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4 09:46 | 温州商报

早餐店素三鲜面最正宗的做法(这碗风靡24年的三鲜面)(1)

如果只能选择一样食物代表乐清清江,那么唯有三鲜面。

遍地开花的三鲜面店,都挂着清江的招牌,人们路过此地,也必定会点上一碗尝尝。但深受乐清本地人喜爱的三鲜面,又是什么滋味呢?上周,我们驱车70公里,来到了这家店。

清江三鲜面的金名片

在乐清市清江镇渡头村人民北路,有一条著名的“三鲜面街”,走两步就有一家三鲜面店,拐个弯又能看见一间,所以想在这条街上开好一家面馆,绝非易事。

孙国花清江三鲜面在街上的名头很响,它初创于1994年,前身是一家卖糯米饭和包子的早餐铺。中午11点半,我们来到店内已是座无虚席,客人们在大快朵颐,店员则麻利地收拾完餐桌,端着碗筷穿梭在人群里。

整家店大约100平方米,没有精致的装修却整洁干净,屋前是就餐区,屋后是半开放式的厨房。

早餐店素三鲜面最正宗的做法(这碗风靡24年的三鲜面)(2)

创始人孙国花今年68岁,她也是清江第一个做三鲜面的人。

“1994年的那场台风把堤坝冲毁了,等到海水退去的时候,很多海鲜被就留在了滩涂上。”孙阿婆说,因为清江没什么土特产可以招待客人,只能靠海吃海,她一寻思,就在原来的汤面中加入了丰富的海鲜,做起了三鲜面的生意,在家门口架2个大炉子,一个煮碗消毒,另一个煮面,摆两张简易的桌子,小店就这样开张了。

一开始一碗三鲜面只卖5元,因为价格实惠加上面的味道鲜美,食客逐渐增多,名气也越来越大,她就把家里的后院打通,扩大了店面并将厨房移到后头。

早餐店素三鲜面最正宗的做法(这碗风靡24年的三鲜面)(3)

岁月沉淀的鲜味

虽然店变宽敞了,但面条的口味和品质却未曾改变,每个吃过孙国花三鲜面的人,不管怎样描述,都逃不过一个鲜字。

店里收银处贴着醒目的红色菜单,我们先点了人气最高的特色三鲜面,分量特别足,第一次进店吃的人应该都会感叹怎么会有这么多浇头。

虽然叫三鲜面,但配料早已超过了三种,小黄鱼、跳鱼、白虾、牡蛎、蛤蜊、蛏子、姜丝蛋散堆在面条上,散发出浓浓的海鲜味。黄鱼的个头不大,但肉质紧实,一吃就知道是好料。白虾就不用多说了,起码有15只,不仅弹牙还带着甜口。还有姜丝蛋散,微辣暖胃,抵御了海鲜的寒性。

三鲜面中的面也不是配角,店里选用的乐清粉干,比起其他地区的更细长一些,煮得恰到好处,一点也不糊。如果你吃不惯粉干,还可以选择定制的麦面,爽滑有弹性。

早餐店素三鲜面最正宗的做法(这碗风靡24年的三鲜面)(4)

此外,蝤蛑三鲜面是镇店之宝,装蝤蛑面的碗比脸还要大,配料也绝对豪华。特别幸运的是,这碗面是孙阿婆亲自掌勺的。

虽然孙阿婆这些年几乎不下厨,但二十多年的老手艺总不会失准。蝤蛑鲜红的外壳特别抢镜,引来哇声一片,嗦一口,肉就掉出来,面条又吸饱了汤的精华,全然忘了等待半个小时才吃上面的焦急。

早餐店素三鲜面最正宗的做法(这碗风靡24年的三鲜面)(5)

孙阿婆的儿媳妇告诉我们,店里的海鲜都是当天采购,7点准时运达,“食材全部由老人家亲自把关,蝤蛑是我爸爸一个一个挑选的,他们一眼就看出海鲜的好坏。”

也正是如此严格的要求,才让孙国花清江三鲜面在“三鲜面街”上屹立24年不倒,留在了一代代人的记忆里。

如今,孙阿婆已将面馆交由儿媳打理,但因为放心不下,还会经常来店里帮忙。孙阿婆说自己没有什么大理想,只是希望能做好每一碗面,“从卖早餐到三鲜面店,我干餐饮40多年,做了半辈子的事情,马虎不得。”

(原标题《这碗风靡清江24年的三鲜面,鲜得让人拍案叫绝》,原作者 张温乐。见习编辑 邵晨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