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顶最亮的一颗星是卫星吗(36000公里轨道3颗卫星的卫星)(1)

要评选中国航天在2016年大事件,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交会对接,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这一整套载人航天任务必然能名列榜首。不过其实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在这次”天宫二号“在轨任务中,航天员能够实时跟地面保持通联,打视频电话,收发邮件,甚至还可以在轨看视频新闻,据说还试验转播了球赛。如此方便快捷,随时能够通联的背后,却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功臣:“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

南天顶最亮的一颗星是卫星吗(36000公里轨道3颗卫星的卫星)(2)

3 1模式 是典型卫星通讯网的运行模式

“卫星的卫星” 这就是对中继卫星最好的解释

中继卫星,也被航天人形容为“卫星的卫星”,这种卫星主要任务就是为在轨卫星和地面提供实时、稳定的天地通讯链路。如果没有中继卫星,这个情况就复杂多了。举个例子,如果我们以300公里轨道上的卫星通讯为例,要想确保在90分钟绕地球一圈的轨道范围内,实时都跟地面保持联系,那么至少需要建设100个地面站才能确保。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地面站的建设投入大,周期长。哪怕派出测控船,也无法做到100艘测控船的规模。所以需要中继卫星来完成通讯中继任务。

南天顶最亮的一颗星是卫星吗(36000公里轨道3颗卫星的卫星)(3)

2008到2012年发射 并不引人注目 可实际上这可是提前布局 棋高一着

而中国的“天链一号”系统就是完成这样的任务,在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3颗中国的天链一号01星、02星、03星从2008年2012年被发射升空,当时不显山不露水,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可是实际上这是中国航天的提前布局的一招妙棋。正因为有了“天链系统”,才有了后来大家看到的“太空授课”以及现在的“天宫二号”几乎覆盖全程的高清“直播”式展示,这背后完全都靠着“天链一号”系统。并且,中国的“天链一号”通讯中继卫星设计上太成功了,本来预计设计寿命6年,2008年发射,可到了2016年仍然良好服役。没办法,中国航天制造的质量始终都是这么好,所以新发射的04星进行了一些新的改进,增加了燃料储备,可以在多个轨道上工作。由于“3 1”的工作模式是确保全球覆盖的最基础要求,所以中国未来将会继续拥有相当高质量的在轨数据中继能力。并且,现在发射的04星是二代平台,通联能力更强,未来新发射的接班卫星,也都会是二代平台。

南天顶最亮的一颗星是卫星吗(36000公里轨道3颗卫星的卫星)(4)

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右上角的“天链”的LOGO 这就是经过天链中继回来图像

“卫星中继”这个能力,大家表面看到的就是“天宫二号”航天员享受了近乎直播般的体验,可背后还担负更繁重的任务。现在中国航天地面站可以在1个小时内下载到过去24小时最新的卫星图像,就靠的是“天链一号”平台,要知道一张卫星图像动辄都是数十G,这可比家用宽带下电影费劲多了。而且,未来中国要实现视频卫星的实时传输,也需要依靠“天链一号”中继传输,因此,在不久未来中国能够实时收看准实时的航母活动视频,不能忘记这个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天链系统”。这一能力不会太远,2030年左右就会成型。

南天顶最亮的一颗星是卫星吗(36000公里轨道3颗卫星的卫星)(5)

有了全球覆盖网络 直播个航母运行实况 那不是小菜一碟嘛

PS:今天是“神舟十一号”返回地面第32天,两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已经可以上场打篮球了。他们这次“天宫二号”任务的圆满完成,也标志着中国航天员可以完成长期空间实验任务,开启中国载人航天新的征程。

全文结束,谢谢大家之前的指教,欢迎更多理性点评和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