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春晚是几月几号(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春晚什么样)(1)

2023年1月21日晚八点,当中央电视台全体工作人员向全国人民拜年,祝阖家幸福,万事如意,春节愉快的时候,离着1983年赵忠祥在央视春晚的第一句新春问候,春晚已经走过了40年。

1983年春晚是几月几号(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春晚什么样)(2)

40年“春晚”,40年的陪伴,“看春晚”已经成为全球华人春节过年贴春联、吃年夜饭之外的又一民俗。一年又一年,春晚从文艺联欢会发展到国家文化项目。一年又一年,春晚从当年的一台晚会发展到春节前后有25台叫“春晚”的节目上演。40年间,春晚在不断地发展,观众对它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1983年以前:电视机数量极少无法产生影响

1958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之初就有了“春节联欢会”,但是六七十年代的“春晚”只是转播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一些内部联欢晚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台复播,“电视文艺开始恢复生机”,1979年除夕央视独立承办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成为了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台春节晚会。

当时晚会的导演是时任央视文艺部歌舞组导演的邓在军和后来执导《西游记》的杨洁。虽然他们“颠覆了过去大段的政治宣传口号和新年贺词,大胆地安排了当时少见的交谊舞,引起了很大反响”,但大众公认的首届春晚并不是从这里开始。

1983年春晚是几月几号(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春晚什么样)(3)

1983年春晚是几月几号(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春晚什么样)(4)

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在当时,全国电视机仅485万台,且基本为黑白电视,1978年产的51万台电视中,彩电只有3800台。媒介技术和媒介载体还没有发展完全、观众没有普遍参与的情况下,所谓的“很大反响”只发生在部分小众圈层中。

1978年中国引进的第一条彩电生产线于1982年竣工投产,标志着中国电视产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八十年代后期的“彩电热”空前火爆,中国电视机的拥有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1982年电视机拥有量达到2761万台,1985年电视机年产量1663万台,超过美国,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量分别为17.2台和0.8台。

1983年春晚是几月几号(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春晚什么样)(5)

1983之后:“春节联欢”成为央视品牌

1983年2月12日(除夕)20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被视为我国电视春晚的开山之作,是“春晚”诞生的标志。

这场晚会,上承“茶座式”演出形式与丰富的节目类型,下启“直播式”的播出方式。串联全场的主持人角色取代了呆板机械的报幕员;“电话点播”“有奖猜灯谜”等内容增加了观众的互动交流。零点到来时,姜昆、严顺开、马季、王景愚共同撞钟,宣告新春到来,神圣的零点倒计时被强化沿用至今。

1983年春晚是几月几号(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春晚什么样)(6)

央视凑出四部能够直通的电话做热线,提前一天在《北京晚报》上公布2007年央视网发起过一场投票,票选“我最喜爱的历届春晚”,时隔二十多年的1983年春晚还是能以40万票高居榜首。

早年没什么宣传,也没有预告,但却给全国观众带来了纯粹的欢乐。

1983年李谷一一连九首的记录无人能破,当晚演唱被批判为靡靡之音的禁曲《乡恋》更是让李谷一感叹:“乡恋一唱,歌坛开放”。

1984年,往后会开启一个喜剧时代的小品大师陈佩斯和朱时茂在《吃面条》中登上春晚舞台。

1983年春晚是几月几号(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春晚什么样)(7)

1983年春晚是几月几号(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春晚什么样)(8)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80年代,无数港台爱国歌曲在这特殊的舞台得到广泛传唱,1984年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1985年的《万里长城永不倒》、1986年的《军港之夜》、1988年的《三百六十五里路》等等,都在诚挚的歌声中表现家庭期盼团圆、游子思念故乡的温情时刻。

1987年,《冬天里的一把火》和《故乡的云》让眼眸深邃的中美混血歌手费翔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1983年春晚是几月几号(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春晚什么样)(9)

1983年春晚是几月几号(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春晚什么样)(10)

姜育恒作为华语乐坛资深歌手,对于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依旧记忆犹新,“我是1991年首次登上春晚舞台,演唱《再回首》,下台后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今晚有7亿人看我!”当晚不仅仅让姜育恒火了,也让这首《再回首》成为经典。

网络新时代:春晚不再有造星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人们对文化的理解越来越深,品味越来越高,春晚的造星能力几乎不再有。相反,近几年,春晚的歌曲节目都是先从网络上流行起来,然后再进入春晚的。春晚已经从以往的谁上谁火变成了谁火谁上,比如在今年的春晚,《早安隆回》就是现在自媒体平台火起来,然后才进入春晚的。

如果没有春晚,费翔、姜育恒、宋丹丹、赵本山、刘谦、张明敏、邰丽华等等,可能都无法拥有今天的地位。甚至我们都不会认识他们。央视自1990年起评选“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从评选内容看,春晚在创立初期造星能力特别墙,几乎每年都能有新的“人气王”诞生。特别是费翔,火了之后磁带在全国卖到脱销,这在那个年代是无法想象的。要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当时叫得最响的称号就是“万元户”,一年收入成为万元户,那是绝对可以傲视群雄的。

1983年春晚是几月几号(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春晚什么样)(11)

可以说,作为艺人,谁能登上春晚的舞台,就意味着“见证奇迹”。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很多歌手都是在春晚唱一首歌后,受用终生。

不仅是歌手,语言类节目也是出新人的重地,1989年春晚小品《懒汉相亲》让北京人艺演员宋丹丹火遍全国,春晚小品成就了喜剧舞台上的宋丹丹。其他节目类型也是如此,在2009年春晚上露脸的中国台湾魔术师刘谦意外蹿红,那句“见证奇迹”,成为刘谦最著名的台词。上了春晚,也让全球观众认识了刘谦和他的近景魔术。

近些年,春晚的造星能力大幅度降低,和其选角思路调整有关,现在的春晚,网友一度点评春晚就是在“数星星”——邀约当年最具人气的明星上春晚,如让张艺兴、TFBOYS组合、李敏镐这样的明星有机会登上春晚舞台,拉动收视率。

但另外一个现象是,近几年,春晚虽然造星能力不再有,但是却成就了很多集体舞蹈节目、这也说明,老百姓的审美已经从个人走向了真正的文化和艺术。

2005年,《千手观音》爆红,2022年,《只此青绿》火遍全网,并展开全国巡演。这些舞剧的成功,让“春晚 市场”的道路焕发出新的光芒。

1983年春晚是几月几号(1983年之前和之后的春晚什么样)(12)

从演出市场来看,春晚舞剧无疑是成功的。以《只此青绿》为例,春晚结束后,每到一处都是爆满的状况,很多观众评价它为“顶级的演出”。从线下到线上,《只此青绿》的人气和口碑都“赢麻了”。

只可惜,在笔者发完此文后,2023兔年春晚,还没有让笔者感受到有同《千手观音》《俏夕阳》《只此青绿》这样的舞蹈力作。

“告别今宵,告别今宵,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当这首为春晚量身打造的《难忘今宵》响起,意味着新的一年真的来了。

春晚40年,这首歌被演唱了26次。2023兔年央视春晚依旧会有《难忘今宵》,春晚还在,我们的欢乐还在。

(图片选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