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是毛主席现存诗词中,影响力最大的一首词。这首词在1945年初次发表的时候,曾经轰动中外,甚至引发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填词大赛”。

蒋介石发动全体国民党员,要求每人作一首《沁园春·雪》和词,势必要从气势上把毛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雪》压下去,结果却以完败告终。

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沁园春·雪》和当年蒋介石看到的那一首,略有不同。当年词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的“蜡”,本为“腊”。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臧克家建议修改为“蜡”。

原驰蜡象拼音怎么读?原驰腊象改为原驰蜡象(1)

1957年元月,《诗刊》杂志创刊,臧克家担任主编。当时臧克家写信给毛主席说,希望将他以前创作的诗词,发表到杂志的创刊号上。毛主席一开始不太愿意,他写信给臧克家说:

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遗(贻)误青年。

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么,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

因为毛主席在信中提到了“改正错字”,所以臧克家不敢大意,在收到信后的第三天,就上门拜访了毛主席。两人聊天的过程中,臧克家提到了《沁园春·雪》里有一句“原驰腊象”。

臧克家请教毛主席,这个“腊”字当作何解?毛主席没回答他,反过来问他是怎么理解的。臧克家说:古代柬埔寨的名字叫“真腊”,那里曾经是一个盛产大象的地方。

见毛主席还是没有说话,臧克家又说:不如把“腊”字改为“蜡烛”的“蜡”。蜡代表白色,这样既容易理解,又和前面的“银蛇”更加映衬,显得更通俗,毛主席很开心地表示同意。

原驰蜡象拼音怎么读?原驰腊象改为原驰蜡象(2)

不过,《诗刊》创刊号发表的时候,这首词还是用的原版中的“腊”字。这大概是因为修改毛主席的诗词是件大事,没有得到毛主席的书面意见,不宜直接改动。

1964年元旦,《毛主席诗词》将要正式出版。毛主席把臧克家、郭沫若、冯至等人召集到一起,开了个座谈会,请大家提意见。

在这次座谈会上,臧克家对毛主席的诗词提了23条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原驰腊象”的“腊”字当改为“蜡”。最后《毛主席诗词》出版时采纳了他的建议,修改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版本。

毛主席历来主张“诗词要改”,“不光要自己改,还要别人来改”。好的诗歌和好的文章一样,都要经过反复修改,精心打磨,才能流芳百代。

毛主席过去创作的诗词,大部分经过长达十数载的反复修改。每一次改动时,他都会向臧克家、郭沫若、袁水拍等诗人虚心请教。对于别人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他也会反复斟酌。

原驰蜡象拼音怎么读?原驰腊象改为原驰蜡象(3)

毛主席之所以同意修改《沁园春·雪》中“腊”字,是因为臧克家有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那就是“这样更加通俗”。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描写的是写北国的冬天,一场冰雪把山脉变成了舞动的银蛇,秦晋高原也因为冰封,而变成了白色的象群。

词的上半阙是写中国的北方,毛主席显然不可能从中原风光,突然写到柬埔寨去,这里明显是臧克家的理解有误。至于毛主席的本意是什么,我们留到后面部分再去讨论。

我们应该注意到,在1957年毛主席同意《诗刊》发表自己诗词后,曾经写信给臧克家。在这封信里,毛主席主动提出“改正错字”。

换个说法就是,毛主席一开始其实就很想知道,他的诗词当中有哪些字和词,是别人不能够理解,或者认为是“错误”的。

原驰蜡象拼音怎么读?原驰腊象改为原驰蜡象(4)

因此,当臧克家主动问起“腊”字的含义的时候,毛主席并不说话,反叫对方去说。其实他就是想换一个视角,“从读者的立场”去了解这首词到底有没有什么“缺陷”。

如今的人在搞创作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写东西的时候,完全是自己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根本就忘了读者。

我写的这些东西,读者能够理解吗?他们理解起来有没有什么障碍?这就是毛主席想要知道的东西。所以他故意不解释“腊”是什么意思,想听臧克家的说法。

臧克家是国内著名的诗人,知识分子当中的翘楚,如果这个字的意思连臧克家都看不懂,那么普通人就更加看不懂了,所以更加需要改。

那么,这个“蜡”字,到底改得好不好呢?如今,有人说它改得不好。这个人说:毛主席原稿中的“腊”字,繁体作“臘”(là ),意思是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活动。

原驰蜡象拼音怎么读?原驰腊象改为原驰蜡象(5)

于是,“原驰腊象”的意思就是说:冰封千里的秦晋高原上,呈现出一派隆冬腊月的景象。同时,因为腊月是冬天的最后一个月,它预示着春天将要到来。

所以可以理解成,毛主席用“腊象”暗示国民党的末日就要到来。对于这种解释,我想借毛主席本人的一句话来说:“作诗就是作诗,不要那么去解释。”

因为非要搞点其他意义出来,可能就曲解诗词的本意了。而且臧克家的改动,也是得到了毛主席同意的。所以,臧克家的改动是很好的。

因为改动以后,普通人一看便知道,词的上半阙在写景,就是在通过歌颂北国风光,来赞美祖国“江山如此多娇”。不用绕来绕去,看得似懂非懂。

毛主席原来用“腊”字时,有没有想到国民党快要完蛋了呢?他没有说,谁也不知道。也许他有那个意思,于是用“腊”字,内涵更加丰富?但是普通人读不懂的,就不是毛主席想要的

原驰蜡象拼音怎么读?原驰腊象改为原驰蜡象(6)

冯梦龙说:“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历史上那些能够流传千古的诗歌,大多语言通俗有亲和力,让普通人一看就明白当中的意思。

语言通俗,也是毛主席诗词的一大特色。“通俗”不仅仅是指在诗词中不采用生僻字、词,同时还是指遣词造句,意思要清晰,不能含混。

毛主席原来用“腊”字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臧克家早在1957年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到了1964年,时间过去了七年,想必他早已经知晓答案。

可是,他为什么又一次在座谈会上提出要修改呢?并且毛主席为什么“又一次”同意了他的修改意见呢?我想,这就是为了让《沁园春·雪》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