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年正月初七,随着平壤城的轰开,日军统帅小西形长,也展开了殊死抵抗,明军攻城,日寇守城,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一个时辰的苦战,攻克城北制高点牡丹峰,全歼日军2000余名,日军开始乱作一团,李如松当即下令,正午之前拿不下平壤,前锋营所有将领,全部斩首,首先登城者赏银5000两,一时间明军士气高涨,蜂拥向前,辽东铁骑、戚家军这都是抗倭名牌,个个杀红了眼,平壤围城,六门齐攻,明军火铳营、虎蹲炮也向前推进。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爆发时间(大明抗倭援朝之决战平壤)(1)

随着戚家军及辽东铁骑,攻上城南的芦门,插上明军旗帜,明军不断攀上城头,呼声响彻云天。一门失守,六门皆惊,守城日军纷纷弃城而逃,七星门也被大炮轰塌,明军骑兵如潮水般杀入城内,在普通门督战的小西形长,目睹此景面色惨白,心知大势已去,长叹一声,下令残军退守土堡,一战下来,歼灭日军一万七千余人,小西形长率领仅剩的六千多人,龟缩在练光亭、七星、普通三座大土堡,作最后的困兽之斗。

这三处土堡道路狭窄崎岖,明军大炮推不上来,而日军也是做了拼死抵抗,为了减少伤亡,李如松决定放他们走,派人传话给小西形长,两国本无矛盾,都因为你攻陷平壤,朝鲜国王求救,导致两国交战,只要你扯出平壤,保证不再追击。

小西形长本来就打算突围,不管真放还是假放,只有离开平壤才有一线生机,于是连夜带人出了平壤城,可是在城南不远的大同江,查大寿的几千铁骑,正在悄悄的等待着他。小西形长惊骇万状,你们这些骗子,顾不上大队人马,仅率轻骑一路狂奔,总算在开城日军接应下,撤回黄海道。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爆发时间(大明抗倭援朝之决战平壤)(2)

大明取得了平壤大捷,不仅仅是收复平壤城,杀死一万多日军这么简单,日军主帅部队被歼,整个朝鲜半岛日军闻风丧胆,平安道、江源道、黄海道、咸镜道、开城的日军,纷纷弃城争相南逃,全线后撤了400余里,全然没有了长驱直入的狂妄和胆色。

日军统帅小西形长,退守汉城,各路倭寇听说,小西形长战败,纷纷南逃,日军第六军团,岛津义弘主力,第三、第九军团各一部分,共36000余人赶来救援,南逃的日军也纷纷汇聚汉城,像什么加藤清正、小野成幸、安东常久等等,被称为桂五左卫门、内海鬼之丞、伽罗间弥兵等,在日本,都是战神级别的人物。

汉城北十五公里的碧蹄馆,是山丘上一个驿馆很不起眼的小地方,却发生过一场大战,小西形长在碧蹄馆汇聚众将,虽然平壤城损失了一万多人,但是还不足以伤动元气,日军总兵力还有十二三万,当下汇聚汉城的就五万余人,而明朝李如松入朝鲜,总兵力三万多人,于是小西形长,准备派兵诱敌,将明军诱入包围圈全歼。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爆发时间(大明抗倭援朝之决战平壤)(3)

小西形长已经给丰臣秀吉上书,写的是全歼十万明军,却说查大受被李如松派遣,阻击了小西形长后,帅三千铁骑一路南下,见了溃逃的日军就杀,砍瓜切菜,根本不要什么俘虏,长驱直入,深入敌人阵地三百余里,小西形长还没有来得及部署,派去诱敌的部队,已经被查大受的铁骑全歼,小西形长马上派兵围堵。

杀红了眼的查大受,这时候才发现,自己被包围了,怪不得日寇如此之多,一直杀不完,可是查大受的3000辽东铁骑,是在关外沙漠,与蛮夷较量过的百战雄师,明军精锐中的精锐,配备三眼火铳,大刀长枪,相当于特种部队,士兵们不但不感到害怕,反而气势高涨,毕竟是在日军大本营汉城,五万日军鏖战下去,肯定是全歼辽东铁骑。

李如松和副将杨元带2000余人,巡视各地,不见查大受回报,就命令副将杨元带一千多人在后,自己亲率一千多人在前,深入敌方看看情况,接近汉城就听见杀声震天,李如松不顾一切,带着一千多人就冲了进去,站在指挥台上的小西形长,看见李如松来了,大明主将,原以为大明主力到了,后来一看就带了这么点人,马上下令,各路将军亲自上阵,务必全歼。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爆发时间(大明抗倭援朝之决战平壤)(4)

一时间日寇蜂拥而来,都朝着李如松连番冲击,几次险些要了李如松的命,弟弟李如梅射杀日军猛将,副总兵祖承训,曾是李如松父亲,李成梁旧部,也是拼死护佑,五千多大明军队,对战五万日寇,战场之上还有不退反进之势,正在这时,副将杨元带领的一千多人也到了,看见主帅被围,赶紧派人回去请兵,自己带一千多人也杀了进去。

明军将士听得背后救兵杀来,个个都是杀劲十足,战场形势顿时大变,杀的日寇步步后撤,估计是碧蹄馆地方太小,小西形长误认为明军发起总攻,带领全军仓皇逃窜,撤回王京。

李如松得到这一情报后,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帅敢死队700勇士,深夜奇袭龙山大仓。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食,一夜间被烧的干干净净。12万日军面对3万多明军,竟然龟缩一团,不敢出战,而明军由于兵力有限,无法展开强攻,双方展开对峙,一时间战局陷入了僵局。

自从碧蹄馆遭遇战,五千明军杀退五万日寇,大明主力赶到,火烧龙山大仓,日寇贼众,可士气低落,明军虽强,然兵力不足,双方相持之时,小西形长提出,议和。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爆发时间(大明抗倭援朝之决战平壤)(5)

咱们的沈惟敬忽悠大师,洗脑专家又该上场了,第一次谈判,忽悠日本停战50日,第二次谈判,又以赐帽为由,探听日寇兵力,这是他第三次担任谈判特使。

宋应昌专门交代沈惟敬,第一,不要误了朝鲜,日本必须从朝鲜撤兵,释放人质,不能为了停战,就损失朝鲜利益,第二,不能负的朝廷,丰臣秀吉必须下翔书,每年进贡,大明册封他日本王,堂堂大明王朝的尊严必须专注。你帅策士五人,领倭众归日本谈判,回来与我转奏圣上。

可是沈大师到了日本,根本就没他说话的机会,小西形长给丰臣秀吉的战报,可没说是打不过才议和,看看丰臣秀吉提出的条件,第一,明朝必须嫁公主,于日本天皇为妃,第二,恢复中日贸易,两国大臣为通好共立盟誓,第三,归还朝鲜北部四道,割让王京、全罗、忠清、庆尚等道给日本,第四,朝鲜派王子及大臣,到日本为质,第五,朝鲜重臣发誓,永不背叛日本。

沈惟敬对日本天皇,提出的条件,是逐一答应,别说这五条了,哪怕大明向日本称臣、纳贡,割让大明给日本,沈大师都会说,没问题,这都没问题,丰臣秀吉见大明特使如此爽快,立刻派遣小西飞,随沈惟敬前往明朝,落实议和事宜。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爆发时间(大明抗倭援朝之决战平壤)(6)

到了朝鲜王京和平壤后,小西飞被滞留于两地,得不到他前往北京的消息。沈大师在北京,却是豪言壮语,什么日本纳降,什么岁岁朝贡等,总之,他此去日本,不辱使命,顺利睡翔。但是,没过多久,一件能让沈惟敬砍头的事发生了,小西飞到了北京。他要是说出实情,沈惟敬的欺君之罪,是株连九族,大师毕竟是大师,在大明王廷的追责盘问中,小西飞匍匐于地,浑身哆嗦,不敢抬头,大明王朝的条件成了命令,撤兵,放人,纳降,进贡,少一样,就攻打日本本土。

小西飞也爽快的,说出两个字,同意!于是大明朝,派杨方亨为正使,沈惟敬为副使,带小西飞,去日本落实事宜。在丰臣秀吉的议事大殿,翻译官缓缓宣读,刚开始还一本正经听,当读到,特封你为日本王,丰臣秀吉面红耳赤,极其愤怒,撕毁册封诏书,我想当日本王,就当日本王,还用大明来封?

小西飞呢?斩首!驱逐大明、朝鲜两国使节,开战!马上开战!接着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