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孩子诚实做人,家长要为孩子作出好榜样。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很容易受到某种行为的暗示。如果父母言行不一致,不履行承诺,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例如,父母如果答应了孩子假日带到商场买玩具,就一定要去。如果到时候忙,脱不开身,也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并争取以后补上。而且,这样推迟或失约的事情,今后一定要注意避免发生,这样才能取信于孩子。

许多父母为了诱导孩子做某件事,总是轻易地许诺孩子某些条件,但是事后却没有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父母在欺骗自己,他就会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经验,那就是不守信的许诺是允许的,大人的言行也经常不一致,说谎也是允许的,等。例如,孩子哭闹时,父母常用许诺来哄孩子:“别哭了,回头妈妈给你买支冲锋枪。”尽管这样说了,家长并没想过兑现。但孩子却信以为真,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如果每次许诺都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孩子的一次次希望都成了泡影,久而久之,孩子不仅逐渐失去了对家长的信任,慢慢地也就学会了说谎。因此,家长和孩子形成真诚和互相信任的关系,是培养孩子诚实品质的重要条件。

当孩子犯了错误,要鼓励他们说实话、不撒谎,因为撒谎比错误本身更威严重。可以告诉孩子,即使他这一次犯错,但是妈妈很高兴他能有勇气承认,而且相信他下一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也可以将自己小时候类似的经历与他分享让孩子知道这不是最糟糕的情况。此外,孩子在犯错误时能主动诚实地承认错误,要给予赏识和鼓励。你可以说:“你的诚实让我很高兴,相信你会改正错误的!”

当孩子有诚实的表现时,不要出于其他考虑而责怪孩子的诚实。而应该说“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若孩子在诚实之后带来的是怒骂、指责,说谎行为将屡次出现。相反,说出真情后,常可获得解决办法,或获得父母谅解一起跟着想办法,诚实才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父母应该练习对情绪的控制,当预期有负面情绪时,可暂时离开现场或十分钟后再谈。

做一个诚实的孩子需要勇气,因为诚实的孩子也许会吃亏,也许会受骗,但绝不能让孩子因此远离诚实,这就如同走路有可能摔得鼻青脸肿,却不能因此而终生躺在床上一样。因此,对孩子的诚实,父母必须给予热情的赏识和鼓励,赏识他们战胜了自己,鼓励他们继续坚持诚实。

孩子需要的鼓励而不是一味的表扬(对待孩子的诚实给予热情的赞赏和鼓励)(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