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讲的是西游记第二十三难金銮殿变虎的,第二段:救人助己,沙僧说谎显仁义。因为为了本文的阅读量考虑,所以标题变了一下,望朋友们体谅,作者写文不易!先在此感谢,感恩,所有用心看此文的朋友。
我们文接上篇,继续讲。
八戒弃战而逃,跑一边睡觉去了,沙僧被抓。
沙僧被黄袍怪抓进洞中之后,这黄袍怪却是对他沙僧是理也没理,直接进洞去找百花羞了。你道为何?原来这黄袍怪见八戒、沙僧打上门来,心中就存了疑惑,多了几分思量:"唐僧乃上邦人物,必知礼义,终不然我饶了他性命,又着他徒弟拿我不成?噫!这多是我浑家有甚么书信到他那国里,走了风讯!等我去问他一问。"(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沙僧的命不该绝,也是多亏了这黄袍怪有脑子。要是遇见个没脑子的妖怪,直接把这沙僧剁馅吃包子,估计沙僧也没地方哭去。
这黄袍怪心中猜想着自己妻子可能背叛了自己,杀心瞬间就起来了。那怪陡起凶性,要杀公主。(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拿着刀,就去找百花羞公主。那百花羞却不知此事,梳妆打扮完了,也正好去找黄袍怪。黄袍怪遇上了百花羞,瞬时间攒眉怒目,咬牙切齿。这百花羞不知何故?还陪笑着问道:"郎君有何事这等烦恼?"那黄袍怪咄的一声骂道:"你这狗心贱妇,全没人伦!我当初带你到此,更无半点儿说话。你穿的锦,戴的金,缺少东西我去寻,四时受用,每日情深。你怎么只想你父母,更无一点夫妇心?"
说道这里,我们就能看到黄袍怪为何对百花羞恼怒至极的理由:人伦。什么是人伦?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周易·序卦传)"在所有人伦关系中,夫妇是人伦之始,也可以说以其为人伦之首。而黄袍怪真正恼怒,甚至想杀死百花羞的原因也在这,认为百花羞有违人伦,不行夫妻之道,不遵三从之德,更是让自己的国王父亲来拿自己,不想和自己在一起了,所以起了杀心。
这百花羞一听,吓的跪倒在地,估计百花羞此时,早已经心中忐忑不安,怀疑是不是事情暴露了,但即使心中忐忑,她也只能强忍心中的恐惧,探问道:"郎君啊,你怎么今日说起这分离的话?"百花羞不得不说,她是个聪明的女子,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选择了反问试探。若是一般女子,估计早就吓的花容失色,哑口无言,狼狈不堪,那还有这样反问试探的。黄袍怪这时可是拿着刀,明晃晃的对着这百花羞的。
黄袍怪听后,道:"不知是我分离,是你分离哩!我把那唐僧拿来,算计要他受用,你怎么不先告过我,就放了他?原来是你暗地里修了书信,教他替你传寄;不然,怎么这两个和尚又来打上我门,教还你回去?这不是你干的事?"见黄袍怪如此说,这百花羞心中却也是安心了一点,为何安心了一点?因为百花羞从黄袍怪话里,听出来了这黄袍怪实际上并没有真凭实据,而是猜测,所以狡辩道:"郎君,你差怪我了,我何尝有甚书去?"估计演技好的女子,现在还要拿手帕佯装擦擦泪。
黄袍怪心中认定,又 道:"你还强嘴哩!现拿住一个对头在此,却不是证见?"百花羞道:"是谁?"黄袍怪道:"是唐僧第二个徒弟沙和尚。"百花羞心中一咯噔,但认了就是一死,她如何敢认,只道:"郎君且息怒,我和你去问他一声。果然有书,就打死了,我也甘心;假若无书,却不枉杀了奴奴也?"
黄袍怪闻言,就拉着百花羞公主,去找沙僧对质。你道怎么拉的?揪着百花羞的头发,拉到沙僧门前,一把捽在地上。然后就拿着刀,去审沙僧,道:"沙和尚!你两个辄敢擅打上我们门来,可是这女子有书到他那国,国王教你们来的?"
沙僧也是个明事理的,见黄袍怪如此凶狠的持刀来问,又把他自己的夫人百花羞如此的掼倒在地,当下心中就明白了,这黄袍怪是要百花羞。不禁心中就想:"分明是他有书去,救了我师父,此是莫大之恩。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罢罢罢!想老沙跟我师父一场,也没寸功报效,今日已此被缚,就将此性命与师父报了恩罢。"
看沙僧的心中所想,跟八戒的心中所想,是不是有天壤之别?看到百花羞公主,这沙僧先看到了是她对唐僧师徒的恩义,而不是自己的生死,可以说沙僧在这时事可以直面的生死的。我们看最后一句"就将此性命与师父报了恩罢!"多么的大义凛然!
沙僧主意拿定,要破戒报恩,于是就说:"那妖怪不要无礼!他有甚么书来,你这等枉他,要害他性命!我们来此问你要公主,有个缘故,只因你把我师父捉在洞中,我师父曾看见公主的模样动静。及至宝象国,倒换关文,那皇帝将公主画影图形,前后访问,因将公主的形影,问我师父沿途可曾看见,我师父遂将公主说起,他故知是他儿女,赐了我等御酒,教我们来拿你,要他公主还宫。此情是实,何尝有甚书信?你要杀就杀了我老沙,不可枉害平人,大亏天理!"
见沙僧说的如此有理有据,有因有果,又如此的雄壮有力,心下立刻信以为真!丢了刀,瞬间又变成了那个痴心的黄袍怪,双手抱起百花羞道:"是我一时粗卤,多有冲撞,莫怪莫怪。"还亲手为百花羞挽了青丝,扶上宝髻,然后软款温柔,怡颜悦色,哄着百花羞进去了,更是请她上座赔礼!前后区别之大,让人感叹!
百花羞见黄袍怪信以为真,心中也就定了下来,又想起了沙僧,道:"郎君啊,你若念夫妇的恩爱,可把那沙僧的绳子略放松些儿。"黄袍怪正哄着百花羞,自然应允,让小妖们解了绳子,锁在哪里。沙僧为恩助人,见自己也得了方便,不由心中暗道:"古人云,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若不方便了他,他怎肯教把我松放松放?"
结语:这一段虽然是二十三难金銮殿变虎中一个小段,但其过程也是极为的凶险,无论是百花羞还是沙僧,在这一段其实都有随时死亡的风险。为什么这么说那?因为用一句话讲,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沙僧被捉,本身就已经没有了反抗能力;百花羞一个弱质女流,在失去黄袍怪信任后,更是毫无反抗之力,任人宰杀。
实际上在这一段中,真正拯救两人性命的,就是那一段充满善良的谎言。如果没有这个谎言,沙僧迂腐的抱着戒条不放,那么等待两人都的都是身死。为什么这么说那?有朋友就说了,百花羞会死,那沙僧可不一定死,黄袍怪狠的只是百花羞的背叛。
但我说,沙僧一定会死,百花羞却有可能活。为什么?因为黄袍怪恨百花羞是真,爱百花羞也是真,一时的恼怒可能把脾气爆发出来,但真正的拿刀把自己最爱的人杀死,我感觉黄袍怪办不到。如果不杀百花羞,那黄袍怪心中的怒火如何平息,那么只能迁怒于人,沙僧必死!假设,黄袍怪一怒之下杀死了百花羞,那么引出这一些结果的唐僧师徒能幸免于难?黄袍怪不会怨恨捎书的唐僧师徒?所以说出来了,沙僧也一定死。
而看似沙僧报恩的举动,却也是救了他与百花羞的性命。这个谎言充满了拯救生命的善良,也显出了沙僧知恩图报的仁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出家人的五戒之首是不杀生,若因不妄语而致人死亡,才是真正的罪孽。说谎的目的是为救人,那么救人就是发心,救人就是心愿。至于破不破戒,破戒既为救人,破戒是真,救人也是实,以救人的心意功德,足以弥平破戒带来的罪过。
参考:《西游记》
附:《东岳宝训》
天地无私,神明鉴察。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 。此三者,乃天运循环,周而复始。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损人利己,切宜戒之。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做。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自速,谛听吾言,神人监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