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花鼓戏带灯中的乡土情怀(戏剧之乡的不老松)(1)

❉❉❉❉❉❉❉❉❉❉

从演员到导演再到编剧

8月19日,记者来到了刘安民位于市剧团的家里。刘安民是记者在商洛文艺界所见到的少有的一位从外形到内里都渗透着浓浓的艺术气息的文化人。他那一头几近齐肩的银白头发似乎在呐喊“我是搞艺术的”,而他随着语调不断变换的表情又仿佛在高呼“我是属于舞台的”。冷气充足的斗室被他抑扬顿挫的音调渲染得仿佛大剧场,配上他瞬间凝泪、喊出台词的神情,记者如同看戏一般,眼前恍惚了起来。

商洛花鼓戏带灯中的乡土情怀(戏剧之乡的不老松)(2)

毋庸置疑,刘安民是一位极好的演员。他于1939年出生在商户兼农户的小康之家,15岁初中尚未毕业,便考入商洛专区文艺工作团,初工须生、武生后改丑行。山歌剧《三月三》在排练时,曾三次为他调换角色,第一次是匪兵甲,第二次是叛徒,第三次则是刁连长,一次比一次戏份重,进省演出效果甚佳。同时,他与伙伴们在省城上演的武打戏《盗仙草》,受到文艺界同仁与观众的赞扬。

从反面角色到正面角色,从古典剧到现代戏,刘安民在舞台上塑造了性格迥异的各色形象,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现代剧《桑园人家中》扮演的主角——愚昧顽固、自私自利的“王老三”,1964年参加陕西省第二届戏剧观摩会演时,轰动了古城西安,剧场内掌声不断。这次成功的演出,轰动了文艺界,众多学习该剧目的剧团,纷纷赶往西安。省戏曲研究院著名丑角阎振俗先生观后十分赞赏刘安民的表演,还误以为当时年仅20来岁的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学究”。

由演员成为一名导演,对刘安民来说,是一种跨越。他认为,导演需要对舞台上众多的人物形象进行更宏观地把握,因此比扮演某一角色的演员需要更深厚的功力。而且,因为需要顾及舞台角色之间的关系、处理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权衡戏剧的总体结构,导演需要对舞美、音乐、服装等各方面舞台知识都有所了解,对戏剧这门综合艺术的知识有更深程度的涉猎。自1964年执导的大型歌剧《江姐》红遍商洛全区开始,他先后执导的剧目多达数十个,多次在省、市获奖。

刘安民在某次地方戏培训班上发言:“我从事戏剧事业,已有60多个年头,最深的感觉是,戏剧创作最难,特别是戏曲,难在诗、话、情兼备。”从当演员时尝试写剧本,到成为名噪一时的编剧,他历经坎坷,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人生阅历。

三部大戏

在舞台生涯之外,刘安民短暂地当过服务员、煤矿工人、文化干部等,“文革”期间还曾蒙冤蹲过一年零十个月的监狱,戏剧般的人生历程给了他丰富的创作之源。他先后创作的剧目有:咸阳大众剧团排演的秦腔《山月随人归》,宝鸡人民剧团演出《白莲花》,商洛剧团排演的《望春花》《红袍》《桃花女太子》《托起长城的大山》《苦恋》《木匠嫁女》《红梅迎春》等大小剧本50多个,大部分剧目在省、市参赛中获奖。而被他屡屡提到的,则是3部代表作:商洛花鼓《屠夫状元》《月亮河》和大型新编历史剧《商君商於行》。

刘安民热爱读书,他反复提到,要想成为一个好编剧,就要多读书,读文学、文艺理论等各方面的书。而读书的好习惯从他参加工作之后就开始了。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文学、文艺作品,以弥补文化知识的欠缺。

还是演员时,他就琢磨着弄一部“属于自己的”戏。1961年,他偶尔从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方戏剧集成》(安徽卷)中发现有一出《三踡寒桥》的剧本,便尝试着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将这个剧本改编成一部自己喜欢、观众爱看、以丑角为主人公的丑行戏。经过一年多的修改,一部名曰《寒桥》的改编稿终于诞生,但由于1964年全国停演古装剧、十年“文革”等各种原因,该剧始终未能搬上舞台。1978年古装戏得以重返舞台,1979年陕西省决定为庆祝建国30周年举行献礼演出,新的时机已到,《寒桥》被数次修改、几度易名为《胡卢头》《珠宝缘》等,最后以《胡山献宝》与观众公开见面。时任省文化局局长鱼迅来商观看后,欣然命名《屠夫状元》,才臻于完美。

商洛花鼓戏带灯中的乡土情怀(戏剧之乡的不老松)(3)

《屠夫状元》获得了陕西省庆祝建国30周年剧本创作甲等奖,全国30多个省市级剧团移植上演,并被拍成迷胡电影版《屠夫状元》,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屠夫状元》单行本,仅《屠夫状元》戏剧光碟就发行了数万张。《屠夫状元》的成功,奠定了刘安民在商洛剧坛的地位。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说:“《屠夫状元》才算是真正的精品,是能流传下去的好戏。”原陕西省剧协主席、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也曾坦言:“《屠夫状元》绝对是一部好戏,我们院三个团现在还继续上演着。”著名评论家肖云儒撰写长篇评论文章《旧谱翻新声、明珠闪异彩》,盛赞《屠夫状元》“推陈岀新”。2011年中原第一丑金不换重新排演的新版《屠夫状元》,重登央视荧屏。

继《屠夫状元》之后,另一部大型新编历史剧《商君商於行》问世。此剧以商鞅变法为历史背景,以商鞅封为商君到商后推行新法、开放关口、实施徕民策的巨大行动作为基本元素,合理增舍,巧妙构思,在艺术舞台上塑造了商鞅大无畏的改革精神,热情讴歌了他为国为民的气魄与胆识。此剧参加了陕西庆祝建国50周年优秀剧(节)目展演并获编剧等10多个奖项。

话剧《天狗》是根据著名作家贾平凹同名小说改编,2011年移植、易名为商洛花鼓《月亮河》,参加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并荣获“优秀编剧”奖、“优秀剧目”等多个奖项。该剧通过月儿、高立正与天狗3人悲欢离合的命运和感情纠葛,展示了当代人的情操和灵与肉之间艰难的大冲撞,彰显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美好的传统道德,宣扬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们思想意识演变和进步的足迹。

时任陕西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文艺评论家胡安忍在陕西日报撰文说:“我曾担心剧本涉及男女性爱的内容处理成一种简单的性结合。其实,作者刘安(笔名,编者注)对此心知肚明,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在该剧中,我看到了真正的人性,看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在这种文化的制约下,内心的矛盾与冲突,灵魂的尴尬与困惑。《月亮河》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司空见惯的故事,但其中所蕴含的韵味却十分丰富。令人感到颇具新意的是,编剧并未把着力点放在这个故事的编织上,而是在‘招夫养夫’的大框架下,细致入微地展示月儿、天狗及师傅高立正那种深刻的内心矛盾,并由此进而揭示人物在民族文化传统熏陶之下所形成的某些性格特征。”

作家、评论家孙见喜撰文说:“《月亮河》是一出内在情绪非常饱满的戏,一台道德轨迹清晰、人物精神清澈的戏;这又是一台人的自属性受控于社会属性、中国传统价值观非常明确的戏;这台戏音乐优美、歌曲可以流传,剧本语言典雅……总之,这是一台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现代戏。”

精耕细作出佳作

刘安民家中的书房里摆满了书。他说,戏剧就是给人讲故事,而每一部好的文学艺术作品里都会有好的故事以及活灵活现的人物。因此他强调,成为一个好编剧的关键就是要多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去体会故事是如何编织的;其次是深入生活,去采风、去下乡体验生活等,到生活中去熟悉人和事,找寻戏剧需要的主题。

在刘安民看来,好剧本就是人都爱看的剧本,必须包含好主题、好故事、比较站得住的角色和比较激烈的戏剧冲突等要素,因此编剧必须有很好的文学素养。而戏剧又因为专业性很强,编剧还需要具备舞台、表演、导演、音乐、舞美、灯光等多方面的才艺,所以好的编剧绝大多数是懂得戏剧的专业人士。

商洛花鼓戏带灯中的乡土情怀(戏剧之乡的不老松)(4)

刘安民回忆说,他的《屠夫状元》从1962年开始写到1979年获奖,整整写了17年时间。《屠夫状元》是在柴屋里写的,大热天,光穿一个裤头,汗水全身淌。

《月亮河》从1984年到2011年,用了27年时间,翻腾了不知多少次,都弄不清了。而《商君商於行》在西安大众旅社写得吃不下、睡不下……

他精耕细作,只希望能出佳作。遇到没有灵感、作品卡住了的时候,他就找身边人聊天,给身边人讲剧本,就像父母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一样,讲着讲着,剧本的后续部分就自然地“讲”出来了。

戏剧需要与时俱进

“现在站在舞台上往下一看,观众基本就是小孩和老年人。多年来,全国各大剧种都在喊‘振兴’,为什么要振?因为不兴了,所以才喊振。振了没振?振了。兴了没兴?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可能与兴还有很大距离。”刘安民对于目前的戏剧现状表现出了些许担忧。

“戏剧跟不上时代步伐,面临着自身革命问题。”刘安民说。

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戏曲要与时俱进》的论文来阐述这种现象。“对于编剧来说,每一步都是新路,作品要与时代合拍,才能有观众,有市场。”(作者:胡蝶)

商洛花鼓戏带灯中的乡土情怀(戏剧之乡的不老松)(5)

编 辑:冀柯均

责任编辑:宋乔飞

编 审:杨 森

主 编:张志宏

slrb_xmt

邮箱:sxsslzc@163

商洛日报APP:右下角“我的”投稿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