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清茶,今天我们继续来说魏晋南北朝时的服饰。

在魏晋南北朝时,中外的交通空前的发达,南北之间的交流也越加频繁,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建立王朝,当时不仅能看见汉族传统服饰,还能看见北方各少数民族甚至欧洲的服饰。《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趋塞下”。

当时魏孝文帝认为本民族服饰没有汉服端庄大气,命令全国人民穿汉服,但当地的百姓依然习惯旧有服饰,甚至连官员及皇室子弟都常常穿着胡服,各民族之间文化不可逆的融合,使服饰有了更加多样的发展,以至出现了以“险衣”为名的奇装异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服饰总体还是朝着便利美观的方向发展。

提到美,我们就先来说说服饰色彩,这个时期服饰的色彩划分得非常严格,百姓只能穿青、白、绿三种颜色,三品以下官员不可穿杂色衣服,六品以下只能穿七色绮,魏文帝曾下旨:“土德,服色尚黄”,魏晋时,朝服又统一成朱色,常服用紫色,南北朝时,服饰色彩又限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改变,南北朝时不仅对衣服颜色,连衣服的材质都是有要求的,例如,在朝会时,天子要穿绛纱,袍和蝉衣的颜色则分别是黄色、白色、青色、皂色。

因为对服饰颜色的严格规定,使人们对华彩服饰的向往更加的强烈,让当时的社会形成了一股崇尚华丽的风气。

在色彩方面这时有一点与其他时代不同的是,白色服饰并不局限于丧事,而是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穿,甚至大喜之事上也可穿白色,《东宫旧事》中记载:“太子纳妃,有白縠(弧),白纱、白绢衫、并紫结缨”。

此时的服饰不仅受南北思想文化的冲击,也受到佛教和西方异域的影响,莲花、忍冬等纹饰大量出现在了服饰的面料上,还有“兽王锦”“串花纹毛织物”等图案都是受到西方波斯国和其他国家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的服饰材质基本以麻织物,毛织物和棉织物为主,到了魏晋 以后,由于受到气候的影响,南方的大麻盛极一时,而北方的毛织业非常的发达,那时织出的毛毯已经非常的防风和保暖。

除了羊毛以外,还有用其他禽兽毛织成的服饰,南齐就有为皇室用孔雀毛织成的裘,异常的华丽光彩,但这也只仅限于皇家,极其珍贵,并不多见。

还有我们现在最普通的纯棉服饰,在南北朝时,新疆地区是很普遍,但那时由于运输不便,导致棉制衣物非常珍贵,只是作为贡品而少量流入,在南方,棉织品就更加值钱了,属于贵重织物,平民百姓是不得穿着的。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琅琊榜》很好地还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去看看,对古代服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到这里呢,魏晋南北朝的服饰我们就说完 了,下期我们将进入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我们下期见。

带你看南北朝的故事(清茶说古服之南北朝)(1)

,