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原来叫做《大秦帝国之天下》,从立项起就备受期待,因为这个电视剧系列的前三部(《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不管哪一部都足够优秀,作为一整个系列剧,更加凭借一以贯之的优良制作傲立群雄。唯独《大秦赋》,像个黑色幽默,陷入啼笑皆非的尴尬。它的宣发让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部气势磅礴,龙争虎斗的历史大戏,却没想到变成了一出不入流的劣质宫斗剧。

1

《大秦赋》走向滑铁卢的最大推手就是编剧。剧情走向和节奏堪称离谱。举凡历史剧,大多合理演绎,少有人苛求影视作品一字不差照搬史书,但剧情编写的前提必须是合理的,有逻辑的,能让人看到一个更好的故事和更鲜活的人们。再不济,写个神话也得自圆其说。而《大秦赋》里,离谱的情节罄竹难书。嬴政遇见芈华,瞬间坠入爱河,哪怕知道芈华是政治对手华阳太后派来安插在他身边的,不惜与生母赵姬反目,也要娶芈华。芈华在宫外演了一场欲拔剑自刎的戏码,嬴政居然信之不疑。这就是编剧眼中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一代政治家的心智水平。嫪毐造反一段简直是剧情漏洞的集大成。嬴政明知道嫪毐要造反,用很长的时间策划安排,设了局故意出宫,居然把自己的长子扶苏留在宫里,导致扶苏几乎丧命,并且损失了众多的干将以及青梅竹马的冬姐。连嫪毐一介毫无政治头脑的男宠都懂得造反的时候要先抢占武库,可雄才伟略的嬴政和一大帮文武大臣连基本的安排都没有。嫪毐本人,也在全城火拼的生死时刻,选择先回家顺便强奸一下家里的侍女再走。

大秦赋中秦始皇最霸气的话(秦始皇的棺材板都按不住了)(1)

一个舞姬出身的无脑赵姬加上一个假宦官嫪毐涂炭百姓,祸乱朝堂,嬴政一忍再忍,为了袒护嫪毐还把自己亲伯父的手臂砍下来了,编剧给的理由是为了维护大秦律,要找一个合理的缘由来解决嫪毐——可嫪毐的万千罪状随便提一条出来就可以灭他满门。更可笑的是,嬴政发现自己母亲和嫪毐的奸情之后,不仅不发火,还笑眯眯地逗两个私生子弟弟玩。后来还跑去这对奸夫淫妇的床前看他们睡觉,然后挂一把剑在床帐上。光是文字描述已经让人满头问号,这样的剧本究竟是如何吸引到巨资投入最终变成一部大剧呈现在荧屏上的,实在是让人陷入迷思。

整个戏没有聚焦在秦始皇如何历练成一位旷世大帝,而用近二十集的超长篇幅来描写嫪毐和赵姬的奸情,绕在宫斗的漩涡里不能自拔。我试图思考出编剧这样处理的特殊用意,或许是为了所谓的“吸引占观众群体多数的女性观众”。但恐怕剧组对女性观众群有很深的误解。首先,这部戏的宣发一直走的历史正剧路线,不论男女观众都表示了极高的期待,冲着这点来的观众,有谁会在看了二十集之后突然被莫名其妙的宫斗情节再次吸引?另外,以《甄嬛传》为代表,近几年的宫斗剧水准早已不是过去的莺莺燕燕洒狗血,《大秦赋》里这样粗制滥造的艳情野史,放在宫斗剧里头,怕是活不过三集。

2

秦始皇是什么人?他生在敌国,在敌国为质,饱受凌辱,历经磨难。这些年少时的经历渐渐让他形成阴鸷,孤独,残暴的性格。十三岁称帝,经历了成蛟之乱,嫪毐政变,以及吕不韦专权,他多疑、冷血的性格已经基本定型。但在《大秦赋》里,嬴政成了琼瑶剧男主角,一个文艺又清新的马屁精,动辄痛哭流涕,要么跪在 吕不韦面前诉衷肠:仲父,你如果是我生父,我秦王也不当了,我们一起私奔云云;要么跟城中百姓煽情,还一起唱歌;要么川普附身,逮住机会就发表演讲,给手下人灌心灵鸡汤。那个罢相幽母杀嫪毐,十年东出荡平六国,建立丰功伟绩的秦王嬴政,在这部剧的前49集里被写成一个最擅长嘴炮的奶头乐老小孩。

大秦赋中秦始皇最霸气的话(秦始皇的棺材板都按不住了)(2)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始皇的功业是建立在非凡的魄力和头脑之上的,非一般人的格局和胸怀可以望其项背,以施政严酷闻名的君王又怎么可能是《大秦赋》里的这副天真烂漫、迷茫小羔羊模样。

3

赵姬扮演者朱珠从头到尾哭似笑,笑似哭,导演是对她的那对小梨涡多么情有独钟,让这么一个一开口就显得十分摩登的女演员戏份贯穿几乎所有剧集。那口极富现代化气息的台词就像刀刮在玻璃上一般刺耳。但除此之外,她的气质倒是相当贴合角色,那眉来眼去,矫揉造作的样子十分符合赵姬舞女出身的背景,和一派母仪天下雍容华贵的华阳太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邬君梅的华阳太后气场极稳,不怒而威,把持朝政的样子令人信服,我要是秦国臣子,站队华阳太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大秦赋中秦始皇最霸气的话(秦始皇的棺材板都按不住了)(3)

段奕宏给出了一个新的吕不韦。他演出了大商人的精明和算计,游走于圆滑和智慧的边缘,低贱的出身却坐拥泼天的财富,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政治家,貌似憨憨的,笑里藏着刀,这种貌似无害其实更有杀伤力。那一场听闻赢柱驾崩的戏,吕不韦一脸肃穆脚步沉重地走进内室,掩门转身,虚伪的沉痛压抑不住内心的狂喜,脸部的肌肉抽搐,身体晃动,这一切在电光火石之间发生又消失,再次出门,他又是那个严肃哀戚的谋士重臣。段奕宏出类拔萃的面部管理和情绪控制彰显他之前所有奖项的实至名归,一切都是有来路的。

《大秦赋》的大腕演员阵容在拉胯的剧情缝隙里赋予了人物生命力。最出彩的是两个反面角色,一个是嫪毐,一个是郭开。前者把卑琐、擅长床笫之功的弄臣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在狐假虎威和献媚乞怜之间转换自如。另一个郭开,政治无能,但富于善于钻营的民间智慧,察言观色,能进能退,把一个生存欲望超强的小人形象塑造得入木三分。这种人物个性最难塑造,分寸稍微没把握好,要么演成纯粹的跳梁小丑,要么就演成谋略家。可郭开的扮演者塑造了一个独一无二,辨识度非常高的无能却得宠的赵国丞相,非常有说服力。

大秦赋中秦始皇最霸气的话(秦始皇的棺材板都按不住了)(4)

这部戏说到演员,肯定绕不过嬴政的扮演者张鲁一。《大秦赋》的导演有钢铁般的意志,让本来就长得老相的40岁满脸褶子的张鲁一饰演十二岁的少年秦始皇。当他用浑浊的眼神迷茫地望着可以演他女儿的赵姬说:“母后,孩儿该怎么办?”我那一口刚喝进嘴里的茶差点没喷出来。即使我非常喜欢张鲁一,也不得不承认张鲁一对嬴政这个角色的理解仿佛有极大的偏差。眼神游离茫然,完全没有坚毅和隐忍,内心没有足够的精神和力量支撑他应该表现出来的杀伐决断,心机缜密。倒是小嬴政演员的表现完美符合角色,目光如炬,有棱有角,带着恰到好处的英气和主角气质。皮相易见,骨相难得,如果一直沿用这个小演员诠释嬴政的少年时代,这个剧的命运将迥然不同。

大秦赋中秦始皇最霸气的话(秦始皇的棺材板都按不住了)(5)

一部剧不仅仅是一部剧,它是历史的回望。我们从平静的文字里获取不平静的力量,从一晃而过的影像里汲取历史的余温。那些被历史的风沙掩埋的真相已不可考,但精神和力量会透过缝隙回溯到时间的源头。在感受历史的魅力和文化的光华的同时,或许能多些思考,不枉前人在冰与火中的来来去去。历史为镜,但不能成为哈哈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