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楼兰前世今生(楼兰美女的前世今生)(1)

楼兰美女

东晋咸康元年(335),鄯善王元孟向第二代凉王张骏献上了一位皑如山上雪、皎如云中月的绝色女子(见唐朝房玄龄等《晋书·张骏传》,中华书局1996年版。)。美女一进前凉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便羡煞了万千男儿,羞煞了三宫六院。

拥有一朵花,已然胜过整个花季。如获至宝的张骏立刻将她封为“美人”,特意为她建造了“宾遐观”金屋藏娇。作为回报,前凉在鄯善国的楼兰城(海头)设立了西域长史府,鄯善得以狐假虎威,睥睨西域。

楼兰美女不仅令贵族牵肠挂肚,甚至让一些高僧都失魂落魄。(史书记载见北齐魏收《魏书·沮渠蒙逊传》,中华书局2003年版。),东晋灭亡那年(420年),来自中天竺的高僧昙无谶进入鄯善弘布佛法,无意中见到了鄯善王的妹妹曼头陀林公主。出于礼貌,公主面对高僧嫣然一笑,并闪动了那黑亮如同谎言一般的美丽瞳仁。立刻,本应“六根清净”的高僧被公主如月的明眸、如玉的皓齿、如雪的肌肤、如柳的腰肢深深倾倒,以至于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一双眼睛红得如同鸡血。后来,他打听到公主不能生育,便对外宣称自己“能驱鬼治病,让妇人多子”,终于有幸与前来诊治的公主近距离接触。

时间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生命抗衡无限的时间,让生命得以延续,才采取了繁殖这一本能的手段。对于古代的已婚女人来说,能否有生育能力,能否生育男孩,为丈夫所在的家族传宗接代,关系着她的声誉、地位。因此,公主屈尊前来就医,无可厚非。

前来就医的公主看上去举止稳重,而内心却澎湃如潮,就像隐蔽在风景宜人的山水之下的火山一样。面对高僧的刻意引诱与曲意奉承,公主曾经极力控制自己,却收效甚微。当高僧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之后,正如《爱经》里所说:“一切都无所忌惮了,因为激情无法等待”,公主干脆将身病与心病一起治疗,两人如干柴烈火,烧透了黑暗与寂寞的漫漫长夜。

为了堵住身边人的嘴,昙无谶一再教育他们:“当你觉得保守一个秘密比传播一个秘密更有价值时,你就成熟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渴望成熟,特别是根本管不住自己脸上那些器官的女人。不久,丑闻败露,高僧乘隙走小路逃亡凉州。高僧逃走后,楼兰公主并未落寞,佳人的风采,仍在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扣动着下一个红尘人的心扉。

其实,这个花和尚并非一无是处,他6岁丧父,少年时代便师从达摩耶舍研修佛经,以记忆力超强而闻名,在佛学上造诣很深,并深谙咒术,有西域大咒师之称。来到凉州后,他潜心弘法,先后翻译出了《大涅槃经》《菩萨戒经》《悲华经》《金光明经》等一批佛经,得到了崇信佛法的北凉国主沮渠蒙逊的特别信任,被封为“圣人”。

一旦有了随意进出皇宫、一睹嫔妃芳容的特权,这个采花大盗便故态复萌。

他所采取的办法,就是通过太监将自己深谙房中术的消息悄悄传进寂寞的后宫。听到这个消息,又见这位高僧皮肤白皙,高大威猛,一个公主大胆地跑来一试,果然七窍通透,蚀骨销魂,仿佛做完复明手术的盲人终于看到了恋人脸上的笑靥与手中的鲜花。风流韵事如同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豆腐”的怪味在王族妇女群里弥漫,蒙逊的女儿和儿媳纷纷私下拜会昙无谶,美其名曰修炼佛法,实际上是学习交合技巧。难怪自古以来就有人说“寺庙里藏韵事,袈裟里掩风流”。

云中藏不住云雨事,雪中埋不住雪花银。一天,蒙逊无意中听到路人议论说:“圣人哪里是在讲经,他是以讲经为名引诱女人,听说凉王的公主和儿媳都和他上床了。”蒙逊派人暗中调查,果如路人所言。

生气归生气,窝囊归窝囊,但家丑不可外扬,再加上高僧是自己请来的,女眷是自己上钩的,蒙逊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窘境。就在蒙逊犹豫之际,北魏太武帝的使者求见,要求蒙逊准许昙无谶到北魏讲经。对于北魏的要求,实力不济的蒙逊显然不敢拒绝,但又怕昙无谶去北魏对自己不利,于是对昙无谶动了杀心。

昙无谶不会嗅不出一点血腥的味道,因此提出去西域求取《涅槃后分》。他的如意算盘是,一来可以借机与蒙逊分手,躲过杀身之祸;二来可以借此回绝北魏的要求,免了北去的辛苦;三来可以路过楼兰,见一见自己的老情人。

意外的是,蒙逊不仅痛快地答应了他,还给了他大笔的资助。

多情若是招惹了权威,往往以死来句读。高僧刚刚西行进入荒无人烟之地,蒙逊派出的刺客便亮出了刀剑,利落地扳掉了高僧的脑袋。

干完这件事,66岁的蒙逊也突然病倒(据说是昙无谶的临终咒语起了作用),无奈地赶往地狱与昙无谶会合。

那一年是北凉义和三年(433),花和尚昙无谶49岁。

他的结局不禁使我想到了215年后的唐僧辩机,作为玄奘的得力助手,博学而英俊的辩机与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私通,最后被唐太宗砍掉了脑袋。难道,辩机没有听说过昙无谶的故事?或者,辩机是昙无谶转世?

古楼兰前世今生(楼兰美女的前世今生)(2)

【小河公主复原图】

棺木中绽出的笑

2000年12月,65岁的王炳华及其九名队员,再次开始了寻找小河之旅。王炳华的骆驼上驮着贝格曼的考古报告,身上装着贝格曼当年绘制的路线图,手里拿着现代化的卫星定位仪,随时捕捉着罗布泊的每一点历史文化信息。

越往前走,生命的气息就越加微弱,枯死的胡杨、稀落的红柳在慢慢减少,偶尔可见的兽迹完全消失,周围的沙山越来越高大,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小河墓地却渺无踪影。

这是寻找的第四天,根据测算,墓地可能还在30千米外,而干馕和冰水已经所剩无几。继续向前,能保证整个队伍安全走出沙漠吗?“再坚持三个小时,不行就往后撤!”面对大家怀疑的目光,王炳华咬牙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就是这可贵的三小时,小河墓地找到了。

2003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对小河墓地进行考古发掘。

那是一个无风的早晨,镜头聚焦到小河墓地,现场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一座船形棺木正在缓缓开启。紧绷在棺木上的牛皮断裂的声音沉闷而有力,像从幽深的海水里传出的某种震响。“那声音刺激人的神经,让人兴奋,我感觉那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那是历史从3800年前走来的脚步声。”曾在现场开启棺木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伊第利斯动情地说。

当伊第利斯揭下覆盖着船形棺木的牛皮,小心翼翼地取下棺木顶上的第一块盖板时,里面露出了些许淡黄色的毛绒物。伊第利斯并不急于往下操作,而是细细清扫了盖板缝隙间的浮沙。在伊第利斯缓缓拿起第二块盖板时,现场顿时发出一片惊呼,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尸的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立刻,一个如花的笑靥从棺木中绽放出来,这是一个凝固而永恒的微笑,生动而富于感染力,以至于看到的人都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

这个被称之为“小河公主”的女尸,是一具女性木乃伊,头戴尖顶毛毡帽,脚蹬牛皮筒靴,身裹毛织斗篷并别以木质别针,微微闭着双眼,睫毛像一排幼松似的挺立着,上面蒙着一层细沙,以一种朴素而美丽的装扮在沙海之中安然“沉睡”。

如此美丽的白人女尸,不免让人想起70年前沃尔克·贝格曼发现的“微笑公主”。其实,对于学者们来说,肤色并不重要,不就是离太阳近的黑,离冰山近的白嘛;重要的是,这个本应生活着黄种人的地方,何时迁来了白种人?

经过考古鉴定,小河墓地位于楼兰古城遗址以西175千米,它所代表的文明比楼兰文明早了1600年左右。也就是说,在3800年前的塔里木维吾尔语,原意是“农田、农业”,或者是“随意流动、奔跑”,引申为“脱缰的野马”。突厥语意思是“(注入湖泊、沙漠的)河流的支流”。盆地中,没有丝织品,也没有陶器,一群头戴翎羽尖帽、高鼻深目的白种人在这里驻足、生息。而公元前后的楼兰,则是一个农牧兼有的绿洲城邦。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文明断裂,今人无法将它们连缀起来。而小河,就成了这一大断裂中遗落的一颗珍珠。

在新疆发现的文明遗迹中,小河墓地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令人费解的历史悬疑。譬如,在一些大桨形立木的根部有红色七道阴纹线,在女干尸的毛织斗篷上有七条红色装饰线,太阳墓地也有七圈放射圈。显然,“7”这个数字对于小河古人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但它究竟代表着什么呢?而最令人不解的,是在小河墓地方圆5千米的范围内竟然未发现人类生活遗址。就连贝格曼这样具有超常耐心和钢铁般意志的发现者,也不曾在沙海里捞出一根针来。而远古居民恰恰有在墓地旁守候并生活的习惯。难道小河人有悖生活常理?

对此,有的学者大胆猜想,小河墓地是小河人刻意在远离人居的沙漠腹地建造的一座精神家园。理由是,位于孔雀河与塔里木河之间的那条小河,有可能是人工开凿的河流。依此推理,小河人似乎不惜任何代价,在极易迷失方向的沙漠中,为部落的王者贵族建造了死者殿堂,作为族人的祭祀圣地和精神家园。之后他们便切断水流,关闭了生死两界,任凭风沙肆虐,也绝不让外来者侵扰。

如此具有人文情怀的猜想,不论是真是假,都是我们进入这一4000年前梦境的理由之一。

(本文选摘自高洪雷《大写西域》,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

推荐阅读

古楼兰前世今生(楼兰美女的前世今生)(3)

汤因比说:如果生命能够重来一次,我希望生活在中国古代的西域。因为,那是一个文化汇聚的福地。

余秋雨说:西域,这是一个伟大的地名。它实现了各大文明一个不约而同的渴望,那就是彼此间展开非战争交往。

西域,是自汉代以来对于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狭义的西域专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广义的西域则是古人对于阳关、玉门关以西,包括中国西部、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统称。《史记》提到的西域国家有15个,分布在广义的西域内。汉初,是西域文明史生机勃发、群星璀璨的童年。《汉书》收入的西域国家共54个,大多分布在狭义的西域内,东接玉门关,西到葱岭,南达昆仑山,北有天山。而据作者介绍,经他仔细查阅与反复甄别,在西汉西域都护府统辖范围内的绿洲城邦国家共有48个……

该书吸收西域学、历史学、古代宗教文化学、历史地理学、民族关系史和古代战争史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大量历史资料为主要依据的基础上,以历史事实为基本框架,以符合历史本质真实为原则,通过具体生动的文学描述,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浏览古西域数千年历史的全景视窗,对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疆域变迁,具有非常突出的独创意义,是一部填补我国古西域人文历史和历史纪实文学宝库空白的鸿篇巨制,具有很高的历史学、文化学、边政学、民族事务治理学、历史地理学和国际关系学研究价值。

上期的幸运读者是ID为奔马的朋友

人文社微信赠书活动开始啦!小编将从每期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公众平台的读者朋友,以及转发人文社微信至朋友圈并截图回复的读者朋友中抽取一位幸运读者,赠送人文社精美图书一本。每期都有惊喜哦,各位小伙伴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获奖的朋友,请回复小编您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小编会在近日将精美图书寄送给您!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到京东购买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