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谁最善问:论语记载子入太庙(1)

在古代,开国之祖为太祖,太祖逝世后祭祀的庙称之为太庙。太庙是天子祭祀先祖的地方,为第一等大事。孔子去太庙只能是去参观、学习,没有资格和身份去祭祀。《论语》中记载:一天,孔子到了太庙,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因此有人就说风凉话:“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言下是讥讽孔子不懂礼。孔子回答说:自己向别人请教,这难道不正是知礼的体现吗?

这里便出现了疑问:孔子为什么要“每事问”?是什么原因?是不懂礼?还是表现自己谦虚好学?

要理解《论语》中的这个故事,就要明白这段话里的“问“。问什么?为什么问?

小时候,大人教我一句话:鼻子底下是大路。意思是要学会问。从字的结构上看,门里有口,意思是敲开门求知答案,就是问。问里便有求的意思。

古人对问有讲究,在中医体系里将问纳入进来,望闻问切。问是其一。大夫面对患者,问饮食起居,问生活习惯,问工作环境,问兴趣爱好,看似问东问西,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求病因。

老师面对新来的学生,问其父母工作,问其读了何书,问其有何爱好,问其有何追求,看似所谈无关学习,其实是想知道新学生的思想、性格等。

警察调查嫌疑人,问其成长经历,问其工作变动,问其家庭成员,问其人际关系,问其兴趣爱好等等,其实是想知道嫌疑人的犯罪动机。

论语中谁最善问:论语记载子入太庙(2)

所以,问,就是求。所问是表面,所求是内在。表面所问的东西宽泛杂乱,内在的所求精准单一。看似闲聊,实有深意。因此,与人谈论中美关系, 是想求得对方的胸怀格局;与人谈论某人的利益冲突,是想求得对方的是非立场;与人谈论诗词歌赋,是想求得对方的品味层次。

当然,问,并非仅仅是语言这一个方面,引申出来,还有很多。女孩带男朋友回家,让其多喝点酒,其实就是用酒醉后以求其德。说个高大上的,如佛陀拈花一笑,也是在问,是在问谁懂吾法?

可以设想当时的场景:孔子入太庙,见到门口的迎宾,便问;见到司钟,再问;看到唱礼,也问。在这些问中,这些不同的司职的水平、素养、学识、礼仪等等,都在孔子的问话中,表现了出来。这些司职们都表现出高水平、素养,便知道管理有方。若是不然,便是疏于管教。因为在周朝时代,祭祀是一等大事,这一等大事重视与否,便是一个政权勤政与否的表现。

论语中谁最善问:论语记载子入太庙(3)

孔子周游列国,一直在推销他的施政方针,其心中有一个抱负,就是天下太平。以孔子的大学问,已经名动天下,他需要表现出谦虚好学的一面吗?我想,他本不需要去刻意去表现什么。所以有人讥讽孔子“知礼乎”,这一问,恰恰把自己的无知给表现了出来。而孔子也没有必要与这种人计较,便“俯就”而答“是礼也”。而其实,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其实是在问政。因为周礼,是当时国家秩序的总称,是社会规范的代称。礼的好坏,体现着国家政权的稳定、和谐与否。

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到了平民百姓家里,拿起锅盖,看锅里有饭没有;打开粮屯,看有余粮没有;打开衣橱,看过冬的被服有没有;问老百姓的政策保障到位否,问收成如何;等等。看似问的是家长里短,其实是在问民生,问当地官员的执政,实是问天下。所以,国家领导人与百姓的一问一答,跟在后面的官员们的心便七上八下。

井底之蛙问天,天也不过井口大。所以,有人问孔子“知礼乎”,岂知圣人之心的高远?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