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是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式,属于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大多雕刻龙凤等图案,柱顶横插着雕花的长石片,顶上有蹲兽朝天吼。相传华表是部落时代的一种图腾标志,古称桓表,以一种望柱的形式出现,富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有意思的华表(庄严神圣的华表)(1)

华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象征

有意思的华表(庄严神圣的华表)(2)

天安门前右侧华表

有意思的华表(庄严神圣的华表)(3)

天安门前右侧华表(红圈部分疑似进行了修补)

在北京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华表已经成为中国的标志性建筑象征之一。天安门的华表是用汉白玉石柱雕制的,雕刻精美,以圆柱形为主体,柱身雕有云龙纹饰,上部还横插一块长形云片,柱顶雕有瑞兽。此外,在明十三陵、卢沟桥等地,也都可以见到矗立着与天安门前后那对类似的华表,只是造型稍异,上面的瑞兽略有不同。

据载,华表源于上古尧舜时期设置的诽谤之木。如《吕氏春秋・自知》记载∶“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又《史记・孝文本纪》上载∶“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及《淮南子・主术》:“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诽谤之木,即指木牌。

有意思的华表(庄严神圣的华表)(4)

天安门前左侧华表

有意思的华表(庄严神圣的华表)(5)

天安门内华表(远处城楼是端门)

上古时代,尧舜两位君王治理天下时,在主要交通路口树立了旌旗、木牌、鼓,要进善言的人就站在旌旗下畅所欲言,要批评朝政的就把谏言写在木牌上或击鼓以申。如此就能使治国途径通畅,招来进谏的贤才。

在古代,“诽谤”不是现在我们用的毁谤的意思,而是进谏之意。如《周书・柳虬传》上载∶“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开诽谤之路,纳忠谠之言。”及《汉书・贾山传》曰∶“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

有意思的华表(庄严神圣的华表)(6)

卢沟桥华表

有意思的华表(庄严神圣的华表)(7)

北京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华表(原圆明园华表)

有意思的华表(庄严神圣的华表)(8)

北大校园华表(原圆明园安佑宫华表)

有意思的华表(庄严神圣的华表)(9)

清西陵泰陵大碑楼西北角华表

华表最早的形状。据晋朝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上载∶“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gāo井上汲水的工具】,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诽谤之木就是华表木、表木。华表的外形是顶端横木相交,有如花形的巨大木柱,而“华”字在古代同“花”字,如《说文解字》曰∶“花,本作华。”故这是“华”字的由来。另华表最早的作用,是古人用来表示王者纳谏的,或用作路径标示。“表”,有标识之意,这是“表”字的由来。

有意思的华表(庄严神圣的华表)(10)

清东陵裕陵华表

有意思的华表(庄严神圣的华表)(11)

清东陵孝陵大碑楼华表

有意思的华表(庄严神圣的华表)(12)

沈阳清昭陵华表

华表通常分为底座、柱身、柱顶三部分。柱顶上的部分又称为“承露盘”,据传汉武帝因笃信仙术,曾在建章宫筑神明台,立铜仙人舒展双掌捧铜盘承接甘露,希望喝了可以延年不死。后来盘上不立仙人改置瑞兽,有祈福辟邪的作用。柱身大多雕有蟠龙等图案,上方横插一长形石板,上面雕满祥云。华表的基座称为须弥座,底方盘圆,象征天圆地方这是借鉴了佛教造像的基座形式,而且在基座外添加了一圈石栏杆,栏杆的四角石柱上各有一只小石狮,头的朝向与上面的石犼相同。栏杆不但对华表起到保护作用,还将华表烘托得更加高耸和庄严。

古代的华表是用来上达民意的,有监督作用,皆为木制,而使用石柱作华表,则盛行于东汉时期。后来,华表的作用消失了,只是竖立在宫殿、桥梁、陵墓、城门等前的大柱,有纪功、装饰、标识等作用,近代更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