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物理电学的第一节课,一节最充满趣味,最特殊的初中电学课!也是进入初三以后必须学习的电学第一节课,这节课在中考物理试卷中几乎从来不考,但是,如果少了这节课,整个电学的基础就轰然倒塌,没有这一节课,电学将无从谈起。

就是这样一节课中考几乎从来不考,但是却很重要的一节电学基础课,很多同学从此处才开始领略到了电学的趣味性,也让初三的同学们在刚开始接触电学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电学课,可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整个电学就这一节是最趣味性的,之后的电学课越来越抽象,也越来越难学,从电路、电流、电压、电阻,到电功、电功率、电热等,一节比一节难上!电学课题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越来越难做,导致很多学生越学越困惑,越学越吃力,知道最后学得一塌糊涂,成绩一落千丈,从名列前茅渐渐变为平庸。

提高初中物理成绩的最佳办法(初中物理成绩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原因)(1)

初中物理成绩的巨变往往就是从电学开始发生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也往往从此开始。

这是为什么?

电学为什么越学越难?比力学还难?

是的,在中考物理题中,比较难的题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压强,浮力以及轮滑组之类的综合性实验题、压轴计算题等等;然而重中之重最难得还是电学实验题以及最后的电学压轴综合性计算题!

但是,难度往往是相对而言的,再难也有位数很多的同学学的非常好,再简单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学的非常差。

所以,努力和方法非常重要。凡是学习好的同学都是既努力又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同学!

电学第一节的内容看似与后面的电学内容是脱节、剥离的,但实际上,第一节课是整个电学的微观基础。初中物理并不像高中物理那样研究特别多的内容,也不深入,所以,初中物理电学第一节与后面的电学内容的关联看起来似乎不是很大。

可这并不妨碍我们学好电学第一节课。

这一节课,在中考物理的大纲中目标要求如下: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2、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4、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5、举例说明静电的应用及如何防止静电的危害。

同时要达到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根据此目标要求,可以一眼看出来,“摩擦起电、电荷种类及其相互作用、验电器、电荷量、元电荷、静电应用及其防止”这些内容在此后的电学知识中再也没有出现过,而此后的所有基本概念和物理量却都从头贯穿到尾,比如“电流、电阻”等。

提高初中物理成绩的最佳办法(初中物理成绩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原因)(2)

第一节里面还出现了各种有关摩擦起电的趣味知识,比如塑料尺吸引碎纸片、捋一捋捆扎绳会散开、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以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吸引轻小物体等,还会有物理老师亲自演示或者看视频中的各种摩擦起电现象,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激发人的好奇心,让所有刚刚接触电学的初中生朋友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电学原来这么有趣啊。

可是,随着电学内容的学习深入,那些没能掌握住学习电学的方法、又不努力、只会看热闹、不爱动手动脑的同学就会发现自己“上当”了,即便后来会做不少电学实验,但是在之后的电学内容里并不都像第一节课那样充满了趣味性,反而有很多难以想象的抽象知识。

这就是初三同学要面对和接受的事实。

寒窗苦读的过程中,简单和容易往往都是短暂的,困难和障碍才是常态!只有那些能够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的同学才能成为最后的精英!

所有的有内涵有深度的学习都不简单!电学也是这样,即将进入初三的同学们,请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吧,即便在学习电学时遇到困难,也不要气馁,总会有各种方法去解决的,这些方法物理老师会教给你,让你顺利的学完、学好电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