子弟。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士人辈出?士阶层的崛起与精神(1)

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兼并战争的不断扩大,大量贵族失去了封地和贵族地位,沦为没有特权的士,他们与受到教育的平民阶层一起构成了新的势力——士阶层。掌握着知识文化的士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更好的地位,奔走于各国。各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匹供养大批门客的贵族,这些门客的主要来源就包括大量的士。

专诸——主君的利剑

春秋战国时代最低层的士,对于主君来说就是一把剑,用的时候拿起来斩杀敌人,万一损坏就换掉。这样的士,就是主君的一次性消耗品。养着他们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即使失败对于主君也无所谓。主君对于这样的士有多深感情说不上,这样的士就像与主君签了一个契约,主君供养士的日常,士用自己的生命来履行契约。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士人辈出?士阶层的崛起与精神(2)

吴国公子光养的门客专诸就是这样的士,专诸的使命从成为公子光的门客那一刻起就已经定了——刺杀吴王僚。这个机会公子光等了多年,时机到了,专诸践行了他的契约,一击即中,成功刺杀吴王僚。随即专诸被侍卫砍杀,公子光成为吴王阖闾。事后公子光也只能给他办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给专诸的儿子赏赐。专诸就是公子光豢养的杀手,他们公平交易,都遵守契约精神。专诸也被后人传颂,载入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像专诸这样的门客很多,信陵君的门客朱亥,太子丹的门客荆轲都是这一类人。

豫让与絺疵——主君的合作伙伴

豫让是晋国智氏家主智瑶的家臣。智氏在晋阳大战被灭族后,豫让多次刺杀把智瑶的头骨制成酒器的赵襄子。当别人问他他为何如此执着于为智瑶复仇,他说出了一句最能体现士的精神的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士人辈出?士阶层的崛起与精神(3)

豫让也曾经是范氏的家臣,范氏待他一般,他待范氏也一般,智氏待他恩重,他也以同样的规格回报智氏。所以豫让执着于为智瑶复仇,而范氏早被他扔在一边。豫让的行为是典型的士的行为,激励着后人遵守道德伦理。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士人辈出?士阶层的崛起与精神(4)

絺疵也是智瑶的家臣,絺疵屡次劝说智瑶不要刚愎自用,不要相信韩氏和魏氏。可智瑶不听,对絺疵的建议弃如敝履。于是絺疵弃智瑶而去,自行去齐国避难了。絺疵的行为更是典型的士的行为,合则用,不合则去。他们会选择主君,与能发挥自己能力的主君合作,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程婴与公孙杵臼——主君的腹心

程婴与公孙杵臼是晋国赵氏家主赵朔的家臣。前597年晋景公三年,下宫之难,赵氏被景公下令攻灭。为拯救赵朔之子赵武,公孙杵臼对程婴道:“立孤与死孰难?”程婴道:“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道:“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彊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活着辅助孤儿复兴赵氏与死哪一个更难?当然是活着难。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士人辈出?士阶层的崛起与精神(5)

公孙杵臼选择了死,让能力更强,受赵氏恩惠更大的程婴活着辅助赵武复兴赵氏。公孙杵臼抱着他人之子躲入深山,程婴前去告发。公孙杵臼与假的赵武身死,程婴活下来复兴赵氏。赵氏复兴,在赵武冠礼之后,程婴自杀前去相会老友公孙杵臼和家主赵朔去了。程婴和公孙杵臼把士的伦理精神发挥到极致,成为臣子的楷模。他们和主君没有血脉之亲,却胜似血脉至亲,为了主君,他们甘愿献出一切。他们和主君之间不存在契约,靠的完全是道德伦理,是长期交往培养的感情。信陵君的门客侯嬴,太子丹的老师田光都是这一类人。他们为了主君的利益看淡生死,毫不犹豫,欣然自杀,颇有日本武士道剖腹的精神。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士人辈出?士阶层的崛起与精神(6)

管仲——主君的挚友

齐国内乱,召忽和管仲共同跟随公子纠出逃鲁国。前686年,公子纠的兄长齐襄公诸儿被公孙无知弑杀。前685年,公孙无知在齐国内乱中被杀。公子纠在鲁国支持下返回齐国与公子小白争夺国君之位。管仲快马加鞭,在小白到达齐国国都临淄之前拦住小白,二话不说,挽弓搭箭,一箭命中,小白吐血落车。管仲以为小白必死,兴高采烈返回公子纠的队伍。没想到小白诈死,人家还是提前到达国都,登上国君之位——齐桓公。在齐国的压力下,鲁国处死了公子纠。作为公子纠的臣子,召忽自杀为公子纠陪葬;管仲却被押回齐国与齐桓公一笑泯恩仇,辅佐齐桓公富国强民,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士人辈出?士阶层的崛起与精神(7)

召忽被后人称赞,他完全符合传统价值对于臣子的要求。主君遭难,自己也不苟活,这是那时伦理对于忠贞之士的要求。有人对管仲会提出异议,但管仲也是符合士的要求的。虽然管仲没能追随公子纠而去,但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对整个华夏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孔子对管仲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如果没有管仲,整个华夏都可能被蛮族征服断了文明传承。所以召忽和管仲都符合士的精神,不仅仅忠于主君,还要心怀天下。后世的魏征就是这样,他虽然是李建成的谋主,但李建成被李世民杀死后,魏征并没有视李世民为仇敌,反而辅佐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士人辈出?士阶层的崛起与精神(8)

尾声

士的崛起,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春秋战国时代,大多数士与主君是合作伙伴。主君为士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士为主君提供治国理家的智慧。

君择臣,臣亦择君。士不会愚忠于某一主君,他们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事风格。

定国安邦,天下大治是他们的理想;胸怀天下是他们的肚量。为了最高利益,可以牺牲边边角角。他们都是士,士的精神仍然是当今社会所推崇的伦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