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分享了很多变形金刚迷友都听说过的幸 日佐志先生的访谈,可以说幸先生撑起了日版整个野兽纪元也不为过。

这次带来的是一位重量级的设计师大野光仁。大野先生不仅是变形金刚前身——戴亚克隆玩具线的主要设计师,同时也为《超能勇士》(野兽之战)系列引入日本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这背后的故事,就在2020年底发售《Beast Generations》(野兽之战/超能勇士大百科)中的团队成员采访部分。Actoys迷友 哈哈 翻译了其中的内容,在此深表感谢。

为更加便于读者理解,笔者添加了注解文字(紫色字体)以及少量图片(来自网络)。分为六篇文章发布。喜欢的话还请关注哦。本篇是第五篇)

注1:日版在2007年真人电影之前,两派一直使用Cybertron和Destron(2000年的Car Robot使用Destronger)的名称,所以中文译名暂无法与美版的Autobots Decepticons;Maximals Predacons统一。

注2:机甲烈车(Car Robot)作为日方首创系列,在日本是被划分在野兽纪元(Beast Wars Era)系列之内的。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1)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2)

大野光仁

人物简介

1959年5月11日生于东京都,1980年进入Takara(现在的TAKARA・TOMY)。从微星,戴亚克隆时期开始从事开发工作,野兽战争时期作为开发团队的领导,主导所有本土化工作,目前作为MP系列开发团队(MP52红蜘蛛,MP53刹车)成员之一依然在大展拳脚。他是海外入选名人堂(2010年第一届名人堂)的传奇开发员。亲手参与过大量的变形金刚,包括汽车人,大力神,机器恐龙,福特,超神等等。

首先请您从《野兽战争》启动时开始谈吧。

实际上80年代我曾做过一款由人形变为霸王龙的试制品。所以在变形为动物这点上,我自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对孩之宝投入成本制作CG动画还是很吃惊的。像以往的2D动画无论怎样在影像和玩具之间是会产生差距的。但CG动画却可以用和动画映像一致的玩具供孩子们把玩。这是一次划时代的壮举,正因为如此才迎来了《野兽战争》这个变形金刚的第二春。当时的变形金刚已跌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中,如果《野兽战争》卖得不好,有可能这个系列就此终止了。所以无论孩之宝还是TAKARA都对此赌了一把。

大野先生是如何参与《野兽战争》工作的呢?

进行产品开发的主要是江岛多规男和平雄一郎,我主要负责引进国内时的市场营销工作。比如提出VS概念,对决套装。对决套装的概念清晰,所以只需购入一套就能享受到对战游戏的乐趣。除此以外还构思过一些原创类玩具。

「火山对决」、「瀑布基地」等派生形玩具也是如此吧。它们是沿用自某款玩具吗?

不是,「火山对决」和「瀑布基地」都是原创。当时被告知“可以启用新模具”,所以才特意制作的。而《野兽战争2》里的「博派基地」和「博派激光枪」确实沿用了海外玩具的设计。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3)

火山对决(Armor VS Snapper)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4)

潜水员与尼亚加拉瀑布基地(Diver & Niagara Base)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5)

博派移动基地 (Cybertron Idōkichi)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6)

博派爆破枪 (Cybertron Buster)

您是如何看待当时的热潮的呢?

令人开心的是,只要一经推出啥都好卖(笑)。因为连动画里没有出现的角色都卖得很好。能在小学生流行真是太棒了。就像「战斗陀螺」一样,一旦在小学生中流行开来,就会掀起热潮。玩具卖得火,CG动画又出彩,真是个厉害的系列。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7)

战斗陀螺 (ベイブレード)

您是如何看待江岛引入的全可动这种新概念的?

江岛是个理科男,又是心灵手巧的开发者。他是发明各种变形机构的天才,G2系列里不用弹簧发射导弹就是他的点子。在诸多变形机构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真人电影里运用重力变形的Gravity系列。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8)

真人电影2产品线中的重力变形机器人系列(Gravity Bots)

我们认为《野兽战争》甚至满足了作为可动人偶的要素这点非常出彩。

我参与项目的时候,主流思维还是“脚不可动也没事的”(笑)。但《野兽战争》又要变形,又要摆动作,意味着鱼和熊掌要兼得。但球形关节容易松动,所以处理起来很困难。这才巧妙地引入了这种让厂家头痛的变形机构。

据说和G1一样,为了准备用于调研的促销广告,开发组成员进行了后期配音。

如今可不行。当时我们会预约回答了问卷调查表的家庭,然后带着上市前的玩具和促销动画登门造访。因为这样的调查方法可以看到儿童房,所以很有参考性。能了解孩子们的玩具箱里有些什么,他们在玩什么游戏。为了让促销画面能让他们接受而塑造了一些有趣甚至可笑的台词。然后便有了感觉,之后也和音响导演 岩浪美和 交换了意见,播放的画面让他以这样的定位去演绎。(之后会有针对岩浪美和的一篇访谈)

听说正因为有了《忍者神龟》的成功先例,才确信这种定位会很顺利。

对各个家庭的访问调查帮助我们建立了自信心。在发售前真的很担心。蜘蛛,黄蜂之类让人恶心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不仅我们,高层也担心说“这玩意真的能卖出去?”。但事实上完全OK,因为蜘蛛,黄蜂都很帅。

在国内继续沿用擎天柱(Convoy)这个名字是最初就决定的吗?

并不是,一开始曾考虑过各种名字。大家也都很关注(笑)。最终因为是大猩猩,所以把他的读音由コングボーイ缩略成了コンボイ(擎天柱)的发音。

(后续的许多作品中,猩猩队长会被标明是Beast Convoy)

在《野兽战争2》里狮子成了主题的核心类型。

这是因为《野兽战争2》是在日本国内展开的系列。我认为用日本用户更易亲近的动物是非常合适的,所以一致决定启用狮子的形象。但在后期的《野兽战争NEO》时就很苦恼,当时还一度担心用猛犸象真的好吗(笑)。

猛犸象是令人意外的选择,认知度高,又极为强悍,所以很有说服力。印象中从《野兽战争2》和《NEO》开始变形更复杂了。

野兽形态变形多是片状式变形,为了限定在规定的零件数量以内,才复杂化的。从《野兽战争2》开始出现了组合战士,于是变形就更为复杂了。

什么时候达到了人气的顶点呢?

人气最高点是《野兽战争2》,白狮擎天柱卖得特别火。一般系列中的第二款往往会很畅销。勇者系列里的太阳勇者同样是销售最火爆的一款。

《汽车人战记》里又回归到了载具形态对此存在什么背景吗?

在我提出以载具为中心的企划案之后,上面觉得可行。不用说,《汽车人战记》(机甲烈车/Car Robot)这个标题就意味着回归原点(戴亚克隆时期的汽车机器人系列名称是CarRobo,大野光仁主要负责的产品系列)。因为我本人有很强的G1情怀。说到底《野兽战争》每一次推出新系列后,其人气也在逐步下降。虽然海外制作了《野兽战争机械》(猛兽侠/兽械争霸)这部动画,但这不是能影响日本国内孩子的内容。因此我灵机一动,考虑重回变形金刚的原点。

有没有商业上的考量呢?

并非单纯的回归原点,我们坚信只要不忘“进化”定能创造出绝佳的作品。我想如果凭借在《野兽战争》中培养的技术制造出更具可动性载具的话,就会成为既新颖又好玩的玩具。而且我自己特别重视的就是真实性。车窗不再涂装而用透明部件来加以表现,车轮使用橡胶来追求真实感。之后的比例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前的车形变形机器人往往腿比较粗。但在使用了全可动技术后得以细化。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9)

日版JRX列车组合,为表现透明车窗,整体都是透明零件上色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10)

美版子弹列车小队,由于成本限制,本体材质改为实色塑料,车窗只能用涂装表示

车三兄弟特别有冲击感。

我关注整体,让队伍边协商边确定设计。车三兄弟分别由不同的设计师(小林弘典和幸日佐志)担纲,所以三者拥有三种不同的优点。随后之所以把擎天柱设计为消防车是因为考虑把领袖变成各种载具会很有意思。以前的狮王史达就是如此,因此我们选择了体型硕大,又受孩子们青睐的消防车。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11)

限定版车三兄弟套装 透明版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12)

透明版车三兄弟实物图,普通版其实就是透明版上色后的效果,车窗部分保留透明

消防车(火焰仔)成了树立擎天柱全新形象的存在啊。

我觉得魁梧而又有英雄气质是很不错的。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13)

另外敌对方霸天虎领袖采用多段变形以前很少见啊。

敌方玩具缺乏魅力可不行。所以我们添加了正义一方所没有的把玩要素。我认为这才是变形金刚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所以设计成6段变形是出于六面兽良好的销售业绩,设定霸天虎领袖为6段变形使得动画剧情得以拓宽,变得更为有趣。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14)

国宏高史先生设计的六变 惊劫天(Gigatron)

霸天虎变形为野兽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对模具的有效利用。因为是和孩之宝一起创造的财产,所以也考虑把面向海外的商品在日本国内进行销售。并因此出现了两个阵营的差异,实在是有意思。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15)

现实中的变形金刚玩具(最早设计出变形金刚玩具的人)(16)

强原兽(Destronger)四位野兽成员 都是1999年美版金属变体2(Transmetals 2)的模具

您最后没有参与《野兽战争机械系列》啊。

因为有不少多只眼睛(蜘蛛),或者一条腿的特别角色(可能是指树神),感觉不会受日本孩子的青睐。虽然引进本身是有可能的,但当时要那些玩具出售给小孩子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福特的再版让人很意外啊。

福特是头领战士里销售额最高的,所以我一直在等再度发售的机会。这次汽车人和福特(Brave Maximus 勇者巨无霸)的基地把玩模式非常吻合,因此能在最佳时机推出。只是,因为担心发售比较突然,所以还通过促销活动观察了消费者的反应。活动之后的销售方式还是以往的老一套。

当时《汽车人战记》的人气怎么样?

虽然不如野兽战争,但还是有一定的销售业绩。只是当初的人气之旺也有反作用,把目标定得太高。因为主要设计成了载具形态,加之年龄层又进一步下降,所以没能像《野兽战争》那样吸引住小孩是导致没有掀起巨大热潮的主要原因。

话虽如此,但以《R.I.D.》的片名在海外播出,达成了玩具和动画双出口的壮举。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当初海外也正值需要起死回生的时期。所以当我们向孩之宝提议《汽车人战记》在海外播放之后,对方也对回归原点这个概念产生了共鸣。另外,毕竟玩具开发已经完成,所以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能立即在海外铺货(笑)。《R.I.D.》获得了比日本国内更大的成功,也有助于以此为契机开始的《微米传说》(微型金刚传说 Micron Densetsu,北美为Armada舰队,是特佳丽和孩之宝的首次联合企划,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北美将Armada,Energon,Cybertron三部称为宇宙大帝三部曲Unicron Trilogy,后来在2006年特佳丽Takara对幸 日佐志的贺年信中提到<Micron Trilogy>微型金刚三部曲的概念)。

请您谈谈回顾从《野兽战争》到《汽车人战记》的感受吧。

《野兽战争》不仅拯救了变形金刚,还让我们有了始于摸索的规划最终成为爆款的成功体验。当时是变形金刚的至暗时刻,为了起死回生而推出的《野兽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其人气不久之后出现颓势时,又诞生了回归原点的《汽车人战记》,同样在海外也得以起死回生。从此开始了日美共同制作的三部曲,同时影响到了目前的好莱坞真人影片。那从危机中孕育出来的成功过程真的很有戏剧性,可以说就是我的人生写照。是永远难忘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