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理先品尝风花雪月的感言(云南大理的风花雪月)(1)

大理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一九八二年,大理被中国政府列为第一批二十四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云南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诸多风景名胜中,尤以“风、花、雪、月”最为引人入胜。大理的“风、花、雪、月”是大理最著名的四大景观,被称为“大理四绝”,它们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关于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当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传诵的谜语诗:“虫入凤窝不见鸟,七人头上长青草,细雨下在横山上,半个朋友不见了。”诗中“虫入凤窝不见鸟”即“风”字,“七人头上长青草”即“花”字,“细雨下在横山上”即“雪”字,“半个朋友不见了”即“月”字,谜语诗的谜底就是“风、花、雪、月”。

风——下关风

来到大理先品尝风花雪月的感言(云南大理的风花雪月)(2)

关于“下关风”的来历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苍山斜阳峰上住着一只白狐狸,她爱上了下关的一位白族书生,于是化作人形与书生交往。他们相爱的事被洱海罗荃寺的法师罗荃发现了,法师罗荃不容他们在一起,便施法将书生打入洱海。狐女为救书生,去南海求助于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给了她六瓶风,让其用瓶中的风将洱海水吹干以救出书生。当狐女带着六瓶风回到下关天生桥峡谷时,遭到了罗荃法师的暗算,她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风,于是大风全都聚集在了天生桥峡谷,因此下关的风特别大。

按照科学的解释,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苍山斜阳峰与哀劳山脉者摩山之间的天生桥峡谷下关是空气流动的仅有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尤其是在冬春季节,行走在天生桥峡谷中的街道上,大风吹得人站立不住,妇人骑车、步行或有掀倒之例。

《大理县志》载,“由于平阳地面恒热气涨上升,而十八溪涧冷空气时来扑之,又有西南方四十里箐之多数冷空气至下关,为东山所阻,亦时时输入此平阳地面,亦复四周皆山,诸空气旋转其中,一时不能腾空而散,互相博击,其狂如虎,拔木倾舟,有自来也。”

下关一年四季都有风,终年不停,有时风力可达八级以上。下关风吹得特别猛烈,冷空气流速快,时速达每秒十二至十四米,最大时速可达每秒二十八米。一年之中,下关大风在三十五天以上,风力之强,风期之长,世所罕见,故下关有“风城”之称。

尽管下关终年有风,但却风高不寒,无沙无尘,有时还能让人感到舒爽惬意。

花——上关花

来到大理先品尝风花雪月的感言(云南大理的风花雪月)(3)

上关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来形成的拱卫大理的要塞。在关外花树村有棵“十里香”花树(又称“十里奇香树”),花大如莲,每年开十二瓣,而逢润年则开十三瓣,香味胜过桂花,颜色呈粉白色,结的果实黑而坚硬,用作朝珠,故又称“朝珠花”。据《大理府志》载:“……花树高六丈,其质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应十二月,遇润月则多一瓣,俗以仙人遗种,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以其地名之。”此花种于何时,已不可考。只知道在元朝至正年间,花开得很好,年年开、月月开,浓郁的香味散溢百步之外。到了清代晚期,鲜花怒放时观者云集,特别是官府的达官贵人到此赏花,都要当地白族民众百般招待,百姓叫苦连天,由于不堪重负,于是当地民众只好暗中把花坎掉。

据考证,上关花实际上就是木莲花,此花在大理境内到处都能见到。

雪——苍山雪

苍山,又名点苍山,属横断山脉云岭余脉。苍山山脉由十九座自北向南连脊屏列的山峰组成,全长四十八公里。苍山十九峰中以马龙峰最高,海拔四千一百二十二米;漾濞江与西洱河交汇处海拔最低,为一千三百六十米;四千米以上山峰有七座;苍山山脉平均海拔为三千七百八十二米。

来到大理先品尝风花雪月的感言(云南大理的风花雪月)(4)

巍峨雄壮的苍山横亘在大理境内。寒冬苍山,整条山脉,银装素裹;盛夏苍山,雪线以上,白雪皑皑。苍山诸峰山顶覆盖的白雪历经夏季也不融化的景象,人称“苍山雪”,它既是苍山景观中的一绝,也是素负盛名的“风花雪月”四景之最。

关于“苍山雪”,在大理民间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古时,一年有瘟神来到大理坝子(即大面积平地的意思。云南高原多山地,人们多居住在地势平缓地带)残害百姓,造成瘟疫流行,导致“十人得病九人亡”。这时,有一对白族兄妹为拯救人们免遭瘟疫,拜观音菩萨学法,归来后用法术把瘟神赶到苍山顶上,用大雪将瘟神冻死。为使瘟神永不复生,兄妹二人亦在苍山雪人峰上变成雪神,永远镇着苍山顶上的瘟神。从此,苍山就有了千年不化之雪。

用现代科学解释,苍山山顶的积雪常年不化实际上是因为苍山海拔较高、山顶气温较低的缘故。

月——洱海月

据说,洱海因本身的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得名。在空中俯瞰,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

来到大理先品尝风花雪月的感言(云南大理的风花雪月)(5)

关于“洱海月”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天宫中有一位仙女羡慕人间生活,下凡来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位渔民青年成婚。生活中,仙女看到渔民们打鱼辛苦,就将自己带在身边的一面宝镜沉入海底,把鱼照得一清二楚,便于渔民们能打到更多的鱼。从此,那面宝镜就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洱海中也就有了“洱海月”。

晚明文学家冯时可在《滇西记略》中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

每当月出时走近洱海,仰望天空是明月高悬,俯视洱海是地溺银涛,月在洱海中随波飘摇,令人们观后惊叹不已。

每逢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之中,去欣赏“洱海月”。

中秋之夜,泛舟洱海,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上,玉镜高悬,清辉四溢;水天,交相辉映,使人分不清是天月入海,还是海月升天。如此神奇而美丽的景致,无不让人心醉,怎不令人神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