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主机厂ADAS和自动驾驶研究报告》之后,佐思汽研发布了《2022年中国合资品牌主机厂ADAS和自动驾驶研究报告》,对当前中国头部合资品牌主机厂的ADAS和自动驾驶市场现状(装配量、装配率)、功能应用、市场布局等进行了梳理总结。

一、合资品牌L2/L2.5级装配率领先,L2.9级暂时缺位

从装配率来看,合资品牌L2级、L2.5级功能领先于自主品牌,其中L2级领先7.3个百分点,L2.5级领先3.2个百分点(2022Q1数据)。相比之下,合资品牌L2.9级暂时缺位,目前缺少类似蔚来NAD、小鹏NGP的类似功能。

2021-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L2/L2.5/L2.9装配率

adas最新信息(合资品牌ADAS研究合资品牌L2)(1)

来源:佐思汽研

L2是目前合资品牌主要竞争领域,丰田卡罗拉、凯美瑞、雷凌;本田雅阁、CR-V;宝马5系等车型占据主要份额。

从主流功能来看,2022年合资品牌从全速域ACC、带行人识别的AEB等功能进一步升级,交通拥堵辅助TJA、集成式巡航ICA等成为重头戏。

从传感器方案来看,合资品牌L2级ADAS系统主流方案为1R1V,进阶方案为3R1V。与2021年相比,2022年主机厂通过增加毫米波雷达实现功能进阶,例如沃尔沃、丰田、本田从1R1V升级为3R1V,福特从3R1V升级为5R1V。

2022Q1合资品牌L2级ADAS系统装配量及装配率(TOP15车型)

单位:万辆

adas最新信息(合资品牌ADAS研究合资品牌L2)(2)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中国合资品牌主机厂ADAS和自动驾驶研究报告》

L2.5是合资品牌新赛道,特斯拉Model Y/ Model X、别克GL8、宝马iX3/ 5系、奔驰E级/EQC、凯迪拉克CT6等率先在中国落地,与传统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形成竞争。

从功能来看,L2.5代表功能为打灯变道(ALC),该功能由驾驶员按下左转向灯或右转向灯拨杆,车辆自行判断完成变道动作。各品牌触发时速各有不同,例如,宝马ALC打灯变道需要时速在 70km/h 以上才可以开启。

从传感器方案来看,5R1V是目前主流方案,主要搭载品牌有别克、凯迪拉克。除此之外,奔驰采用5R2V(前视双目摄像头),宝马、特斯拉采用5R3V(三个前视摄像头)。

2022Q1合资品牌L2.5级ADAS系统装配量及装配率(分车型)

单位:辆

adas最新信息(合资品牌ADAS研究合资品牌L2)(3)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中国合资品牌主机厂ADAS和自动驾驶研究报告》

二、在日、德法规支撑下,本田、奔驰率先进入L3级赛道

日本:

德国:

除了日、德之外,欧盟、韩国、英国也先后出台L3级自动驾驶相关标准或法规:

三、外资L3在本国落地后,能否推动其在中国的落地?

从车企落地进程来看,“以本国为试点,向国外延伸”是通用做法。中国以广阔的市场、开放的态度,成为各大外资车企推进L3级自动驾驶的首批名单。奔驰在德国获得销售许可和上路认证之后,开始向美国和中国拓展。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aellenius)在2022年2月的一次媒体电话会议上表示,奔驰希望2022年能在美国获得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许可,并正在与中国有关部门就此话题进行讨论。宝马计划2023-2024年向中国市场推出搭载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

随着2022年8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的实施,中国将以深圳为试点,逐渐探索L3级自动驾驶的落地和推广。

在国外率先实现运行的L3级系统,能否在中国顺利实现本土化?

从技术验证和数据积累上来看,答案是肯定的。自动驾驶系统的升级迭代,需要大量训练数据做为支撑,真实道路环境的测试数据尤为重要。在率先实现了上路运营之后,本田、奔驰等必然率先积累起更有价值的数据,有助于完善自动驾驶系统传感器、算法、执行器、人机交互等各个环节,强健系统的功能性、稳定性、鲁棒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

但数据安全、责任认定等问题,无疑将成为外资品牌国产化落地的“绊脚石”。

数据安全方面,中国相继出台多条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监管的红线不断强化和细化。其中《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要求在开展汽车数据处理活动中坚持“车内处理”、“默认不收集”、“精度范围适用”、“脱敏处理”等数据处理原则,减少对汽车数据的无序收集和违规滥用。这将导致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展自动驾驶业务过程中,地图测绘和数据跨境传输将受到严格监管,因此数据的本土化将是首要问题。

中国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adas最新信息(合资品牌ADAS研究合资品牌L2)(4)

整理:佐思汽研

责任认定方面,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

事故责任认定标准的不统一,将给自动驾驶系统运行策略带来一定困扰,也将成为主机厂向国外扩展的瓶颈,而这需要全世界全行业共同努力解决。

此外,自主品牌能力不可小觑,尤其是已经实现L2.9的品牌,比如“蔚小理”、威马、智己、哪吒、阿维塔等一众新势力品牌或传统车企的新品牌,无论在硬件配置上还是功能搭载上,事实上已经能够满足L3级自动驾驶,但囿于法律法规目前仅开放L2.9级功能,在驾驶过程中仍以驾驶员为主体,强调系统的辅助驾驶功能。一旦政策放开,双方将迎来一场激战。

《2022年中国合资品牌主机厂ADAS和自动驾驶研究报告》目录

本报告共240页

一、合资品牌ADAS市场现状

1.1 合资品牌ADAS装配量及装配率

1.2 合资品牌ADAS功能等级占比

1.3 合资品牌L2及以上ADAS装配量及装配率:整体情况

1.4 合资品牌L2及以上ADAS装配量及装配率:分品牌

1.5 合资品牌L2及以上ADAS装配量及装配率:分车型

1.6 合资品牌L2及以上ADAS装配量及装配率:分价格

1.7 合资品牌L2 ADAS装配量:分价格 车型

1.8 合资品牌L2.5 ADAS装配量:分价格 车型

二、合资品牌ADAS/自动驾驶布局

2.1 合资品牌ADAS落地规划

2.2 L2、L2.5级ADAS方案对比

2.3 L2级ADAS系统布局

2.4 L2.5级ADAS系统布局

2.5 L3级ADAS系统布局

2.6 L4级ADAS系统布局

2.7 合作伙伴阵营

三、合资品牌ADAS/自动驾驶研究

3.1 奔驰

3.1.1 奔驰全新战略

3.1.2 奔驰软件转型

3.1.3 奔驰ADAS/AD发展路线

3.1.4 奔驰L2系统

3.1.5 奔驰L3系统

3.1.6 奔驰自动代客泊车项目

3.1.7 奔驰Robotaxi 项目

3.1.8 奔驰中国市场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1.9 奔驰ADAS/AD布局( 2021-2022 )

3.1.10 奔驰ADAS/AD合作伙伴

3.2 宝马

3.2.1 宝马ACES战略

3.2.2 宝马ADAS/AD发展路线

3.2.3 宝马L2 级系统

3.2.4 宝马L3级系统

3.2.5 宝马中国市场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2.6 宝马自动驾驶平台架构(L1-L4/5)

3.2.7 宝马ADAS/AD布局(2021-2022)

3.2.8 宝马ADAS/AD合作伙伴

3.3 奥迪

3.3.1 奥迪2025发展战略

3.3.2 奥迪ADAS/AD发展路线

3.3.3 奥迪L2 级系统

3.3.4 奥迪L3级系统

3.3.5 奥迪L4级系统

3.3.6 奥迪L4级编队自动驾驶测试

3.3.7 奥迪V2X 演示

3.3.8 奥迪中国市场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3.9 奥迪ADAS/AD布局(2021-2022)

3.3.10 奥迪ADAS/AD合作伙伴

3.4 大众

3.4.1 大众New Auto战略

3.4.2 大众ACCELERATE战略

3.4.3 大众ADAS/AD发展路线

3.4.4 大众L2 级系统

3.4.5 大众共享出行

3.4.6 大众中国市场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4.7 大众ADAS/AD布局(2021-2022)

3.4.8 大众软件规划

3.4.9 大众ADAS/AD合作伙伴

3.5 通用

3.5.1 通用ADAS/AD发展路线

3.5.2 通用L2级系统

3.5.3 通用L2 级系统

3.5.4 通用L3级系统

3.5.5 通用L4级系统

3.5.6 通用中国市场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5.7 通用ADAS/AD布局(2021-2022)

3.5.8 通用ADAS/AD合作伙伴

3.6 沃尔沃

3.6.1 沃尔沃未来远景

3.6.2 沃尔沃ADAS/AD发展路线

3.6.3 沃尔沃ADAS系统布局

3.6.4 沃尔沃L2级系统

3.6.5 沃尔沃L3级系统

3.6.6 沃尔沃L4级系统

3.6.7 沃尔沃中国市场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6.8 沃尔沃ADAS/AD布局(2021-2022)

3.6.9 沃尔沃ADAS/AD合作伙伴

3.7 福特

3.7.1 福特ADAS/AD发展路线

3.7.2 福特L2级系统

3.7.3 福特L2 级系统

3.7.4 福特Robotaxi业务

3.7.5 福特中国市场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7.6 福特ADAS/AD布局(2021-2022)

3.7.7 福特ADAS/AD合作伙伴

3.8 特斯拉

3.8.1 公司简介

3.8.2 特斯拉ADAS/AD发展路线

3.8.3 特斯拉ADAS系统

3.8.4 特斯拉FSD传感器配置

3.8.5 特斯拉FSD芯片

3.8.6 下一代超算芯片Dojo

3.8.7 特斯拉Robotaxi

3.8.8 特斯拉中国

3.8.9 特斯拉ADAS/AD布局(2021-2022)

3.8.10 特斯拉ADAS/AD系统供应关系

3.9 现代

3.9.1 现代汽车全新“2025战略”

3.9.2 现代汽车ADAS/AD发展路线

3.9.3 现代ADAS系统

3.9.4 现代L2 级系统

3.9.5 现代L3级系统

3.9.6 现代自动驾驶试运营

3.9.7 现代泊车系统MPS(现代摩比斯开发)

3.9.8 现代中国市场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9.9 现代集团ADAS/AD布局(2021-2022)

3.9.10 现代ADAS/AD合作伙伴

3.10 丰田

3.10.1 丰田ADAS/AD发展规划

3.10.2 丰田ADAS/AD发展路线

3.10.3 丰田L2级系统

3.10.4 丰田L2 级系统

3.10.5 丰田L3级系统

3.10.6 丰田L4/L5级系统

3.10.7 丰田中国市场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10.8 丰田ADAS/AD布局(2021-2022)

3.10.9 丰田ADAS/AD合作伙伴

3.10.10 丰田ADAS/AD投资汇总

3.11 本田

3.11.1 本田ADAS/AD发展路线

3.11.2 本田L2级系统

3.11.3 本田L2.5级系统

3.11.4 本田L3级系统

3.11.5 本田L4级系统

3.11.6 本田车辆驾驶安全措施

3.11.7 本田中国市场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11.8 本田ADAS/AD布局(2021-2022)

3.11.9 本田ADAS/AD合作伙伴

3.12 日产

3.12.1 日产2030战略

3.12.2 日产ADAS/AD发展路线

3.12.3 日产ADAS系统

3.12.4 日产RoboTaxi业务

3.12.5 日产中国市场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12.6 日产ADAS/AD布局(2021-2022)

3.12.7 日产ADAS/AD合作伙伴

报告订购及合作咨询请私信小编。

佐思2022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2年6月版)

更多佐思报告

自主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

汽车视觉(上)

高精度地图

商用车自动驾驶

汽车视觉(下)

高精度定位

低速自动驾驶

汽车仿真(上)

OEM信息安全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内

汽车仿真(下)

汽车网关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外

毫米波雷达

行泊一体研究

自动驾驶与座舱域控制器

车用激光雷达

红外夜视

域控制器排名分析

车用超声波雷达

车载语音

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排名

Radar拆解

人机交互

E/E架构

充电基础设施

汽车VCU研究

汽车分时租赁

汽车电机控制器

800V高压平台

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混合动力报告

燃料电池

EV热管理系统

汽车PCB研究

汽车OS研究

汽车功率电子

汽车IGBT

线控底盘

无线通讯模组

汽车线束

滑板底盘

汽车5G融合

合资品牌ADAS

电控悬架

合资品牌车联网

自主品牌ADAS

转向系统

自主品牌车联网

农机自动驾驶

ADAS数据年报

专用车自动驾驶

港口自动驾驶

汽车MCU研究

矿山自动驾驶

飞行汽车

传感器芯片

无人接驳车

汽车智能座舱

自动驾驶芯片

智能座舱Tier1

商用车车联网

自动驾驶重卡

商用车智能座舱

座舱多屏与联屏

智能座舱设计

仪表和中控显示

智能汽车个性化

商用车ADAS

智能后视镜

汽车多模态交互

座舱SOC

汽车数字钥匙

TSP厂商及产品

汽车座椅

汽车UWB研究

OTA研究

汽车照明

汽车云服务研究

AUTOSAR研究

汽车EDR研究

L4自动驾驶

软件定义汽车

模块化报告

L2自动驾驶

Waymo智能网联布局

造车新势力-蔚来

环视市场研究(本土篇)

HUD行业研究

车载DMS

环视市场研究(合资篇)

自动驾驶法规

V2X和车路协同

乘用车T-Box

自动驾驶标准和认证

路侧智能感知

商用车T-Box

智能网联测试基地

路侧边缘计算

T-Box排名分析

PBV及汽车机器人

汽车eCall系统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

汽车功能安全

电装新四化

汽车镁合金压铸

无人零售车研究

电驱动与动力域研究

智慧停车研究

汽车音响研究

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

线控制动研究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 前视数据月报 | HUD月报 | AEB月报 | APA数据月报 | LKS数据月报 | 前雷达数据月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